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土地覆盖变化趋势分析和生态影响评价
结题报告
批准号:
30900221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负责人:
王天明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C0313.可持续生态学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寇晓军、张生军、齐清、孙晓鹏、张立伟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林业建设上涉及面最广、政策性最强、投资最大、群众参与度最高的标志性生态建设工程。1999年试点以来,退耕还林区植被覆盖是否明显提高?水土流失是否得到明显改善?已经建好的和将要继续建设的项目能产生多大的生态效应?2008年开始的新一轮补助能否保持工程成果的可持续性?生态效果有待检验。为了系统、全面地评价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影响,本研究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对象,应用多源遥感影像数据量化评价退耕还林区土地覆盖的时空变化,分析植被变化、气候变化与政策影响之间的关系,建立基于降水与植被时空动态耦合的生态过程模型,评价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研究该区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效果,在西部及至全国都具有重要的典型性,其结果可为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指导,为政府部门决策调整提供实证和科学理论依据。
英文摘要
本研究应用250m MODIS NDVI 数据评价了黄土高原近十年的土地覆盖变化,结果显示自从1999年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执行以来,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显著增加的面积大于黄土高原总面积的13%。显著增加的植被覆盖主要分布在15度以上的坡耕地,那里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也是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政策的重点区域。2000-2011年温度和降水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大尺度的植被提高不能被气候因子所解释,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尺度生态建设工程的影响。我们以RUSLE模型为基础建立了基于生态协同性的土壤侵蚀评价模型,评价了退耕还林工程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RUSLE模型模拟结果表明景观尺度的植被恢复已经明显地降低了土壤侵蚀的风险,野外实验和长期的水文监测数据支持这一结论,即2000-2011年黄土高原侵蚀产沙量明显减少。这一研究说明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对黄土高原退化土地的恢复和控制水土流失方面正在开始产生明显的效果。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
期刊:植物生态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孙晓鹏;王天明;寇晓军;葛剑平
通讯作者:葛剑平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食肉动物群落竞争与共存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197153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8.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9
  • 负责人:
    王天明
  • 依托单位:
东北虎基础生态学研究
  • 批准号:
    3147056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8.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4
  • 负责人:
    王天明
  • 依托单位:
东北虎生境动态和资源选择研究
  • 批准号:
    3127056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7.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2
  • 负责人:
    王天明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