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悬臂梁阵列传感器用于生物分子相互作用和检测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37512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4.化学测量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Realize the label-fre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multi-targets in the liquid by microcantilever array.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 of microcantilever transformer, select proper sensing materials which can cause the apparent deflection of microcantilever for the targets. Investigate the molecular interactions and achiev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multi-targets with variable modifications of the microcantilever array. Biological molecular interactions including protein-protein, protein-nucleci acid, protein-bacterials, protein-small molecules, etc.,were selected as the model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action strength and surface tensile as well as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will be investigated. Developing a label-free simultaneous detection technigue for multi-targets which is useful for new drug designs, target selections and understanding biological control mechanisms.
利用微悬臂梁阵列研究液体环境中分子识别和多目标无标记同时检测,针对微悬臂梁换能器特点,根据检测目标筛选出能引起悬臂明显响应的合适敏感材料,进而研究分子相互作用过程,通过分别修饰不同的悬臂,实现不同目标的同时检测。以界面上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为切入点,包括蛋白质与蛋白质、蛋白质与核酸、蛋白质与细菌、蛋白质与其它小分子等。从界面应力角度深入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研究界面分子相互作用与应力的关系,多种分子相互作用的强弱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基于微悬臂梁阵列的识别检测方法和技术,提供一种多组分同时检测方法。为理解生物调控机制、新药开发、药物靶点研究和环境生物污染检测方面的科学问题,提供了一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从而更好的理解和解决具体的科学问题。

结项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生存环境及自身健康有了新的要求,分析化学作为发现、解决新型传染病、重大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面临着重大挑战。传统的分析方法和技术由于费用高、耗时长、灵敏度低等缺陷,限制了其在复杂体系中的应用。微悬臂梁传感器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备高灵敏度、无标记、高通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环境控制、药物筛选和医疗诊断中。本课题利用微悬臂梁阵列传感平台,以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体系为研究对象,围绕微悬臂梁敏感材料选择修饰层,针对溶液环境中的生物分子,进行了高灵敏度无标记检测。1.利用核酸适配体和多肽作为识别受体修饰到微悬臂表面,将识别受体和目标分子的特异性相互作用转化为微悬臂梁的纳米机械偏转,分别对卡那霉素和万古霉素的无标记检测;2.基于DNA适配体修饰的微悬臂梁阵列传感器检测伏马菌素B1(FB1),对通常污染玉米制品的赭曲霉毒素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作为对照实验,发展了一种检测由串珠镰刀菌产生的一种水溶性霉菌毒素的方法;3.将肝癌细胞特异性识别分子——TLS11a适配体通过Au-S键结合到微悬臂梁表面,通过测定肝癌细胞HepG2和TLS11a适配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表面压应力导致的悬臂偏转,对肝癌细胞HepG2进行了检测,检测限低至300个细胞每毫升;4.基于核酸适配体修饰的微悬臂梁阵列传感器,利用金纳米粒子与适配体相互作用,形成体积较大、质量较重的金纳米粒子-DNA复合物,放大检测多巴胺的信号,实现对小分子量生物化学样品的检测;5.将能够特异性识别MUC1的核酸适配子修饰在微悬臂阵列的其中四个悬臂梁上作为感应悬臂,与溶液中的MUC1相互作用,检测肿瘤标志物MUC1,为癌症早期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能;6. 将不同的底物多肽修饰到不同的微悬臂梁上,同时检测了胰酶和α-胰凝乳蛋白酶这两种结构和功能相近的目标分子,实现了近似分子的区别检测。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9)
专利数量(0)
Label-free detection of kanamycin using aptamer-based cantilever array sensor
使用基于适配体的悬臂阵列传感器对卡那霉素进行无标记检测
  • DOI:
    10.1016/j.bios.2013.12.068
  • 发表时间:
    2014-06-15
  • 期刊: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 影响因子:
    12.6
  • 作者:
    Bai, Xiaojing;Hou, Hui;Tang, Jilin
  • 通讯作者:
    Tang, Jilin
Metal-organic frameworks-derived synthesis of porous FeP nanocubes: An effective peroxidase mimetic
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多孔 FeP 纳米立方体的合成:一种有效的过氧化物酶模拟物
  • DOI:
    10.1016/j.jcis.2015.08.032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 影响因子:
    9.9
  • 作者:
    Yang Wenshu;Hao Jinhui;Zhang Zhe;Zhang Bailin
  • 通讯作者:
    Zhang Bailin
Reversible detection of vancomycin using peptide-functionalized cantilever array sensor
使用肽功能化悬臂阵列传感器可逆检测万古霉素
  • DOI:
    10.1016/j.bios.2014.06.024
  • 发表时间:
    2014-12-15
  • 期刊: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 影响因子:
    12.6
  • 作者:
    Bai, Xiaojing;Lu, Baoping;Tang, Jilin
  • 通讯作者:
    Tang, Jilin
An ultrasensitive and label-free electrochemical DNA biosensor for detection of DNase I activity
用于检测 DNase I 活性的超灵敏、无标记电化学 DNA 生物传感器
  • DOI:
    10.1039/c7ra01995e
  • 发表时间:
    2017-01-01
  • 期刊:
    RSC ADVANCE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Li, Chen;Chen, Xuejuan;Zhang, Bailin
  • 通讯作者:
    Zhang, Bailin
Synthesis of hierarchical MnCo2O4.5 nanostructure modified MnOOH nanorods for 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methylene blue
分级MnCo2O4.5纳米结构修饰MnOOH纳米棒的合成用于催化降解亚甲基蓝
  • DOI:
    10.1016/j.catcom.2013.12.018
  • 发表时间:
    2014-02
  • 期刊:
    Catalysis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Yang Wenshu;Hao Jinhui;Zhang Zhe;Lu Baoping;Zhang Bailin;Tang Jilin
  • 通讯作者:
    Tang Jil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微悬臂梁阵列在电子鼻及生物传感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柏林;潘宏青
  • 通讯作者:
    潘宏青
运输应激影响肉鸡宰后肌肉能量代谢和肉品质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动物营养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柏林;刘宁;郝美林;谢宇潇
  • 通讯作者:
    谢宇潇
微悬臂梁生化传感器在液体环境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1.2
  • 作者:
    张慧勇;潘宏青;张柏林;唐纪琳
  • 通讯作者:
    唐纪琳
可同化有机碳和余氯对饮用水中细菌活性的共同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安全与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晓露;王敬琦;张柏林;何晓青
  • 通讯作者:
    何晓青
干酪乳杆菌12A碳源代谢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40756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微生物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松;梁宏彰;贾春凤;张柏林
  • 通讯作者:
    张柏林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柏林的其他基金

液/固界面生物相关分子相互作用研究
  • 批准号:
    20975096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电化学微悬臂传感器研究及其应用
  • 批准号:
    20675077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电化学扫描探针纳米加工与纳米电化学研究
  • 批准号:
    20375038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