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缘突扩凹腔超声速流动模式判定及火焰稳定过程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91541101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 资助金额:
    7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604.燃烧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Recently cavity flameholders with step trailing edge commenced and were applied into scramjet combustor. Corresponding to regular cavity, this type of cavity has simpler configuration with lower loss of total pressure. For the lower Mach number it avoids the formation of thermal throat and for the higher Mach number it decreases the combustor pressure and low heat flux with an easier thermal protection. The steep expansion effects of the cavity cause difference of supersonic flow, fuel injection and mixing, supersonic combustion process with regular cavity. The project focuses on the fundamental scientific problem with a combination of theoretical analysis,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detailed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s. The flow pattern and its assessment principle will be given and the fuel injection mixing and the fuel mass transport process into the cavity will be revealed.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vity shear layer and the recirculation zone under the fuel lean limit will be explor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avity flameholding mechanism will be revealed. Further the cavity combustion and flow mechanisms under strong heat release condition will be explored and the strategy of combustion scheme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drag will be developed.
最近后缘突扩凹腔火焰稳定器在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开始得到应用;相对于常规凹腔,该凹腔组织燃烧的结构更加简单,流动损失更小,低马赫数条件下不易发生热壅塞,高马赫数下燃烧室压力和热流密度降低,热防护难度相应降低。凹腔后缘突扩效应使其超声速流动、燃料喷注混合以及燃烧过程与常规凹腔有显著不同,本项目拟结合精细的实验测量、数值模拟以及理论分析,给出后缘突扩凹腔超声速流动模式判定准则,揭示燃料喷注混合以及向凹腔内的质量输运过程;给出近贫燃极限条件下凹腔剪切层与回流区燃烧特征,明晰近贫燃极限条件下该凹腔的火焰稳定机制;揭示强放热状态下后缘突扩凹腔超声速燃烧流动特性,探索发展凹腔构型的高效低阻设计方法。

结项摘要

本项目以应用于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的后缘突扩型凹腔火焰稳定器为研究对象,以进一步明晰其流动模式与稳焰机理为研究目标,综合采用数值仿真、实验观测与理论建模的方法,对超声速气流中后缘突扩型凹腔的流动、混合、燃烧特性开展了研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后缘突扩率凹腔构型下二维冷态流动特性,探讨了后缘突扩效应对于凹腔冷态流动特性的影响。总结了超声速气流中后缘突扩凹腔的流动模式,并建立了一个关联凹腔内外流动物理量参数的剪切层增长率数学模型。结合实验与数值模拟手段研究了后缘突扩型凹腔上游喷注燃料的燃烧特性。提出了一个关于后缘突扩凹腔火焰稳定性的几何极限概念,阐释了凹腔几何构型量变引起凹腔稳焰性能质变的物理机制。进一步分析了凹腔后缘高度对凹腔稳定的火焰结构的影响。通过改变凹腔构型与全局当量比发现了后缘突扩凹腔燃烧流场的三种稳燃模式。包括凹腔剪切层稳燃模式,扩张回流区/抬升剪切层稳燃模式与凹腔辅助的射流尾迹稳燃模式。基于实验现象与数值模拟结果建立了后缘突扩型凹腔的火焰稳定边界模型。接着本文对超声速后缘突扩凹腔燃烧室中的强迫点火过程开展了试验研究。提出了利于强化点火的优化凹腔上游并联式燃料喷注方案以及优化凹腔后缘点火位置,分析了凹腔构型对点火过程的影响,辨析了初始火焰的三维传播路径及点火过程中热环境和化学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总结归纳了强迫点火过程中的特征现象并归纳为四个阶段,分别为等离子体点火阶段、等离子体猝熄阶段、再点火阶段和稳定火焰阶段。同时揭示了普遍存在的两种点火模式及其机理,即点火过程在凹腔回流区辅助下完成的弱点火模式,以及点火过程由强烈初始火焰主导的强点火模式,在弱点火模式和强点火模式之间还普遍存在过渡点火过程。基于采用乙烯复杂化学反应机理条件下开展的点火过程数值仿真结果,发现在强迫点火源作用过程中,诱导产生的活化基团相比于高温热环境将发挥更为主导的点火强化作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Mixing characteristics of a transverse jet injection into supersonic crossflows through an expansion wall
通过膨胀壁横向射流注入超音速横流的混合特性
  • DOI:
    10.1016/j.actaastro.2016.09.003
  • 发表时间:
    2016-12
  • 期刊:
    Acta Astronautica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Liu Chaoyang;Wang Zhenguo;Wang Hongbo;Sun Mingbo
  • 通讯作者:
    Sun Mingbo
Recovery of a supersonic turbulent boundary layer after an expansion corner
扩展角后超音速湍流边界层的恢复
  • DOI:
    10.1063/1.4995293
  • 发表时间:
    2017-07
  • 期刊:
    Physics of Fluid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Sun Ming-bo;Hu Zhiwei;S;ham Neil D.
  • 通讯作者:
    ham Neil D.
Experiments on flame stabilization in a scramjet combustor with a rear-wall-expansion cavity
后壁膨胀腔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稳定实验
  • DOI:
    10.1016/j.ijhydene.2017.09.059
  • 发表时间:
    2017-10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 影响因子:
    7.2
  • 作者:
    Zun Cai;Xiaobin Zhu;Ming-Bo Sun;Zhenguo Wang
  • 通讯作者:
    Zhenguo Wang
Large Eddy Simulation of the flame stabilization process in a scramjet combustor with rearwall-expansion cavity
后壁膨胀腔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火焰稳定过程的大涡模拟
  • DOI:
    10.1016/j.ijhydene.2016.09.012
  • 发表时间:
    2016-11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 影响因子:
    7.2
  • 作者:
    Wang Zhenguo;Cai Zun;Sun Mingbo;Wang Hongbo;Zhang Yanxiang
  • 通讯作者:
    Zhang Yanxiang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ignition schemes of a supersonic combustor with the rearwall-expansion cavity
后壁膨胀腔超音速燃烧室点火方案试验研究
  • DOI:
    10.1016/j.actaastro.2016.03.008
  • 发表时间:
    2016-06
  • 期刊:
    Acta Astronautica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Zun Cai;Yixin Yang;Mingbo Sun;Zhenguo Wang
  • 通讯作者:
    Zhenguo W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两种优化组合式燃料喷注方案的凹腔稳焰特性实验研究
  • DOI:
    10.7673/j.issn.1006-2793.2021.02.005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固体火箭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凡;汪洪波;孙明波;蔡尊;孙永超;黄玉辉;朱家健
  • 通讯作者:
    朱家健
钝头体激波诱导振荡燃烧现象的数值模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力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世杰;林志勇;刘卫东;孙明波
  • 通讯作者:
    孙明波
超声速燃烧火焰放热区结构CH-PLIF成像技术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梁剑寒;李韵;孙明波;吴戈;朱家健;高强;李博
  • 通讯作者:
    李博
支板喷射超声速燃烧火焰结构实验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推进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范周琴;刘卫东;林志勇;孙明波
  • 通讯作者:
    孙明波
采用不同化学反应源项处理方法的胞格爆轰数值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0
  • 期刊: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世杰;林志勇;孙明波;刘卫东
  • 通讯作者:
    刘卫东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孙明波的其他基金

高超声速飞行器S型弯曲管道湍流流动与传热机理研究
  • 批准号:
    92252206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30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超声速燃烧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高焓超声速气流中自点火与火焰传播竞争的稳焰过程研究
  • 批准号:
    11472305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8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超声速燃烧部分预混火焰面模式判别与建模研究
  • 批准号:
    50906098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