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催化的炔烃胺芳化反应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302017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105.催化合成反应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Alkenes are not only widespread in natural products or pharmaceuticals, but also very important chemical raw materials. The development of simple, efficient and new methods for the synthesis of poly-substituted alkene derivatives is significantly important. Aminoarylation of alkynes is one of the best approaches to build aryl-, amino-substituted alkenes. However, most of the reported catalytic systems for this reaction show a limited scope of substrates and only lead to nitrogen-containing heterocycles.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a general strategy is highly appealing. Based on our previous work,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try to realize the aminoarylation reaction of alkynes via the aminocupration of alkynes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N-Cu(III) species, which can be used to synthesize various aza-heterocycles (such as 1,2-benzothiazine-1,1-dioxides, indoles, pyrrolidines and piperidines) and poly-substituted alkenes. Furthermore, we will take the aminocupration of alkynes to amination/Nazarov cyclization of alky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dene derivatives.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ing a general method for the aminoarylation reaction of alkynes ultimately. Through the in-depth study of the reaction mechanism, the important roles of the Cu(III) chemical will be understood well, which will open a new door to copper-catalyzed organic reactions.
烯烃不仅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或医药分子中,还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开发简洁、高效的合成多取代烯烃衍生物的新方法是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炔烃的胺芳化反应是构建带有芳基和胺基取代烯烃的最理想方法之一。由于目前炔烃胺芳化反应底物的受限,产物仅为含氮杂环类化合物。因此,发展普遍适用的炔烃胺芳化方法令人期待。本项目拟在课题组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以形成N-Cu(III)物种的新方法为核心,开创炔烃的胺铜化过程来实现炔烃胺芳化,简洁高效地合成1,2-苯并噻嗪-1,1-二酮、吲哚、吡咯烷、哌啶等含氮杂环化合物和多取代烯烃衍生物。此外,还拟并将该策略用于炔烃胺化/Nazarov环合合成茚衍生物。最终建立一种普适性的炔烃胺芳化方法;通过对反应机制的深入研究,为Cu(III)化学的理解和应用奠定基础。

结项摘要

炔烃的胺芳化反应是构建带有芳基和胺基取代烯烃的最理想方法之一。由于目前炔烃胺芳化反应底物的受限,产物仅为含氮杂环类化合物。因此,发展普遍适用的炔烃胺芳化方法令人期待。本项目基于Cu(III)-N物种和Cu(II)-N•物种之间的氧化还原平衡,利用现场生成的氮自由基先对炔烃高选择性加成然后再芳化的策略,解除了环合的束缚,开创了全新的Cu催化的炔烃胺芳化反应:1)实现了芳炔和N-氟代双苯磺酰亚胺(NFSI)及醇的自由基胺化多官能团化反应,高效地合成了α-胺基-α-芳基酮、α-胺基-α,α-二芳基亚胺;2)利用羟基的导向功能,将胺芳化反应拓展到烷基炔烃,实现了炔烃和NFSI的胺芳化反应,直接合成了α-胺基-α,β-不饱和酮及α-胺基茚酮等化合物。在成功实现炔烃胺芳化反应的基础之上,利用自由基胺化策略,实现了Cu催化的烯烃和NFSI及N-羟基邻二甲酰胺衍生物的三组份的胺氧化反应,一步构建了1,2-氨基醇分子骨架;发展了无金属参与的酮的α-位碳氢键和酰亚胺的氮氢键之间的氧化偶联反应,高效合成α-氨基酮衍生物,还实现了铜-Selectfluor体系催化的无导向基存在的计量的芳烃和糖精的胺化反应,合成了苯胺衍生。本项目的研究,不仅为炔烃的胺芳化反应提供了新的方法,而且为碳氮键的构建提供了新的策略,也为新的含氮化合物的设计和合成提供了新思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Copper-catalyzed aminooxygenation of styrenes with N-fluorobenzenesulfonimide and N-hydroxyphthalimide derivatives.
铜催化苯乙烯与 N-氟苯磺酰亚胺和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衍生物的氨氧化反应
  • DOI:
    10.3762/bjoc.11.293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Beilstei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Li Y;Zhou X;Zheng G;Zhang Q
  • 通讯作者:
    Zhang Q
N-Fluorobenzenesulfonimide: An Efficient Nitrogen Source for C-N Bond Formation
N-氟苯磺酰亚胺:C−N 键形成的有效氮源
  • DOI:
    10.1055/s-0034-1379396
  • 发表时间:
    2015-01-01
  • 期刊:
    SYNTHESIS-STUTTGART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Li, Yan;Zhang, Qian
  • 通讯作者:
    Zhang, Qian
nBu(4)NI-Catalyzed oxidative imidation of ketones with imides: synthesis of alpha-amino ketones
nBu(4)NI-催化酮与酰亚胺的氧化酰亚胺化:α-氨基酮的合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Xiong, Tao;Lu, Yu;Liu, Qun;Zhang, Qian
  • 通讯作者:
    Zhang, Qian
Copper-catalyzed arenes amination with saccharins
铜催化糖精芳烃胺化反应
  • DOI:
    10.1007/s11426-015-5385-y
  • 发表时间:
    2015-05
  • 期刊: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Sun, Kai;Li, Yan;Zhang, Qian
  • 通讯作者:
    Zhang, Qian
Radical cascade reaction of alkynes with N-?uoroarylsulfonimides and alcohols
炔烃与N-氟芳基磺酰亚胺和醇的自由基级联反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16.6
  • 作者:
    Li, Yan;Han, Jingjie;Xiong, Tao;Zhang, Qian
  • 通讯作者:
    Zhang, Qi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CH_3NH_3PbI_3钙钛矿薄膜退火升温速率对其光伏性能的影响
  • DOI:
    10.16783/j.cnki.nwnuz.2016.03.008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成伟;鄢建军;李燕;常崟
  • 通讯作者:
    常崟
内生细菌对香茅草产柠檬醛的影响
  • DOI:
    10.13652/j.issn.1003-5788.2017.05.00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食品与机械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柳倩;阎晋东;徐婷;李燕;朱咏华
  • 通讯作者:
    朱咏华
大鼠青光眼模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研究
  • DOI:
    10.3760/cma.j.issn.2095-0160.2008.10.022
  • 发表时间:
    2008-10
  • 期刊:
    眼科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袁援生;欧阳科;李燕
  • 通讯作者:
    李燕
连续施用化肥及秸秆还田对潮土酶活性、细菌群落和分子生态网络的影响
  • DOI:
    10.11674/zwyf.2021621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马垒;李燕;魏建林;周晓琳;李子双;李国生;吴小宾;刘兆辉;谭德水
  • 通讯作者:
    谭德水
优质高产抗逆杨树杂交新品种选育
  • DOI:
    10.13989/j.cnki.0517-6611.2017.35.050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路瑶;李燕
  • 通讯作者:
    李燕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燕的其他基金

基于自由基-自由基交叉偶联策略不对称碳杂键构筑新方法研究
  • 批准号:
    22371037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