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光条件下李果皮花色苷合成的调控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17191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501.果树生理与栽培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我们观察到,自然光照条件下,一些李品种的果实在即将转色前,果皮很少甚至不含花色苷,但是,在这些李采摘后的放置过程中,即使不见光,他们的果皮仍可以合成大量的花色苷。我们推测,这种不依赖光的花色苷合成的调控机制可能和果皮的呼吸作用相关。本项目通过研究李果皮不同途径的呼吸速率、代谢底物和产物的含量、不同呼吸电子传递途径的电子传递、活性氧的生成和清除、氨基酸的含量、花色苷的含量及其组分、及这些物质代谢相关的酶/基因的活性/表达等,阐明李在采摘后的黑暗储藏过程中其果皮呼吸代谢、氨基酸代谢、过量活性氧产生和花色苷合成的变化,明确无光条件下李果皮花色苷合成的原因。同时,通过探讨李果皮对储藏过程中光强的响应,探讨光照对李果皮无光条件下的花色苷合成调控机制的影响及无光条件下的和光照条件下的花色苷合成调控机制的关系。此外,通过套袋技术研究了李果实前期照光的生长发育环境对后期黑暗储藏过程中果皮花色苷合成的影响。

结项摘要

本项目主要针对李果实在无光条件下能够大量合成花色苷这一现象展开研究。研究材料主要为“红美丽”李。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不同条件下“红美丽”李果实在采摘后的黑暗储藏过程中果皮果肉花色苷代谢的变化;李果实前期照光的生长发育环境对后期黑暗储藏过程中果皮花色苷合成的影响;及无光条件下的和光照条件下的花色苷合成调控机制的关系等三个方面。通过研究,我们获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幼果期套袋处理不影响李果实后期无光条件下的着色情况,表明李果皮无光条件下花色苷合成不受前期光照条件的影响;无光条件下,李果实通过有氧呼吸特别是三羧酸循环产生ATP从而调控了果实內源乙烯的生成,进而通过乙烯信号转导途径调控了果实的花色苷合成;无光条件下,高温可以促进呼吸和乙烯释放,进而提高李果实的花色苷合成能力,但是,高温同时也通过呼吸作用提高了果实的活性氧特别是过氧化氢的生成量和液泡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进而提高了果实花色苷的降解能力,因此高温条件下,果实的花色苷含量取决于其合成与降解能力的平衡;自然光照条件下,李果实的花色苷合成存在不依赖光、依赖可见光、和依赖紫外等三种调控机制。这些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果实花色苷合成调控机制的理解,亦为生产实践中如何调控李果实的着色提供了理论指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he role of anthocyanin in photoprotec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xanthophyll cycle and the antioxidant system in apple peel depends on the light conditions
苹果皮中花青素的光保护作用及其与叶黄素循环和抗氧化系统的关系取决于光照条件
  • DOI:
    10.1111/ppl.12043
  • 发表时间:
    2013-11-01
  • 期刊:
    PHYSIOLOGIA PLANTARUM
  • 影响因子:
    6.4
  • 作者:
    Chen, Changsheng;Li, Houhua;Ma, Fengwang
  • 通讯作者:
    Ma, Fengwang
The role of anthocyanin in photoprotect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xanthophyll cycle and the antioxidant system in apple peel depends on light conditions
苹果皮中花青素的光保护作用及其与叶黄素循环和抗氧化系统的关系取决于光照条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Physiologia Plantarum
  • 影响因子:
    6.4
  • 作者:
    李厚华;张菂;李鹏民;马锋旺
  • 通讯作者:
    马锋旺
Primary and secondary metabolism in the sun-exposed peel and the shaded peel of apple fruit
苹果果实曝晒果皮和遮荫果皮的初生和次生代谢
  • DOI:
    10.1111/j.1399-3054.2012.01692.x
  • 发表时间:
    2013-05-01
  • 期刊:
    PHYSIOLOGIA PLANTARUM
  • 影响因子:
    6.4
  • 作者:
    Li, Pengmin;Ma, Fengwang;Cheng, Lailiang
  • 通讯作者:
    Cheng, Lailiang
Partitioning of absorbed light energy differed between the sun-exposed side and the shaded side of apple fruits under high light conditions
高光条件下苹果果实阳面和阴面吸收光能的分配存在差异
  • DOI:
    10.1016/j.plaphy.2012.07.016
  • 发表时间:
    2012-11-01
  • 期刊:
    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 影响因子:
    6.5
  • 作者:
    Chen, Changsheng;Zhang, Di;Ma, Fengwang
  • 通讯作者:
    Ma, Fengwang
Anthocyanin contributes more to hydrogen peroxide scavenging than other phenolics in apple peel
苹果皮中的花青素比其他酚类物质对过氧化氢的清除贡献更大。
  • DOI:
    10.1016/j.foodchem.2013.11.088
  • 发表时间:
    2014-06-01
  • 期刊:
    FOOD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8.8
  • 作者:
    Bi, Xiuli;Zhang, Jiangli;Ma, Fengwang
  • 通讯作者:
    Ma, Fengw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高灌蓝莓光合作用对若干环境因子的响应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园艺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山;李鹏民;刘庆忠;高辉远
  • 通讯作者:
    高辉远
玉米不同朝向叶片原初光化学反应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作物学报,2007 ,33 (8) :1375-1379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许珍;李鹏民;高辉远;董树亭(
  • 通讯作者:
    董树亭(
植物叶片和冠层光化学反射指数与叶黄素循环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未未;彭涛;赵世杰;孙山;高辉远;姚广;李鹏民
  • 通讯作者:
    李鹏民
利用快速荧光、延迟荧光和820 nm光反射同步测量技术探讨干旱对平邑甜茶叶片 光合机构的伤害机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植物生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菂;陈昌盛;李鹏民;马锋旺
  • 通讯作者:
    马锋旺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鹏民的其他基金

苹果调控根皮苷去糖苷化和羟基化关键基因的挖掘及其功能验证
  • 批准号:
    31972366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7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过剩激发能诱导非红色苹果果皮合成花色素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1000890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