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基于谱系学历史研究法的干栏式建筑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51308267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负责人:
唐黎洲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E0801.建筑学
结题年份:
2016
批准年份:
2013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何俊萍、杨健、吴志宏、黎南、张婕、陆莹、高蕾、李昱午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以福柯为代表的谱系学历史研究法及其理论是当代最为重要的思想理论之一,他对"异"的寻求、对"边缘"的重视、对"永恒"的质疑、对"宏大叙事"的批判、对"偶然性"的肯定,对"多元化"的赞扬等等观察问题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鲜活而丰富多样的历史。本课题正是以这种方法论为基础,通过对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诸省的各类干栏式建筑"差异性"问题的详细调查,进而着重探讨其中的生成衍化关系,着重研究这些"关系"中的异质性元素来自哪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干栏式建筑谱系为何会这样来构建,及其背后的生成机制、模式与规律。进而对干栏式建筑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本课题的研究既是一种历时性的研究,又是一种共时性的研究;这种研究是动态的、横向的、联系的、比较的研究。同时,也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建立一种新的民居研究方法论。
英文摘要
The historical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ory of genealogy,to which Focucault as a representative,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dea and theory today. Focucault seeked for "difference", emphasized on "edges", questioned the "eternal",criticized "grand narrative ",made certain of "contingency",and praised the "diversification". Here, with all of Focucault's these observation angle and way of thinking, we can see a fresh and colorful history, which i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the past. So, the subject is precisely on the basis of this methodology, then we will make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n differences of all kinds of pile dwellings ,which widely distribute in the China's southwest provinces. Next we will focus on the origin relationship in it, and figer out where these heterogeneity elements come from,because of these for the genealogy of pile dwellings ,we can make further study why they formed like these,what are their generation mechanisms, modes and laws.And then we can have a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pile dwellings. The study is not only diachronic ,but also synchronic,and at the same time it is dynamic, transverse,connective and comparative. What is more, with the project we hope to make a new residential research methodology .
本课题的研究首先是研究谱系学历史研究法如何转化和应用到当代的民居研究中来,在此基础上,以干栏式建筑为实例,从构成要素、组织模式和形成机制三个方面来探讨干栏式建筑的谱系建构问题。经过为期3年的研究,课题组成员对西双版纳、临沧、普洱、黔东南等地的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佤族、苗族、侗族的干栏式住屋进行了实地调查和测绘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田野调查资料,并完成了相关学术论文的写作。在研究方法上,把谱系学历史研究法转化和应用到当代的民居研究中来,提出当代的民居研究要从类型研究转化为谱系研究,才能把历史从抽象的慨念还原为具象,充满细节的、丰富的、人性回归的历史,才能更好的理解和评价现在。这种研究方法为当代的民居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在调查过程中,采用了“微观历史”的研究视角来研究村落个案,在研究中并不仅限于抽取典型类型,而是以时间为线索,以标志性事件为节点,来梳理村落一直到当代的发展脉络,这样的研究视角能使其中看似独立的各种建筑类型和现象通过谱系串联起来,有益于对民居研究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在实证研究中,对诸多少数民族的干栏式建筑进行了详细深入的调查,获得了大量丰富详实的研究数据,弥补了国内关于该区域干栏式研究资料较为匮乏的现状。同时,通过对数种民居类型的深入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对干栏式建筑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傣化”和“汉化”是干栏式建筑谱系最为重要的特征,而这种特征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同流异源或同源异流的复杂演变关系,它是西南各少数民族在不断的迁移、交流与融合下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结合本课题,三年来共完成学术论文6篇(另有两篇论文正在审稿中),参加学术会议8次,同时依托本课题,指导本科学生完成昆明理工大学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基金课题——西双版纳地区干栏式建筑“傣化”的研究,并发表学术会议论文。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唐黎洲;杨大禹
通讯作者:杨大禹
DOI:--
发表时间:2016
期刊:云南建筑
影响因子:--
作者:张婕
通讯作者:张婕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