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GIP/GIPR通路探讨化浊解毒方调节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批准号:
81102578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1.0 万元
负责人:
王斌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3108.中医内科学
结题年份:
2014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邬金玲、张立、高靖、节阳华、王彬、周祥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肠促胰岛素作为2型糖尿病最新研究热点,不仅发挥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和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同时也参与脂类合成,调控脂肪细胞的分化及脂代谢过程。尤其是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GIP),不仅对保持正常血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并且GIP/GIPR通路作为"肠促胰岛素效应"的重要环节,和脂肪代谢和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中医脾胃升降功能失调导致浊毒内蕴,成为糖尿病病机重要的启变要素,故将其与"肠促胰岛素效应"及肠-胰岛轴功能失调机制作为契合点,借助糖尿病STZ大鼠模型技术,结合高热量饲料培养的脂代谢紊乱模型,观察中药化浊解毒方(糖毒清颗粒)对GIP/GIPR通路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技术及病理学检测等,从GIP/GIPR通路、脂肪代谢、胰岛素抵抗三个层面深入分析其作用机制及其内在联系,阐明化浊解毒方的效应和干预机制。
英文摘要
本研究以肠促胰岛素作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研究的切入点,从其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和参与脂代谢过程。结合中医脾胃升降功能失调导致浊毒内蕴,成为糖尿病病机重要的启变要素这一病机理论与“肠促胰岛素效应”及肠-胰岛轴功能失调机制的相关性,借助糖尿病STZ大鼠模型技术,结合高热量饲料培养的脂代谢紊乱模型,观察中药化浊解毒方(化浊解毒颗粒)对GLP-1、GIP通路的影响,通过免疫组化等技术检测,从肠促胰岛素、脂肪代谢、胰岛素抵抗三个层面深入分析其作用机制及其内在联系,阐明化浊解毒方的效应和干预机制。结果发现:1.化浊解毒方对2型糖尿病大鼠治疗作用显著,可明显降低血清中血糖、糖化血清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游离脂肪酸含量,降低IR大鼠空腹INS的水平,升高ISI数值,降低HOMA-IR数值,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2.该作用与提高血清中GLP-1、GIP水平相关,并能增加肝脏组织GIP含量和胰腺、脂肪组织GIP受体(GIPR)的含量;以及与降低糖尿病大鼠空腹血清RES水平,减少大鼠肝脏组织中RES含量,升高大鼠肝脏和脂肪组织LPL含量有关。本研究目前发表论文3篇,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2次,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博士研究生1名。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天津中医药》
影响因子:--
作者:王斌;吴深涛
通讯作者:吴深涛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陕西中医
影响因子:--
作者:王斌
通讯作者:王斌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王斌;吴彦;吴深涛
通讯作者:吴深涛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医学美学美容》
影响因子:--
作者:王斌;吴彦
通讯作者:吴彦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天津中医药》
影响因子:--
作者:王斌;吴深涛;
通讯作者: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item.name}}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