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甲基化白黎芦醇BTM-0512促白色脂肪基质细胞(ADSC)向棕色脂肪分化作用及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81001464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负责人:
杨芝春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3507.代谢性疾病药物药理
结题年份:
2013
批准年份:
2010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邓汉武、莫逸、文言广、金萍、李先伟、李婷婷、张晓红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肥胖是引发代谢性疾病及多种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的重要因素。传统观点认为肥胖的发生主要与白色脂肪组织脂质过度沉积有关。最新的研究表明,成人体内亦存在一定量的棕色脂肪,其含量/活性降低可能是肥胖发生的重要原因,而PRDM16则是调控棕色脂肪分化的关键基因。基于文献及预实验结果,本项目拟从临床及细胞两个层面,利用基因过表达及shRNA干扰、免疫共沉淀技术,探讨长寿基因SIRT1可否通过调控PRDM16而促进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人内脏白色脂肪基质细胞(ADSC)向棕色脂肪分化;在此基础上,利用高脂饲养与遗传性肥胖小鼠模型,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探讨新型白黎芦醇甲基化衍生物BTM-0512通过SIRT1/PRDM16途径促进棕色脂肪形成,从而抑制肥胖作用。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助于阐明抗衰老基因SIRT1在能量代谢调节方面的有益作用,并为肥胖相关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药物靶点。
英文摘要
1.参照申请书的内容,为探讨SIRT1基因对内脏白色脂肪基质细胞(ADSC)的分化调控及甲基化白藜芦醇BTM-0512减重机制,我们主要开展以下工作:(1)收集病人内脏脂肪组织,检测肥胖病人内脏脂肪中SIRT1等基因表达, 结果显示肥胖病人内脏脂肪组织中SIRT1与PRDM16表达下降;(2)体外培养人内脏脂肪干细胞,转染Sirt1过表达质粒,发现Sirt1可同时抑制内脏脂肪干细胞向白色与棕色脂肪分化;(3)利用高脂饲养的C57BL/6J肥胖小鼠模型,检测附睾、肾周内脏脂肪(内脏白色脂肪),背胛、主动脉旁脂肪(棕色脂肪常见的分布部位)中相关基因表达情况,发现棕色脂肪与内脏白色脂肪中Sirt1基因表达下降,而PRDM16总表达无明显变化;(4) 在C57BL/6J肥胖小鼠,观察BTM-0512的减重作用,发现BTM-0512尽管对Lee’s指数的影响与白藜芦醇相当,但降低内脏脂肪及血糖的作用优于白藜芦醇;(5)BTM-0512可显著增加棕色与白色脂肪中Sirt1、PRDM16等基因表达。. 以上部分内容于2013年发表在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杂志(负责人杨芝春为第一作者,标注基金资助)。.2.研究内容拓展:(1)进一步探讨Sirt1对PRDM16的调控机制;(2)初步开展PRDM16在结肠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研究,发现肠癌转移可能与PRDM16有关;(3)分别资助一名博士、硕士进行脂肪细胞功能与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部分内容2013年发表在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杂志(负责人杨芝春为通讯作者,标注基金资助)。. 总结:按计划开展研究工作并适时调整、拓展研究思路,已取得一些预期结果。迄今为止,以项目负责人杨芝春为第一/通讯作者,在SCI收录杂志发表科研论文2篇(标注资助);以项目组成员为第一作者的SCI论文1篇,其他1篇(标注资助)。独立指导硕士生3名,协助培养博士1名,硕士1名。杨芝春获“2012年湖南省普通高校骨干青年教师培养对象”称号。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Int J Pathol Clin Med2012
影响因子:--
作者:杨芝春
通讯作者:杨芝春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Gene
影响因子:--
作者:金萍;
通讯作者:
The association of adipose-derived dimethylarginine dimethylaminohydrolase-2 with insulin sensitivity in experimental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脂肪源性二甲基精氨酸二甲氨基水解酶-2 与实验性 2 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
DOI:10.1093/abbs/gmt058
发表时间:2013-08-01
期刊: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影响因子:3.7
作者:Zheng, Jie;Wang, Kuansong;Yang, Zhichun
通讯作者:Yang, Zhichun
A 3' splice site mutation of IDS gene in a Chinese family with mucopolysaccharidosis type II.
中国II型粘多糖贮积症家系IDS基因3剪接位点突变。
DOI:10.1016/j.gene.2013.06.084
发表时间:2013
期刊:Gene
影响因子:3.5
作者:P. Jin;Jing Hao;Ke Chen;C. Dong;You;Z. Mo
通讯作者:Z. Mo
WT1 基因在糖皮质激素所致腹型肥胖中的作用研究
  • 批准号:
    2022JJ30792
  • 项目类别:
    省市级项目
  • 资助金额:
    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22
  • 负责人:
    杨芝春
  • 依托单位:
PRDM16 mRNA选择性剪切对内脏脂肪“米色化”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67349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6
  • 负责人:
    杨芝春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