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晶格Boltzmann方法研究电润湿现象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162002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5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0910.计算流体力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随着微制造工艺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如何灵活、有效地控制固体基底表面微小液滴的运动向微技术和微流体研究提出了挑战。电润湿方法以其接触角可控范围大,响应时间短和不会衰退的独特优势而成为操控微小液滴的最佳选择,因而在工程技术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迄今为止,关于电润湿的一些重要现象的物理机制尚不清楚,如接触角饱和、接触角磁滞等,建立数值模拟平台,对电润湿现象进行系统、深入地理论研究十分必要。本项目利用晶格Boltzmann方法计算简单、所需内存小、并行运算关联度小和复杂边界易于实现等特点,对光滑和粗糙表面电介质上的电润湿现象进行系统地模拟与分析,探索接触角饱和的问题;通过模拟微小液滴的电润湿输运过程,从理论上寻求操控微小液滴运动的方法,对存在外电场或电荷情形下的微流体流动进行模拟,研究电润湿对微流动边界滑移的影响;结合电流体动力学,研究电介质流体的运动及其电润湿现象。

结项摘要

由于接触角可控范围大,响应时间短和不会衰退的独特优势,电润湿方法成为了操控微小液滴的最佳选择,因而在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项目利用近年发展起来的晶格Boltzmann方法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首先,在深入研究目前最为流行的多相流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既具有热力学一致性又满足伽利略不变性,且算法简单、计算高效的晶格Boltzmann多相流模型(热力学一致的晶格Boltzmann多相流模型),该模型不仅能较好地描述两相分离的特性,又能较准确地描述多相流的运动,还能普遍地适应各种状态方程所描述的流体;模型的特性得到了理论分析的支持和数值实验的验证。.采用Posson-Boltzmann(P-B)方程计算电介质电润湿(EWOD)液滴中的电场分布,并将其耦合到热力学一致的晶格Boltzmann多相流模型,我们得到了一种基于P-B方程的晶格Boltzmann电润湿模型。由于P-B方程对电双层的描述更接近实际,且能动态计算液滴形态改变对电场的影响,因而该模型有望能更深入地揭示EWOD现象的本质,更适合于研究实际应用。.利用热力学一致的晶格Boltzmann多相流模型,研究了二次流问题,发现在圆周运动搅动棒的作用下,水杯中的液体会出现二次流现象,且能够出现对称的次生二次流;也研究了喷墨打印现象,并考虑润湿边界、粘性比等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数值结果与实验吻合良好。采用基于P-B方程的晶格Boltzmann电润湿模型,研究了EWOD现象,分析了不同尺度液滴在电压改变或润湿条件变化时,接触角变化的规律,发现液滴形态对电润湿现象有不可忽略的效应;还研究了电润湿驱动基底上液滴运动的问题,分析了不同润湿条件、不同电压以及不同电极板大小和相对位置对液滴驱动的规律。基于P-B方程的晶格Boltzmann电润湿模型能直接推广应用至电流体动力学问题,为此我们研究了均匀电场中液滴的变形和失稳现象。.流-固相互作用在微流体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计算流体力学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在深入剖析传统动量交换法的基础上,通过引入“相对速度”概念,我们提出了一种伽利略不变的动量交换法,该方法概念清晰、算法简单,易于实现,计算精度高,且独立于微粒的几何形状,极易推广应用至三维和非规则几何微粒的情形,得到了普遍认可。由于动量交换法的研究卓有成效,Entopy期刊约稿撰写了动量交换法综述。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Evacuation Model with Multiple Exits and the Influence of Fire and Smoke Based On Cellular Automata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多出口疏散模型及火灾、烟雾影响
  • DOI:
    10.4156/jdcta.vol6.issue17.36
  • 发表时间:
    2012-09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Content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Haiyan Liu, Jing Jin, *Zhangrong Qin, Gang Xu
  • 通讯作者:
    Haiyan Liu, Jing Jin, *Zhangrong Qin, Gang Xu
Galilean invariant fluid-solid interfacial dynamics in lattice Boltzmann simulations
格子玻尔兹曼模拟中的伽利略不变流固界面动力学
  • DOI:
    10.1016/j.jcp.2014.02.018
  • 发表时间:
    2014-06-01
  • 期刊: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
  • 影响因子:
    4.1
  • 作者:
    Wen, Binghai;Zhang, Chaoying;Fang, Haiping
  • 通讯作者:
    Fang, Haiping
Simulation of Impact of Classroom Layout on Evacuation Efficiency Based on Cellular Automata
基于元胞自动机的教室布局对疏散效率影响的模拟
  • DOI:
    10.4028/www.scientific.net/amm.263-266.1497
  • 发表时间:
    2012-12
  • 期刊: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超英
  • 通讯作者:
    张超英
基于CUDA的晶格Boltzmann并行算法的综合优化设计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超英;黎槟华;覃章荣
  • 通讯作者:
    覃章荣
Hydrodynamic Force Evaluation by Momentum Exchange Method in Lattice Boltzmann Simulations
格子玻尔兹曼模拟中动量交换法的水动力评估
  • DOI:
    10.3390/e17127876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Entropy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Binghai Wen;Chaoying Zhang;Haiping Fang
  • 通讯作者:
    Haiping F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椭圆柱体在在牛顿流体中运动的格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物理学报 .54(5).1982-1988, 2005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超英;李华兵;谭惠丽;刘慕仁
  • 通讯作者:
    刘慕仁
一种基于化学势LBM多相流模型的改进方法
  • DOI:
    10.16088/j.issn.1001-6600.2020.02.010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金想;陈燕雁;覃章荣;张超英
  • 通讯作者:
    张超英
计算机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大学教育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闻炳海;黎艳玲;何冰;张超英
  • 通讯作者:
    张超英
LBM中基于半程反弹的统一边界条件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凌风如;张超英;陈燕雁;覃章荣
  • 通讯作者:
    覃章荣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在容量过负荷致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浆及心肌组织中的变化及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伏瑾;张超英;李晓惠;崔小岱
  • 通讯作者:
    崔小岱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超英的其他基金

用晶格Boltzmann方法研究青光眼流体力学
  • 批准号:
    11462003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55.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