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核分析技术综合研究建立越窑秘色瓷的科学识别依据和年代产地特征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87505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3010.核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The Mi’se celadon is the most outstanding and used for emperors in Yue kiln. The research on the Mi’se celadon has long been limited to historical literature, so it is not clear. Until some unearthed remains at Famen temple, the Mi’se celadon is really known. But so far the scientific definition, origin and firing technology of the Mi’se celadon have not the final judgment. Due to the specimen scarce and the single analysis method, the research on the Mi’se celadon in natural science is less, mainly focused on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body and glaze in the single kiln. But the firing atmosphere, firing temperature and phase structure play an equally important role in making technology of the Mi’se celadon. In recent years, various nuclear analysis methods have maturely been applied in ancient ceramics and the relevant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appear constantly, which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and physical basis for the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study on the Mi’se celadon. In this project, the Mi’se celadon and common porcelain in Housiao kiln, Hehuaxin kiln and Silongkou kiln of Shanglinhu district from the late Tang dynasty to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re the major research objects. The valence fluctuation of Fe ions and trace elements compositions of body and glaze are studied by various nuclear analytical techniques, such as Micro-XAFS, XRF, INAA, XRD and so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king technology of different kiln sites and different eras are separately studied from both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aspects, so a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restoration of the Mi’se celadon.
秘色瓷是越窑青瓷中的精品,也是皇家御用的越窑青瓷。长期以来秘色瓷的研究只限于历史文献记载,直到法门寺实物的出土,才使得其真面目公诸于世。但是秘色瓷的科学识别,产地以及烧造工艺仍是没有统一论断。由于标本短缺和分析方法单一,目前采用自然科学手段研究的工作较少,主要集中于单个窑口的胎釉组成。但烧制气氛、烧成温度以及胎釉物相等因素对秘色瓷制瓷工艺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种技术在古陶瓷中的成熟运用和秘色瓷相关的考古发掘不断出现,为科学的研究秘色瓷提供了技术保障和实物依据。本项目拟收集上林湖地区后司岙窑址、荷花芯窑址和寺龙口窑址晚唐至北宋时期的秘色瓷与越窑普通青瓷,采用共聚焦XAFS,XRF,INAA和XRD等多种核分析技术系统的研究秘色瓷釉中Fe价态的变化和胎釉微量元素的组成,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研究秘色瓷历代不同窑址间制瓷工艺的特征,以便为秘色瓷的鉴定和恢复传统秘色瓷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秘色瓷是越窑青瓷中的极品,也是入贡的越窑青瓷。但它的产地,胎釉配方以及整个烧造工艺都是秘而不宣的,千百年来没有统一的定论。从胎釉理化性质上,秘色瓷的判别标准和年代产地特征至今都没有系统的研究结论。.本项目综合运用X射线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光光谱、色差分析、同步辐射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显微结构和热差分析等方法,分别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研究上林湖地区后司岙窑址、荷花芯窑址和寺龙口窑址晚唐至北宋时期的秘色瓷与越窑普通青瓷制瓷工艺的特征,建立了秘色瓷与越窑普通青瓷的判别标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窑址间的秘色瓷胎釉化学成分含量差别不明显,说明在烧制时所用料的选取和处理是相似的,烧制工艺基本上也是类似的。从唐代到宋代,不论普通青瓷还是秘色瓷,其制胎原料和配方并没有改进,具有延续性;在烧成温度方面秘色瓷与普通青瓷也没有显著的差异;不同时期秘色瓷釉的元素组成与同时期普通越窑青瓷没有明显变化,秘色瓷与普通青瓷的釉层显微结构相似,都为透明釉。釉中没有残留的原料颗粒和新生成的晶体;秘色瓷独特的釉色推测与其采用瓷质匣钵的烧制工艺有关,不同时期的秘色瓷釉面的明度值则均比同时期的普通青瓷的高,秘色瓷的釉层中Fe2+吸收峰明显较高,Fe2+的含量比普通青瓷高,所以秘色瓷釉色偏青色。.为了完整的研究越窑秘色瓷和普通青瓷在不同时期胎釉料演变规律。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增加了对越窑南宋时期出土标本的胎釉化学成分特征研究。研究表明南宋时期不同窑址越窑青瓷的瓷胎原料和配方相同,不存在明显区别;南宋时期越窑青瓷釉有两种类型,一种为传统的透明釉,一种为乳浊釉,两种样品的釉料配方不同,在加工的过程中制作工艺也不同。.本项目研究结果可以为研究秘色瓷生产工艺的演变发展史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同时也为恢复秘色瓷的仿烧提供的理论支持。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rchaeometallomics as a Tool for Studying Ancient Ceramics
考古金属学作为研究古代陶瓷的工具
  • DOI:
    10.46770/as.2021.107
  • 发表时间:
    2021-08
  • 期刊:
    Atomic Spectroscopy (ATOM SPECTROSC)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 Li;Yan Lingtong;Sun Heyang;Zhou Yue;Feng Xiangqian
  • 通讯作者:
    Feng Xiangqian
X射线光谱在文物无损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越;闫灵通;李丽;孙合杨;冯向前
  • 通讯作者:
    冯向前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e of Zijin clay and glaze crackles for Chinese celadon with black body
黑体青瓷紫金土的使用与釉裂纹的关系
  • DOI:
    10.1016/j.ceramint.2019.11.192
  • 发表时间:
    2020-04
  • 期刊:
    Ceramics International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Lingtong Yan;Heyang Sun;Li Li;Xiangqian Feng
  • 通讯作者:
    Xiangqian Feng
A new classification method of ancient Chinese ceramics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and component analysis
基于机器学习和成分分析的中国古陶瓷新分类方法
  • DOI:
    10.1016/j.ceramint.2019.12.037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Ceramics International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Sun Heyang;Liu Miao;Li Li;Yan LingTong;Zhou Yue;Feng XiangQian
  • 通讯作者:
    Feng XiangQia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ypical early celadon shards from Eastern Zhou and Eastern Han dynasty (China)
东周和东汉时期典型早期青瓷碎片的比较研究(中国)
  • DOI:
    10.1016/j.jasrep.2020.102530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ngtong Yan;Miao Liu;Heyang Sun;Li Li;Xiangqian Feng
  • 通讯作者:
    Xiangqian Fe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SIRT1对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的表观遗传调控
  • DOI:
    10.3760/cma.j.cn115909-20210702-00259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林永;李丽;刘琦;闫东升
  • 通讯作者:
    闫东升
缩泉益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 DOI:
    10.3969/j.issn.1008-0805.2020.08.017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时珍国医国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姚宇剑;倪雅丽;李想;黄小丹;肖曼;谢毅强;李丽
  • 通讯作者:
    李丽
补体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的研究进展
  • DOI:
    10.13294/j.aps.2017.003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生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城林;吴立玲;李丽
  • 通讯作者:
    李丽
生、熟大黄饮片及其活性组分的泻涩双向调节作用分析
  •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91046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扶垭东;张晶;刘颖;李丽;肖永庆
  • 通讯作者:
    肖永庆
间歇有氧运动训练改善肥胖小鼠缺血后心脏功能恢复
  • DOI:
    10.13191/j.chj.2017.007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心脏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丽;仝武军;方立;邹剑铭;唐和蔚;李晨;余璐
  • 通讯作者:
    余璐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丽的其他基金

江西吉州窑釉下彩绘瓷形成机理和年代产地特征的核分析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6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龙泉大窑官瓷的物理化学性质和识别依据的核分析研究
  • 批准号:
    11205167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