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膜覆盖和残留对玉米田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400459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4.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311.土壤生态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Plastic film mulch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increase production of crops,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production. However, recovery and degradation of plastic film are difficult, which cause enrichment of and pollution of residual plastic film. Residual plastic film will affect not only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soil but also the growth of crops. Soil nematode communities, whose characteristics can reflect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of soil, has been widely used as indicator organism in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Corn has become the most widely cultivated crops in China. Plastic-film corn area accounts for more than 40 percent of corn planting area in the east of Inner Mongolia. The increase of plastic-film corn area certainly has resulted in continuous cropping of corn, which leads to plastic film pollution.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plastic film pollution and the effect of residual plastic film on the soil nematode communities, and to further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nematodes and soil properties,this project will first study plastic film distribution in the soi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lm mulching cultivation and soil nematodes communities, and then analyze the indicator function of soil nematodes on residual plastic film and soil environmental changes. The aims of this project are ① to accurately detect the pollution degree, ②to objectively evaluate the negative impact on residual film pollution and③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corn film mulching cultivation technology extension and plastic film pollution control.
地膜覆盖栽培是农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地膜回收困难且不易降解,容易在土壤中富集,造成残膜污染。残留地膜不仅会影响土壤理化性质,而且还会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线虫群落能够反映土壤环境状况,并且已经成为农业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指示生物。目前,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也是内蒙古东部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该区覆膜玉米面积占40%以上,覆膜玉米面积的不断增加势必造成连作现象的发生,导致残膜污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分析该区残膜污染情况以及地膜残留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本项目以覆膜玉米田和模拟试验小区为对象,研究残膜在土壤中的分布规律,评价残膜污染程度,探讨覆膜栽培及地膜残留与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关系,揭示土壤线虫对覆膜、残膜污染及土壤环境变化的生物指示作用,为准确推断残膜污染程度、客观评价地膜残留给土壤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合理推广玉米覆膜技术和残膜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在我国玉米种植区域,覆膜连作已成为重要的玉米种植方式。通过对不同覆膜年限玉米田和残膜梯度模拟实验田的土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表层地膜残留量占总量的60%以上;随着覆膜连作年限的延长,残膜量和破碎化程度均显著增加,残膜在土壤中平均年增加量为38.80 kg/hm²。覆膜连作显著影响了土壤线虫总数和属数,显著影响了植物寄生线虫、Pp2、Ba3功能团的数量和相对丰富度,同时又显著影响了线虫的17种生态指数和土壤的11种理化性质(P<0.05)。玉米的生育时期显著影响了线虫总数,显著影响了食真菌线虫、食细菌线虫、捕食杂食线虫、cp3-5类群、Pp2、Fu3、Fu4、Ba2、Ba3、Om4功能团的数量和相对丰富度;生育时期还显著影响了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阳离子交换量、pH值、含水量、容重、孔隙度。土层对玉米成熟期植物寄生线虫和cp3-5类群数量、香农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优势度指数、通路指数、总成熟度指数、结构指数和基础指数等均产生了显著影响(P<0.05)。在模拟试验中,营养类群、生活史类群和功能团的数量和相对丰富度,线虫总数,线虫属数以及生态指数均对残膜梯度的变化存在显著的响应(P<0.05);线虫数量的最低值多出现在覆膜连作4年的土壤中,如线虫总数、植物寄生线虫数量、食真菌线虫数量、cp1-3类群数量、Pp2、Pp3、Fu2、Fu3、Fu4、Ba1功能团数量;数量和丰富度及生态指数等指标的极值多出现在360 kg/hm²处理中。依据线虫群落分布特征、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和地膜残留情况可以看出,土壤中残膜量随着覆膜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残膜量的增加显著影响了土壤性质和土壤线虫群落特征;所以线虫可以作为覆膜玉米田土壤状况的指示性生物。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蒙东地区玉米田土壤线虫营养与生活史类群结构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土壤与作物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晓兰;相吉山;张艾明;王永;杨晓龙
  • 通讯作者:
    杨晓龙
棉花黄萎病菌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晓兰
  • 通讯作者:
    李晓兰
新疆棉田连作年限对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Phyt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Li XL;YC Wang;CA Busso;JS Xiang;AM Zhang;YW Qu;Y Liu
  • 通讯作者:
    Y Li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围封对科尔沁沙地榆树疏林土壤胞外酶和线虫群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晓兰;李瑞辉;李雪华;郭颖;田怡丰;贾姝婧
  • 通讯作者:
    贾姝婧
碳纳米管涂覆的光纤环衰荡腔检测技术的初步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激光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姜萌;张伟刚;颜爱东;陶魁园;尚佳彬;李晓兰;Jiang Meng Zhang Weigang Yan Aidong Tao Kuiyuan Sh
  • 通讯作者:
    Jiang Meng Zhang Weigang Yan Aidong Tao Kuiyuan Sh
引入衔套调制结构形成相移长周期光纤光栅的特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光电子.激光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晓兰;张伟刚;尚佳彬;张珊珊;LI Xiao-lan,ZHANG Wei-gang,SHANG Jia-bin,ZHANG Sha
  • 通讯作者:
    LI Xiao-lan,ZHANG Wei-gang,SHANG Jia-bin,ZHANG Sha
长链非编码RNA在子痫前期胎盘中的差异表达研究
  • DOI:
    10.13283/j.cnki.xdfckjz.2019.04.009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现代妇产科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媛媛;于震;肖兰;李晓兰;丛林
  • 通讯作者:
    丛林
雌激素和雄激素对鸡成骨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及其受体mRNA转录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秀霞;邓益锋;周振雷;朱捷;李晓兰;陈金丽;陶庆树;侯加法
  • 通讯作者:
    侯加法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晓兰的其他基金

沙地榆树疏林草原地上植被与土壤线虫的关系及其对干扰的响应
  • 批准号:
    31860137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