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双壳贝类DNA条形码系统构建研究——以帘蛤科为例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090606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1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4.生物海洋学与海洋生物资源
  • 结题年份:
    2012
  • 批准年份:
    200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0-01-01 至2012-12-31

项目摘要

物种的准确鉴定是人类认识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资源的基础。近年来以DNA条形码技术为主要支撑的DNA分类学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已成功应用到鸟类、鱼类、蜘蛛、鳞翅类等动物类群。双壳类是软体动物中最具经济价值的一个纲,并且在分类学和生态学上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由于过度捕捞和海区环境恶化,许多双壳贝类资源日益衰退甚至衰竭。同时,利用传统的形态学方法进行双壳贝类种类的鉴定,在许多属种上还存在很大争议和困难。在这种背景下,建立我国海洋双壳贝类的DNA条形码系统对于保护海洋双壳贝类种质资源、促进海洋双壳贝类分类学研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本项目拟以帘蛤科为例,开展海洋双壳贝类DNA条形码研究,筛选出适用于帘蛤科贝类的条形码标准基因,建立我国近海帘蛤科贝类DNA条形码系统,为进一步全面建立我国海洋双壳贝类DNA条形码系统奠定基础。

结项摘要

本项目以帘蛤科为例,开展了海洋双壳贝类DNA 条形码研究,经过3年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如下的一些重要进展:.(1)系统采集了全国沿海的帘蛤科贝类标本,采集中国沿海帘蛤科贝类样品80余种, 1200余号,建立了帘蛤科贝类贝壳、软体组织与DNA相配套的标本库及保存档案。.(2)系统开展了中国近海帘蛤科贝类DNA条形码研究,证明了将COI序列作为条形码能够有效进行帘蛤科贝类的物种鉴定,并在5个传统形态种中发现可能存在隐存种。同时表明DNA条形码能通过指示鉴别性的形态特征,为分类学修订提供重要信息。.(3)结合DNA条形码与传统形态分类学开展了帘蛤科系统发生学及部分属种的修订工作。结果表明传统意义上帘蛤科并非单系发生的,而且帘蛤科内大多数亚科和属也是并系甚至复系发生。基于系统发生学分析结果,对中国沿海分布的帘蛤科部分类群进行了修订:证明了雪蛤属(Clausinella)地位的有效性;雪蛤亚科的勺拿蛤属(Anomalodiscus)和畸心蛤属(Cryponema)被分别置于帘蛤亚科和缀锦蛤亚科中;原帘蛤亚科的皱纹蛤属(Periglypta)被置于镜蛤亚科中。结合DNA条形码与传统的形态分类学,发表了帘蛤科浅蛤属(Macridiscus)一新种。.(4)开展了DNA条形码在中国沿海贝类其它重要门类的应用研究。在蚶目的研究中证实了基于COI基因的DNA条形码技术可以有效地鉴定蚶目贝类,而且还可以显示种内群体间高度的遗传变异、纠正形态鉴定可能导致的错误、揭示隐存种。在新腹足目,比较了条形码距离法、系统发生树及特征法进行物种鉴定的准确性。.(5)本项目获得的帘蛤科贝类的DNA条形码序列构成了BOLD数据库中帘蛤科80%以上的种类,也是本课题组构建的基于Web的海洋贝类DNA条形码数据库(http://www3.ouc.edu.cn/beileishuju/)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对于澄清帘蛤科贝类同物异名和异物同名现象,发掘隐存种/新种,阐明我国帘蛤科贝类的生物多样性组成、结构和遗传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2)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14 microsatellite loci in Macridiscus semicancellata (Koch in Philippi, 1843)
Macridiscus semicancellata 中 14 个微卫星位点的分离和表征(Koch in Philippi,1843)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Conservation Genetics Resources
  • 影响因子:
    1.1
  • 作者:
    Xinyu Liu;Lingfeng Kong;Hong Yu;Qi Li
  • 通讯作者:
    Qi Li
How DNA barcodes complement taxonomy and explore species diversity: the case study of a poorly understood marine fauna.
DNA 条形码如何补充分类学并探索物种多样性:对知之甚少的海洋动物群的案例研究
  • DOI:
    10.1371/journal.pone.0021326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Chen J;Li Q;Kong L;Yu H
  • 通讯作者:
    Yu H
Comparing the usefulness of distance, monophyly and character-based DNA barcoding methods in species identification: a case study of neogastropoda.
比较距离、单系和基于特征的 DNA 条形码方法在物种鉴定中的有用性:以新腹足动物为例
  • DOI:
    10.1371/journal.pone.0026619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Zou S;Li Q;Kong L;Yu H;Zheng X
  • 通讯作者:
    Zheng X
Molecular phylogeny of venus clams (Mollusca, Bivalvia, Veneridae) with emphasis on the systematic position of taxa along the coast of mainland China
金星蛤(软体动物、双壳纲、金贝科)的分子系统发育,重点关注中国大陆沿海类群的系统位置
  • DOI:
    10.1111/j.1463-6409.2011.00471.x
  • 发表时间:
    2011-05-01
  • 期刊:
    ZOOLOGICA SCRIPTA
  • 影响因子:
    2.5
  • 作者:
    Chen, Jun;Li, Qi;Zheng, Xiaodong
  • 通讯作者:
    Zheng, Xiaod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中国近海豆滨螺属Peasiella(腹足纲,滨螺科)两物种的分类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海洋与湖沼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晨;亓鲁;孔令锋;李琪
  • 通讯作者:
    李琪
长牡蛎壳金性状遗传参数评估及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水产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雪磊;李琪;于红;孔令锋
  • 通讯作者:
    孔令锋
壳金长牡蛎家系的建立及生长和存活性状的比较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水产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雪磊;李琪;孔令锋;于瑞海;于红
  • 通讯作者:
    于红
长牡蛎壳金选育群体生长性状的选择效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水产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葛建龙;李琪;于红;孔令锋
  • 通讯作者:
    孔令锋
DNA条形码技术及其在海洋贝类种质资源保护中的应用
  • DOI:
    10.16441/j.cnki.hdxb.20200150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琪;冉轲;孔令锋
  • 通讯作者:
    孔令锋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孔令锋的其他基金

中国近海微型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和关键类群系统发育研究
  • 批准号:
    31772414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五种广布性海洋贝类的比较系统地理学研究:探讨中国近海贝类遗传格局形成过程和演化机制
  • 批准号:
    41276138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8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