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油沉积物中微生物功能种群演替及其与石油降解进程耦合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37015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106.微生物与环境互作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Increasing oil spill is believed to considerably reduce ecosystem services in contaminated areas. Oil and oil residues ground on shorelines will finally precipitate in the sediments and last for decades. In this proposed research, we will combine advanced molecular ecology technologies such as 454 sequencing,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and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RT-qPCR), and DNA-stable isotope probing (DNA-SIP) to investigate: (1) the dynamic changes of functions and diversity of microbial community in contaminated sites and the linkage between microbial diversity or genetic diversity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al genes, microbial functional groups and ecosystem functions; (3) the role of key microorganisms in the metabolism of certain petroleum hydrocarbons in the oil-contaminated sediment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foundation for 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and bioremediation in contaminated sites.
微生物群落对于溢油长期响应的结构变化是溢油污染环境体微生物生态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对于溢油污染环境体生物修复工程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项目将以大连7.16溢油事故为背景,应用454测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实时定量PCR(RT-qPCR)、稳定同位素探针(DNA-SIP)等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并结合石油组分、沉积物理化指标特征,从时间序列上通过对溢油污染海域沉积物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活性及其演替规律的研究,揭示区域微生物群落对于7.16溢油后长时间序列响应的结构变化,优势功能菌株的作用机制,以及与沉积物中石油降解效应的耦合关系,最终为区域生物修复进程监控和石油污染环境修复工程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结项摘要

海上油气勘探与运输迅猛发展,由此导致的溢油风险也将长期处于高位。沉积物中微生物种群多样性、丰度和演替及长期响应是评价石油污染对近海生态功能影响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以大连湾溢油污染沉积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原位连续跟踪采集分析与微宇宙模拟实验,应用宏转录组、克隆文库、实时定量 PCR、硝化活性测定等现代生物学技术,结合石油组分、沉积物理化指标特征,耦合有机污染物代谢机制和关键微生物分析,探究了溢油污染后长时间序列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的一般特征,取样深度和pH是剖面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最大影响因子。岸滩微生物群落演替规律与岸滩溢油组分变化耦合,短时间序列,岸滩潮上带溢油降解迅速,52 d内饱和烃和芳香烃基本降解完全,芳烃萘系物出现明显降解,对比短期自然修复,溢油两年后,芳烃的降解依然非常少,暗示大量残油沉积并不断向深层渗漏。自然修复过程中参与氮循环的各关键基因中,一些低氧条件下的氮转化过程在溢油和非溢油环境中相差不大。对于需氧反应,溢油促进固氮作用的发生,抑制硝化作用相关基因的活性。氨氧化过程受到溢油影响较大,沉积物中AOA生物量相较于AOB占据更大优势。而且,首次研究蓝藻对不同浓度原油的响应机制,探究蓝藻群落结构变化,并验证其爆发机理,证实了溢油环境中氮素缺乏为蓝藻爆发主要诱导因素,为溢油生物修复过程如何避免外界干扰引起二次污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含氧杂环及其衍生物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 DOI:
    10.13343/j.cnki.wsxb.20190502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微生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任浩;王绿菁;戴楚涵;吕镇梅
  • 通讯作者:
    吕镇梅
四氢呋喃对贴沙河水pH、溶解氧及微生物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环境污染与防治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姚燕来;吕振华;桑丽亚;闵航;吕镇梅
  • 通讯作者:
    吕镇梅
Dynamic changes of microbial c
微生物碳的动态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应燕玲;闵航*;吕镇梅;程军
  • 通讯作者:
    程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吕镇梅的其他基金

Pseudomonas sp. ZM23三氯生分解代谢及其调控机理研究
  • 批准号:
    32370117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屈曲杆菌新型1,4-二氧六环分解代谢机理研究
  • 批准号:
    32170107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屈曲杆菌新型1,4-二氧六环分解代谢机理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呋喃类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菌与共生菌互作抗逆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1630637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29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Pseudomonas sp. HF-1新尼古丁降解质粒pMH1的分子机制阐明与完善
  • 批准号:
    31170115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5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伯克氏菌WZ1对二氯喹啉酸复合污染物的降解及其应激蛋白质的研究
  • 批准号:
    40501037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