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胶质细胞经典与替代激活途径在抑郁发生中的作用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37132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1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907.神经系统免疫异常及相关疾病
  • 结题年份:
    2014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4-12-31

项目摘要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 generally associated with severe functional impairment and high health care costs,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a public health concern.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auses of MDD is long-term life stress though its precise mechanism remains elusive. Based on our previous research of inflammation in MDD, we hypothesize that stress-induced dep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dysregulation of pro-/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s expression due to classical or alternative activation of microglia. The present project aims to: 1) establish the depression animal model by chronic mild stress (CMS) protocol, and detect th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s of cytokines in various brain areas of depressive animal to analyze the changing relations between pro- and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s; 2) determine the phenotype of microglia by flow cytometry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to reveal the classical or alternative activation of microglia in CMS-treated rats; and 3) probe the association of the microglial phenotypes and pathogenesis of depression by blocking the activation of microglia. By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of classical or alternative activation of microglia with the expression of the pro- and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we hope to explore the pathogenesis of stress-induced depression, thus to supply information for possible new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长期应激是导致抑郁发生的重要因素,但其机制不清。基于炎症与抑郁的研究进展和本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本项目的科学假设是:应激所致抑郁与小胶质细胞激活途径的改变,并由此引起的促炎症与抗炎症细胞因子失衡相关。拟开展如下研究:(1)以慢性温和应激建立抑郁动物模型,分别从核酸和蛋白水平检测应激所致促炎症与抗炎症细胞因子在多个脑区的平衡变化;(2)采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等手段探究抑郁模型动物的小胶质细胞表型改变;(3)改变小胶质细胞的激活途径,结合行为学方法,探讨小胶质细胞激活与抑郁发生的联系。通过研究应激所致中枢炎症因子失衡及其细胞基础,以揭示小胶质细胞激活途径与抑郁发生的联系,探索抑郁的病理机制,并为抑郁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结项摘要

本项目基于“中枢炎症细胞因子失衡与行为认知相关”的科学假设,采用分子生物学与行为学等方法对慢性应激动物模型神经免疫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慢性应激所致促炎症因子增高而抗炎症因子降低在抑郁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小胶质细胞表型(M1或M2)是应激所致炎症细胞因子失衡的细胞基础,米诺环素通过抑制抑制小胶质细胞促炎症表型(M1)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3)小胶质细胞表型的切换与PPARγ途径相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能够小胶质细胞激活状态并具抗抑郁样作用;(4)抗炎症细胞因子IL-10通过调节色氨酸-犬尿氨酸途径,抑制IDO在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和活性。本项目的实施,通过探讨应激与行为关联的神经免疫途径及其生物学意义,为抑郁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Maternal sleep deprivation inhibits hippocampal neurogenesis associated with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young offspring rats
母亲睡眠剥夺抑制幼年大鼠与炎症反应相关的海马神经发生
  • DOI:
    10.1016/j.nbd.2014.04.008
  • 发表时间:
    2014-08
  • 期刊:
    Neurobiology of Disease
  • 影响因子:
    6.1
  • 作者:
    Zhao, Qiuying;Peng, Cheng;Wu, Xiaohui;Chen, Yubo;Wang, Cheng;You, Zili
  • 通讯作者:
    You, Zil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STOP问卷在筛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唐向东;雷飞;易燕林;尧德中;黄莉莉;游自立
  • 通讯作者:
    游自立
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改进免疫学课堂教学的实践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中国免疫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健;王先龙;游自立
  • 通讯作者:
    游自立
Maternal immune activation-induced PPARγ-dependent dysfunction of microglia associated with neurogenic impairment and aberrant postnatal behaviors in offspring
母体免疫激活诱导的 PPARγ 依赖性小胶质细胞功能障碍与后代神经源性损伤和异常产后行为相关
  • DOI:
    10.1016/j.nbd.2019.01.005
  • 发表时间:
    2019-05
  • 期刊:
    Neurobiol Di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秋影;王巧稚;王久太;唐敏敏;黄书贵;彭柯;韩岳;张进强;刘广益;Fang Q;游自立
  • 通讯作者:
    游自立
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大脑中的针刺效应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时珍国医国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唐勇;游自立;赵凌;梁繁荣
  • 通讯作者:
    梁繁荣
丹参抗抑郁的神经免疫机制研究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立娟;张进强;贺慧;鄢硕;赵秋影;游自立
  • 通讯作者:
    游自立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游自立的其他基金

替代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对抑郁症模型动物神经发生的影响
  • 批准号:
    81571174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5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