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氮沉降对森林生物固氮速率影响的阈值和机制研究-以燕山北部山地典型天然林为例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700377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306.生态系统生态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BNF) is the primary natural input of N to ecosystems. With the rapid increase of global N deposition, it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rate of BNF. However, the threshold value above which N2 fixation is inhibited and the mechanism of N deposition effecting on the rates of BNF are not clear, especially in the forest ecosystem with many types of BNF. In this study, we set an N addition gradient experiment with ten treatments in typical natural forests in the northern Yanshan Mountain, to explore the threshold values of N addition effecting on BNF in different types including symbiotic N2 fixation and free-living N2 fixation. Moreover, we conduct some N addition experiments in the laboratory, and analyse the change of the quantity, composition and structure of N2-fixer communities after N addition. Finally, by comparing and analysing the results of field experiments and laboratory experiments, we explore the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the effects of N deposition on BNF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species interactions and resource limitation.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regional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 of N deposition on forest BNF, and also for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models.
生物固氮是自然条件下氮素进入生态系统的主要途径。随着全球大气氮沉降的急剧增加,其对生物固氮速率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目前关于氮沉降影响生物固氮速率的阈值(阈值下限:氮沉降高于该值时生物固氮速率受到抑制;阈值上限:氮沉降高于该值时生物固氮速率不再变化或者停止)和机制还不清楚,尤其是在包含多种固氮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本研究拟以燕山北部山地典型的杨桦天然林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10种添加量的高密度氮添加梯度野外实验,旨在揭示氮添加对森林共生固氮和自由固氮速率影响的阈值;通过设计多个氮添加室内控制实验,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PCR、T-RFLP法),分析固氮菌群落的数量、组成和结构的变化。最后,综合分析野外和室内实验结果,从种间关系和资源限制角度,阐明氮沉降影响森林生物固氮的过程和机制,为氮沉降影响森林生物固氮的区域评估和生态模型改进提供基础。

结项摘要

揭示大气氮沉降对森林生物固氮速率影响的阈值及其潜在机制,对于全面理解氮沉降的生态效应至关重要。本研究以燕山北部山地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多梯度的氮添加野外控制实验,结合室内培养实验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荧光定量PCR,高通量测序),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植物生长、土壤酶活性、土壤固氮速率、土壤微生物群落数量及结构等多项指标,初步揭示了氮输入对森林土壤固氮速率影响的阈值及固氮菌群落变化的生物环境机制。主要进展和结果如下:(1)搭建了多梯度森林生态系统氮添加野外实验平台,建立了乔木、草本、土壤主要指标本底及动态监测数据库;(2)短期氮添加对土壤固氮酶活性和固氮速率的影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曲线模式,抑制固氮速率的氮添加阈值在40 kg N ha-1 yr-1左右;(3)氮添加对乔木胸径生长的影响也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大径级的树木响应比小径级树木大,春材比秋材响应大;(4)氮添加对土壤全量养分及pH还未有明显影响,但显著降低了土壤铵态氮浓度,增加了土壤硝态氮浓度;(5)氮添加显著增加了参与氮循环的亮氨酸氨基肽酶(LAP)的活性,整体降低了参与碳循环的β-1,4-葡萄糖苷酶(BG)的活性;(6)氮添加降低了固氮功能基因(nifH)的数量和多样性,改变了其组成和结构,但对细菌和真菌整体的数量和多样性没有明显影响;(7)通过综合数据分析,基于微生物贫营养-富营养理论,初步发现氮添加形成了土壤NO3--N富集的环境,进而增强了富营养型细菌(如放线菌)的竞争优势从而抑制固氮菌的生长和分布,这可能是氮添加初期固氮菌群落多样性显著降低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为理解氮沉降对森林土壤生物固氮及氮循环的早期影响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连续研究氮沉降的生态效应奠定了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1996–2015年中国大气无机氮湿沉降时空格局数据集
  • DOI:
    10.11922/csdata.2018.0031.zh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科学数据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贾彦龙;王秋凤;朱剑兴;陈智;何念鹏;于贵瑞
  • 通讯作者:
    于贵瑞
Stabilization of atmospheric nitrogen deposition in China over the past decade
近十年中国大气氮沉降趋于稳定
  • DOI:
    10.1038/s41561-019-0352-4
  • 发表时间:
    2019-06-01
  • 期刊:
    NATURE GEOSCIENCE
  • 影响因子:
    18.3
  • 作者:
    Yu, Guirui;Jia, Yanlong;Goulding, Keith
  • 通讯作者:
    Goulding, Keith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水体、土壤和沉积物中铊的化学形态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环境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贾彦龙;肖唐付;周广柱;宁增平
  • 通讯作者:
    宁增平
几株真菌对铊吸附作用的初步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嘉龙;肖唐付;宁增平;贾彦龙;杨菲;彭景权
  • 通讯作者:
    彭景权
铊在真菌亚细胞中的分布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嘉龙;肖唐付;宁增平;贾彦龙;杨菲;彭景权
  • 通讯作者:
    彭景权
三峡库区高镉地质背景区土壤镉的赋存形态特征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3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意章;肖唐付;宁增平;杨菲;贾彦龙;姜涛
  • 通讯作者:
    姜涛
长白山温带阔叶红松林对温湿环境的调节效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珮环;陈智;于贵瑞;王秋凤;贾彦龙;韩士杰
  • 通讯作者:
    韩士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