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生物体肌肉特性的可变刚度弹性驱动机械臂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305116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306.自动化检测技术与装置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ervice robots / industrial robots in contact with people in the operation when the opportunity is increasing, 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the robot system that is friendly, and touch the human body or environment without causing harm. It is the hotspot and difficulty how to realize the security design and control of robot and human interaction. Elastic resilient element in the drive can be provided within a limited range of elastic deformation, like organisms muscle absorption, storage and re-use of energy, which eliminates mechanical shock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reduces parts of the mechanical damage. The flexible drive joint module with organisms muscle characteristics is proposed, installed in the joints of the robot to get similar organisms "tactile" flexible manipulator system based on variable stiffness establish its kinematics and dynamics equations. The dynamics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are studied to capture the different configurations of the modular manipulator inverse problem. The supple demonstration operation of the manipulator is realized based on the force and displacement movement control. The collision safety tests to ensure that tested to ensure the robot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collaboration and bionic robot operation.
随着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在操作作业时与人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迫切需要一种能够应用于与人协作的环境中,对环境友好、且在碰到人体或者环境时不造成伤害的机器人系统。其中,机器人与人类互动接触时的安全性设计与控制如何实现,保证机器人操作的安全性是目前机器人技术发展的热点与难点。机器人弹性驱动器中的弹性元件可在有限的范围内弹性形变,像生物体的肌肉一样吸收、储存并再次利用能量,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机械震荡,减轻零部件的机械损伤。本课题研究具有生物体肌肉特性的弹性驱动器关节模块,安装在机器人的关节处,以获得类似生物体一样的"触觉",实现基于可变刚度的弹性驱动机械臂系统,建立其运动学与动力学方程,并进行动力学分析及仿真,攻克不同构型的模块化机械臂求逆问题,基于力和位移的综合运动控制实现机械臂的柔顺作业,进行演示操作及碰撞等安全试验,以保证机器人与人协作及特种/仿生机器人操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结项摘要

本课题研究了可变刚度的弹性驱动器关节模块,围绕可变刚度机器人弹性驱动关节的设计、有限元分析、运动学仿真、动力学建模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基于模块化思想,设计了可变刚度的关节模块,该关节模块实现了在运动学、动力学上具有独立性,在机械结构上能够快速与其他模块进行连接;研究了可变刚度关节的刚度调节的动力学分析及仿真,实现优化的刚度调节,并利用阻抗控制实现单关节精确的位置和力控制;并建立了可变刚度的模块化机械臂的运动学与动力学方程,研究模块化机械臂求逆问题,并建立了演示用的机械臂正逆解算法。.研究了可变刚度机械臂系统的运动控制策略,实现机械臂的柔顺控制,并进行实验和验证。为了解决可变刚度模块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碰撞或形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滑模与PID控制方法相融合的机器人可变刚度关节控制算法(PID+SMC关节控制算法),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在可变刚度机械臂的PID+SMC相融合的关节控制算法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到去毛刺工业机器人系统的运动控制领域,分别提出了基于滑膜和RBF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去毛刺机器人控制算法,研究了鲁棒性迭代学习控制算法在去毛刺机器人轨迹跟踪中的应用,并在工业机器人去毛刺工作站上进行了测试与验证,为汽摩行业的零部件去毛刺加工机器人典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基于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开展的搬运码垛机器人关键技术攻关与应用,获得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本人排名第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A control method for variable stiffness robot jointsbased on sliding mode and PID.
基于滑模和PID的变刚度机器人关节控制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11
  • 期刊: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Taoyong;Zhengjiaqi;Xudong
  • 通讯作者:
    Xudong
A new variable stiffness robot joint
一种新型变刚度机器人关节
  • DOI:
    10.1108/ir-11-2014-0422
  • 发表时间:
    2015-06
  • 期刊:
    Industrial Robo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Wang, Yunqing;Guo, Long;Xiong, Hegen;Xu, Dong
  • 通讯作者:
    Xu, Dong
Fuzzy PID control method of deburring industrial robots
去毛刺工业机器人的模糊PID控制方法
  • DOI:
    10.3233/ifs-151945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Journal of Intelligent & Fuzzy Systems
  • 影响因子:
    2
  • 作者:
    Wang, Tianmiao;Xiong, Hegen;He, Guotian;Xu, Dong
  • 通讯作者:
    Xu, D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改进A~算法的移动机器人全局最优路径规划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高技术通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晓露;熊禾根;陶永;李公法
  • 通讯作者:
    李公法
拟穴青蟹GnRH-R的免疫识别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陶永;刘元婧;叶海辉;王桂忠;李少菁
  • 通讯作者:
    李少菁
基于高效模板法与动态窗口法的服务机器人全覆盖路径规划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高技术通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超勇;熊禾根;陶永;邹遇;任帆;江山
  • 通讯作者:
    江山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陶永的其他基金

面向航空领域人机协同装配的移动双臂操作机器人安全控制方法研究
  • 批准号:
    52375005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