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线虫凋亡基因水稻表达CED-3/CED-4激活过敏反应分子机理
批准号:
31060240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负责人:
邹一平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C1401.植物病理学
结题年份:
2013
批准年份:
2010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王新荣、刘小林、邹盛勤、胡月清、谢晚彬、却志群、汤洪波、任路路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水稻病害的防治至今仍然不易,探索水稻抗病的分子机理,是国内外同类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研究者多次发现水稻等作物在抵抗病原物侵染过程中,受侵染部位发生过敏性反应(HR)现象,HR其本质为植物局部细胞快速程序性死亡(PCD)的自我保护反应。秀丽新小杆线虫作为研究细胞发育的模式生物,已阐明其细胞PCD的分子调控机理,线虫细胞PCD主要是由CED-3与CED-4两个蛋白编码基因调控驱动的;而CED-3/CED-4蛋白结构域被发现和植物抗病(R)蛋白结构域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且植物细胞PCD的机理以及和HR之间的关系还知之甚少。本课题通过借助CED-3/CED-4的编码基因,与诱导调控启动子序列融合构建表达载体,转化水稻后用寄生线虫接种侵染,同时,鉴定检测转基因水稻及不同处理目的蛋白表达量和表皮细胞PCD发生程度及HR激活强度,研究它们的关系,揭示由水稻表皮细胞PCD引发的HR与抗病性的分子机理。
英文摘要
本课题筛选设计了wn-2和tub-1诱导启动子。利用W-box系列启动子中诱导效果最佳的核心序列,在其中加入动植物基因共享的TATA-box核心序列,创新设计了线虫体细胞凋亡基因在水稻表达的新的wn-2序列,并且构建成功8个不同的水稻表达载体,转化到水稻,在水稻潜根线虫的侵染下,产生了诱导表达效果,通过对目的蛋白CED-3/CED-4的杂交检测,证明了诱导启动子成功诱导启动表达目的蛋白,检测和分析转化水稻和野生型各处理的根部表皮细胞凋亡发生率,进一步验证了目的基因在水稻潜根线虫侵染诱导表达CED-3/CED-4,产生细胞凋亡和过敏性反应,与水稻抗病性紧密相关。本课题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揭示水稻抗病抗线虫的分子机理,开发抗病品种具有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item.name}}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