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是否是中亚热带森林土壤N2O产生的主要贡献者?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271282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7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709.基础土壤学
- 结题年份:2016
- 批准年份:2012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3-01-01 至2016-12-31
- 项目参与者:司友涛; 陈仕东; 魏然; 林燕语; 彭园珍; 杨柳明; 韩世忠; 陆建芳; 刘功辉;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Scientific evidence shows that forest soils of subtropical regions are one of the largest sources of global N2O emissions though their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capacities are very low, and thus speculated that most likely there are the N2O potential sources unrecognized. Increasing evidence shows that the fungi are most likely the contributors to this potential sources, but because of late research in this aspect, fungal N2O production channels, the strength and the mechanism remain unclear. So this fund proposal is intended to use selective inhibition technique with carbon and nitrogen isotope labeling , combined with measure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indices and modeling techniques to quantify the soil fungal relative contribution to N2O generation for natur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and Chinese fir plantation in subtropical regions; to identify the fungal N2O generation pathways; and to assess the role of soil organic nitrogen played in N2O generation via fugal codenitrificati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why this area of forest soils is the world's largest natural source of the N2O emissions though the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rates are low and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predicting nitrogenou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forest soils, for constructing, improving and parameterizing process-based models for scale extrapolation and for developing effective forest management options and preparing for national and reg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y.
研究表明亚热带地区森林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能力都非常低,但却是全球N2O最大的自然源之一,因而推测极有可能存在N2O潜在源未被认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真菌最有可能是这一潜在源的贡献者,但因研究薄弱,真菌N2O产生的途径、强度及机制仍不清楚。本项目拟以中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杉木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外基质诱导呼吸抑制方法结合碳氮同位素标记技术,辅以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模型技术,量化真菌对土壤N2O产生的相对贡献;辨识真菌产生N2O的主要氮循环途径;评估土壤有机氮在真菌共同反硝化环节中的作用及对N2O量产生影响,为揭开该地区森林土壤硝化反硝化率低但却是全球N2O最大自然源的矛盾提供知识储备,为预测森林土壤含氮温室气体排放,建立、改进和参数化过程模型进行尺度外推,开发减源增汇的有效森林管理措施和编制国家和区域温室气体清单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科学研究发现亚热带地区森林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能力都非常低,但却是全球N2O最大的自然源之一,因而推测极有可能存在N2O潜在源未被认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真菌是最可能的贡献者,但因研究薄弱,真菌N2O产生的途径、强度及机制仍不清楚。本项目主要工作是量化真菌对土壤N2O产生的相对贡献;辨识真菌产生N2O的主要氮循环途径;评估土壤有机氮在真菌共同反硝化环节中的作用及对N2O量产生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水分是影响土壤真菌生长和调节土壤N2O排放的重要因素。低含水量的相对好氧条件更适合真菌的生长,土壤水分相对饱和的厌氧条件有利于N2O的产生。.2)应用基质诱导呼吸抑制法估算的土壤真细菌活性比例 (F:B)为0.85~0.91,表明该土壤中真菌生物量略低于细菌生物量。真菌和细菌对N2O产生的贡献因土壤水分条件不同而变化,在水分含量低的相对好氧条件下真菌对NO2的贡献大于细菌,而在水分含量高的相对厌氧条件下细菌对NO2的贡献大于真菌。.3)利用15N同位素稀释方法研究发现,在60%WHC和90%WHC条件下,土壤N2O都主要来源于反硝化作用(贡献率分别为57.18%-76.19%和69.56%-81.21%),其次是异养硝化作用(贡献率分别为17.36%-37.16%和15.05%-22.23%),自养硝化作用对该土壤N2O的贡献率很小(<10%)。.4) 60%WHC和90%WHC条件下,细菌反硝化对N2O排放的平均贡献率均大于真菌反硝化,而真菌异养硝化对N2O排放的平均贡献率大于细菌。.5)来源于硝态氮库的N2O主要由2种类型的分子组成即46[N2O]和45[N2O],含水量越高, 45[N2O]分子比率越大,这种杂合的N2O可能主要来源于真菌的共同反硝化作用。.6)三种有机碳添加对土壤N2O通量影响显著。在60%WHC条件下,添加甲酸盐的土壤N2O通量极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有机碳,可能是由于甲酸盐耦合真菌硝酸盐还原酶,促进了真菌反硝化过程;而在90%WHC条件下,添加葡萄糖的土壤中N2O累计产生量大于添加甲酸盐的土壤,这可能是由于,90%WHC条件下不适合进行葡萄糖呼吸,而进行NO3-呼吸,进而产生更多的N2O。两种含水量条件下,添加柠檬酸盐的土壤中N2O通量都小于添加葡萄糖和甲酸盐的处理。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中亚热带森林土壤真菌多样性的案例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陆建芳;刘功辉;李爱萍;郑群瑞
- 通讯作者:郑群瑞
中亚热带地区两种森林植被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应用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尹云锋;司友涛;陈仕东;郑群瑞
- 通讯作者:郑群瑞
氮添加对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氮组分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环境科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Hong-Liang Ma;Ren Gao;Yun-Feng Yin;Yun-Sheng Yang
- 通讯作者:Yun-Sheng Yang
福州、建瓯和武夷山大气氮/硫湿沉降特征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仕东;杨智杰;林捷;郑群瑞
- 通讯作者:郑群瑞
氨基酸添加对亚热带森林红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林伟;高人;尹云锋;杨柳明
- 通讯作者:杨柳明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木麻黄和桤木离体根瘤和立地土壤的固氮酶与 N2O 还原酶活性的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9
- 期刊: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马莹玲;朱思佳;曾思如;马红亮;尹云锋;杨柳明;高人
- 通讯作者:高人
施氮与凋落物去除影响下中亚热带阔叶林土壤氮素矿化潜势和硝化潜势研究
- DOI:10.16258/j.cnki.1674-5906.2021.03.008
- 发表时间:2021
- 期刊:生态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陈灿灿;马红亮;高人;尹云峰
- 通讯作者:尹云峰
外源碳类型及添加量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2019
- 期刊: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 影响因子:--
- 作者:卢晓蓉;尹艳;冯竞仙;马红亮;高人;尹云锋
- 通讯作者:尹云锋
模拟氮沉降对森林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影响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中国土壤与肥料
- 影响因子:--
- 作者:马红亮;高人;尹云锋;陈仕东
- 通讯作者:陈仕东
黑碳在杉木人工林土壤不同组分中的分配规律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土壤
- 影响因子:--
- 作者:郭剑芬;邱敬;李又芳;杨玉盛;尹云锋;高人;马红亮
- 通讯作者:马红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高人的其他基金
共生结瘤树种固氮和反硝化过程中N2O的吸收作用
- 批准号:32171758
- 批准年份:2021
- 资助金额:58.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湿润亚热带森林土壤N2O频繁出现净负通量是否偶联固氮过程?
- 批准号:31570607
- 批准年份:2015
- 资助金额:63.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N/S 沉降对亚热带森林土壤N2O/NO排放的激发效应与机制
- 批准号:31070548
- 批准年份:2010
- 资助金额:37.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