基于生物分子识别-二维色谱/组合质谱技术的都梁丸镇痛成分体内过程及作用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27347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410.药物分析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The study on drug absorption, transport, distribution and metabolism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biomolecule recognition and interac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segment for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effective components in TCM and their functional mechanismsin vivo. In this proje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n analgesic components of DULIANGWAN and their action sites, we carry out the studies on pharmacokinetics and analgesic mechanism of the effective fractions in Chinese herbal prescription "DULIANGWAN" based on biomolecule recognition-two dimensional chromatograph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First,we will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 of effective components in Angelica and Chuanxiongto characterize both of the chemical fingerprint and the metabolic fingerprint and prepare the bioactive ingredients in large-scale, which is based on our establishment of two-dimensional chromatography / mass spectrometr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 and the microdialysisreal time sampling technique.Second, the influence of transporter and drug metabolism enzymeon the absorption and metabolism of the effective components in DULIANGWAN will be studied using in vitro, in vivo absorption and metabolism model combined with molecular interaction. Then we select primary dysmenorrhea model and experimental migraine model to screen the active compound groups and to carry on the pharmacokinetics study based on pharmacodynamics tracking. By this research, we plan to unveil the compatibility of DULIANGWAN and its material basewith respect to the analgesic effects in peripheral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and finally underlying scientific significance of metabolic fingerprinting - analgesic effect correlation.
基于生物分子识别与相互作用的药物吸收、转运、分布与代谢特征研究是表征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体内作用机制的重要环节。本课题针对当前都梁丸镇痛成分及其作用部位研究存在的现实问题,依据我们建立的二维色谱/组合质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与微透析在线采样技术,在白芷与川芎中药化合物组优化制备、化学指纹谱与代谢指纹谱表征以及多组分单体规模化制备的基础上,采用体外、体内吸收与代谢模型结合分子相互作用研究方法探讨了机体转运蛋白、药物代谢酶对都梁丸中药化合物组体内吸收与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选择经典的原发性痛经模型和实验性偏头痛模型,进行都梁丸活性化合物组筛选和基于药效跟踪的体内吸收、代谢与组织分布研究,揭示都梁丸外周镇痛与中枢镇痛作用机制的药效物质基础、活性化合物组配伍的治疗价值以及体内代谢指纹谱-镇痛效应相关性(谱效学)的科学意义。

结项摘要

本课题以都梁丸为研究对象,针对其镇痛成分及其作用部位研究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分别对都梁丸的组成药材川芎与白芷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其中白芷共鉴定了24个化合物,川芎挥发油共鉴定了104个化合物。通过比较不同配伍白芷-川芎药对及其单味中药材,发现不同配伍比例药对挥发油的成分有很大的不同,单味药挥发油组分的含量在药对中都发生了变化。对白芷总提取物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切割的方法,得到三种不同极性的白芷化合物组,依据我们建立的二维色谱/组合质谱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建立化学指纹谱,利用经典的大鼠福尔马林致痛模型,筛选出白芷有效化合物组,建立化学指纹谱—镇痛效应相关性,并在此基础上多维切割-二维制备液相色谱/高速逆流色谱集成化制备技术分离纯化制备出了白芷化合物组中6个活性单体成分。对SD大鼠口服给药白芷总提取物后的血浆、胆汁、尿液和脑组织样品进行分析,建立基于药效跟踪的代谢指纹谱,研究体内代谢指纹谱—镇痛效应相关性,结果发现在大鼠的血浆、胆汁、尿液和脑组织样品中可以检测到12种原型药物,并初步鉴定出了13种代谢产物。其中,以尿液中检测到的白芷原型成分和代谢产物的种类和含量最多,可初步推断,白芷中各成分多以原型或代谢产物的形式经尿液排出。通过肠道菌孵育和肝酶代谢诱导与抑制试验,发现白芷中的总香豆素类成分在肠道菌中代谢较少,多以原型的形式出现,其代谢产物多为内酯环开环水解后形成羧酸,羟化后形成相应的代谢产物。单味白芷中和白芷川芎配伍后的总香豆素类成分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代谢无显著差异。针对能够在SD大鼠体内检测到的白芷原型成分,对其中的7种主要香豆素类化合物进行了血药浓度检测,研究发现白芷中的主要活性香豆素类成分多在2h左右达峰,12h内消除完全,所得到的药动学参数对研究都梁丸体内过程具有科学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白芷、川芎药对配伍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光;杨旦;付恩桃;范国荣
  • 通讯作者:
    范国荣
原子吸收光谱法考察不同提取方法对白芷中重金属溶出的差异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雨晴;朱愿;周婷婷;范国荣
  • 通讯作者:
    范国荣
Identification of 3’,4’-Dimethoxy Flavonol-3-β-D-Glucopyranoside Metabolites in Rat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 Ionization Ion Trap Mass Spectrometry
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离子阱质谱法鉴定大鼠体内 3-,4-二甲氧基黄酮醇-3-β-D-吡喃葡萄糖苷代谢物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Molecule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Jiang Yuanying;Huang Jinghua;Fan Guorong;Lou Yuefen
  • 通讯作者:
    Lou Yuefen
A comprehensive strategy using chromatographic profiles combined with chemometric methods: Application to quality control of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
色谱图谱与化学计量学方法相结合的综合策略:在虎杖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 DOI:
    10.1016/j.chroma.2016.08.050
  • 发表时间:
    2016-09-30
  • 期刊: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 影响因子:
    4.1
  • 作者:
    Gao, Fangyuan;Xu, Zihua;Fan, Guorong
  • 通讯作者:
    Fan, Guorong
Chemical fingerprint and metabolic profile analysis of Citrus reticulate 'Chachi' decoction by HPLC-PDA-IT-MSn and HPLC-Quadrupole-Orbitrap-MS method
HPLC-PDA-IT-MSn 和 HPLC-Quadrupole-Orbitrap-MS 法分析柑橘‘茶池’汤的化学指纹图谱和代谢谱
  • DOI:
    10.1016/j.jchromb.2014.06.035
  • 发表时间:
    2014-11-01
  • 期刊: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ANALYTICAL TECHNOLOGIES IN THE BIOMEDICAL AND LIFE SCIENCES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Ye, Xiaolan;Cao, Di;Wu, Fuhai
  • 通讯作者:
    Wu, Fuha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氢化诺卜基羟乙基醚及其烷基醚的合成与抑菌活性
  • DOI:
    10.16357/j.cnki.issn1000-5862.2018.05.09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天琦;肖转泉;王宗德;范国荣;陈尚钘
  • 通讯作者:
    陈尚钘
氢化诺卜醇苄基醚的合成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应用化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廖圣良;陈金珠;陈尚钘;王宗德;范国荣
  • 通讯作者:
    范国荣
R2驱避剂对淡色库蚊空间驱避活性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范国荣;伊廷欣;姜志宽;陈金珠;王宗德;陈尚钘
  • 通讯作者:
    陈尚钘
香茅醛肟及其烷基醚的合成及抑菌活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生物质化学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晶;肖转泉;王宗德;范国荣
  • 通讯作者:
    范国荣
氢化诺卜醛环状缩醛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丽锋;肖转泉;王鹏;范国荣;陈金珠;陈尚钘;王宗德
  • 通讯作者:
    王宗德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范国荣的其他基金

基于PAF拮抗活性的辛夷化合物组与代谢物组的多维色谱-组合质谱法研究
  • 批准号:
    81173019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生物活性蛋白分子识别的薏苡附子败酱散有效部位群体内吸收与代谢特征研究
  • 批准号:
    30873431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2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延胡索乙素的手性药代动力学及其白芷配伍影响研究
  • 批准号:
    30271603
  • 批准年份:
    2002
  • 资助金额:
    2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新药对映体在线活体检测及体内代谢交互作用机理研究
  • 批准号:
    39700181
  • 批准年份:
    1997
  • 资助金额:
    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