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典型石油烃降解基因的地理分异性及环境响应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47307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9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11.污染物环境行为与效应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 the key metabolic enzymes and corresponding functional genes related to petroleum hydrocarbon biodegradation have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on the cellular level. However, the research on distribution and main functional role of degradation genes in ecosystem is becoming the bottleneck and key issue in the bioremediation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s. In this project, key metabolic enzym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functional genes involved in the petroleum hydrocarbon (alkanes and aromatic hydrocarbons) metabolism will be targeted and new method of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degradation genes will be developed with the aid of the qPCR technology, molecular hybridization, DGGE and other molecular biological techniques; the copy numbers and diversity of degradation genes in soils of different geographic region (northeast, north , south, northwest of China) and some other specific regions will be studied; microcosm experiments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 exposure will be conducted to research the dynamic changes of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 degradation genes, and the correlationship between degradation genes and other related indicators such as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respiration, metabolic enzyme activity and so on. Through this project, the application of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geoscience will be further strengthened. The study on the abundance and diversity of main petroleum hydrocarbon degradation genes, and their environmental responding mechanism will provide a theoretical regulation basis for the bioremediation of petroleum hydrocarbon contaminated soils.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在细胞代谢水平上石油烃代谢的关键酶及相应基因已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但降解基因在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和作用已成为土壤石油烃生态修复研究中的一个瓶颈和关键问题。本研究将选取主要石油烃(烷烃和芳香烃)生物代谢的关键基因为研究对象,采用qPCR技术、分子杂交、DGGE等技术建立和完善石油烃降解基因的测定方法;开展国内不同地理区域(东北,华北,南方,西北)及特殊区域土壤中石油烃降解基因的数量和多样性研究;进行不同土壤中石油烃暴露的微宇宙实验,确定污染物暴露及恢复过程中不同石油烃降解基因的数量及多样性的变动,研究降解基因与土壤中其它指标如微生物群落、呼吸、土壤酶活性等的相互关系。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将进一步加强分子生物学技术在环境地学领域的应用,并通过对不同类型土壤中主要降解基因的数量、多样性及其环境响应机制的研究,为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在细胞水平上石油烃代谢的关键酶及相应基因已经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但在生态水平上土壤环境中石油烃降解基因的分布及作用规律还是空白,这已成为土壤石油烃生物修复研究中的一个瓶颈和关键问题。本研究在总结石油烃代谢关键基因的基础上,建立了alkB, Nah, Phe等好氧代谢相关基因及masD和bamA等厌氧代谢相关基因的荧光定量qPCR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大港油田不同区域及地质中石油烃降解基因的分布和丰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的烷烃单加氧酶降解基因alkB含量为9.1×105-1.9×107拷贝数/g干重土,并且和TPHs含量显示出正相关的关系,nah降解基因含量高于alkB并和∑16 PAHs浓度之间表现出负相关关系。分别采自中国四个不同地理位置的大港油田DG、海砂SS、东北NE和厦门XM土壤进行为期112天的添加5%原油和1%石油组分的微宇宙培养实验,结果欧明SS和NE土壤中的TPHs降解率高于DG和XM土壤。三种降解基因alkB、nah和phe的丰度在培养过程中大量增加,在SS和NE土壤中增加了100-1000倍,比DG和XM土壤中高一个数量级。土柱模拟实验表明alkB的丰度在0-30、30-60和60-80cm的三个深度土壤中随着时间的进行不断增加, 0-30cm和30-60cm土壤中的nah和phe降解基因含量也大量积累。将李糖脂改性碳材料添加到石油污染土壤中,进一步研究了改性碳材料对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过程的影响。经过90天的土壤微生物培养实验,发现将2 wt% 的污泥炭、稻壳炭和石油焦的鼠李糖脂改性生物炭添加到石油污染土壤,使得土壤中总石油烃(TPHs)的浓度降低了分别降低了31.6%, 28.8%和。改性生物炭材料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也有影响,材料的添加促进了土壤中CO2和CH4的释放,抑制了N2O和NH3的释放。本研究对于石油烃污染的生物修复及生物炭石油烃修复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2)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8)
Development of a novel chem-bio hybrid process using biochar supported nanoscale iron sulfide composite and Corynebacterium variabile HRJ4 for enhanced trichloroethylene dechlorination
使用生物炭支持的纳米级硫化铁复合材料和变异棒状杆菌 HRJ4 开发新型化学-生物混合工艺以增强三氯乙烯脱氯
  • DOI:
    10.1016/j.watres.2018.09.038
  • 发表时间:
    2018-12-15
  • 期刊:
    WATER RESEARCH
  • 影响因子:
    12.8
  • 作者:
    Lyu, Honghong;Tang, Jingchun;Siddique, Tariq
  • 通讯作者:
    Siddique, Tariq
Ball-Milled Carbon Nanomaterials for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用于能源和环境应用的球磨碳纳米材料
  • DOI:
    10.1021/acssuschemeng.7b02170
  • 发表时间:
    2017-09
  • 期刊: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8.4
  • 作者:
    Lyu Honghong;Gao Bin;He Feng;Ding Cheng;Tang Jingchun;Crittenden John C.
  • 通讯作者:
    Crittenden John C.
Experimental and modeling investigations of ball-milled biochar for the removal of aqueous methylene blue
球磨生物炭去除水性亚甲蓝的实验和模型研究
  • DOI:
    10.1016/j.cej.2017.10.130
  • 发表时间:
    2018-03-01
  • 期刊: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 影响因子:
    15.1
  • 作者:
    Lyu, Honghong;Gao, Bin;Crittenden, John C.
  • 通讯作者:
    Crittenden, John C.
石油烃厌氧降解基因masD 和bamA 实时 荧光定量PCR 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分析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本如;甄梅楠;刘小妹;唐景春
  • 通讯作者:
    唐景春
Immobilization of hexavalent chromium in contaminated soils using biochar supported nanoscale iron sulfide composite
使用生物炭负载的纳米级硫化铁复合材料固定污染土壤中的六价铬
  • DOI:
    10.1016/j.chemosphere.2017.11.182
  • 发表时间:
    2018-03-01
  • 期刊:
    CHEMOSPHERE
  • 影响因子:
    8.8
  • 作者:
    Lyu, Honghong;Zhao, Hang;Gao, Bin
  • 通讯作者:
    Gao, B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小麦秸秆生物炭对石油烃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文英;唐景春
  • 通讯作者:
    唐景春
热电冷却微流体芯片的温度响应特性优化研究
  • DOI:
    10.3969/j.issn.0253-4339.2022.05.033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制冷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江;孙东方;高才;唐景春;张秀平;杨磊;刘向农
  • 通讯作者:
    刘向农
不同生物质原料水热生物炭特性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克静;张海荣;唐景春
  • 通讯作者:
    唐景春
污染土壤中主要石油降解基因AlkB和Nah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分析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庆龙;唐景春;万晓彤
  • 通讯作者:
    万晓彤
耐盐碱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耐盐碱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生物技术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海荣;唐景春;孙克静;张清敏
  • 通讯作者:
    张清敏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唐景春的其他基金

碳包覆零价铁的电子穿梭体效应及其调控微生物还原脱氯机制
  • 批准号:
    42377225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49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新型稳定化生物炭-纳米铁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地球环境行为研究
  • 批准号:
    41877372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黄河三角洲土壤污染生态修复机制研究
  • 批准号:
    U1806216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282.0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生物炭强化石油烃污染土壤生态修复及机理研究
  • 批准号:
    31270544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7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