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地块东南部新生代构造与地貌过程的构造热年代学与盆地物源分析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67219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11.大地构造学与构造地质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is an important avenue for plateau outward expansion and mass transportation. The knowledge of how the tectonics and landscape have evolved during Cenozoic is fundamental to address the mechanism of lateral plateau growth and the geodynamics of intracontinent deformation. The Sichuan-Yunnan block lies in the core of the expanding southeast Tibetan Plateau. Well-constrained link between the Cenozoic tectonics and landscape development of this area in space and time are key to understand the processes and mechanism of the growth of the southeast Tibetan Plateau, and even the Tibetan Plateau as a whole.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target the southeastern Sichuan-Yunnan block, where previous tectono-termochronology work is relatively weak.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es on the critical Cenozoic structures relevant to the plateau expansion, multiple thermochronometers will be applied to decipher how the Cenozoic structures developed and controlled differential rock exhumation and uplift. Meanwhile, the state-of-the-art approaches will be used to trace the source of the sediments in major Cenozoic basins in the study area. The comparison of provenance changes between these basins will be useful to reveal how regional fluvial system has evolved and reorganized. To sum up,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ctonic and surface process, we hope to elucidate how the plateau expansion has shaped regional structures and drainages, and build multi-stage geodynamic models for Cenozoic tectonic and landscape evolution of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青藏高原东南缘是新生代高原向外扩展和内部物质外运的重要通道,其新生代构造与地貌过程的精细约束是探索和揭示高原东南缘侧向扩展机理的基础,对正确理解大陆内部变形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川滇地块作为高原东南部侧向扩展的核心区域,其新生代构造与地貌过程时空关联的精细约束是高原东南缘乃至整个青藏高原扩展过程及机制研究的关键场所。本研究选择新生代构造热年代学研究相对薄弱的川滇地块东南部作为重点研究区域,在对系列新生代构造剖析的基础上,对与高原隆升扩展相关的关键构造开展针对性的构造热年代学研究,刻画控制差异抬升剥露的新生代构造发育的精细过程;同时,借助沉积盆地物源分析手段,通过川滇地块东南部主要新生代沉积盆地物源变化的对比,探寻新生代宏观地貌水系格局的演替规律。通过构造与地貌过程的综合分析,建立新生代构造发育与地貌水系格局演变和高原扩展之间的联系,探寻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的分阶段动力学模型。

结项摘要

揭示青藏高原东南缘新生代构造地貌过程是正确理解高原东南缘侧向扩展机理及大陆内部变形机制的重要基础。川滇地块作为高原东南部侧向扩展的核心区,其新生代构造地貌过程的精细约束成为关键。本研究选择川滇地块作为重点研究区,对与高原隆升扩展相关的关键构造开展针对性的构造热年代学剖析;基于主要新生代盆地沉积物源变化,探寻新生代宏观地貌水系格局的演替规律,建立高原东南缘构造-地貌-水系格局演变与高原扩展之间的联系。通过四年的探索,总体完成既定目标,重要成果体现在:1.运用数字高程分析技术,揭示川滇地块受玉龙-木里逆冲断裂和金河-箐河逆冲断裂控制的台阶式宏观构造地貌结构。2.运用构造热年代学技术,约束控制高原东南部第一、二级台阶地貌边界的玉龙-木里断裂和金河-箐河断裂分别形成于~28-20 Ma和20-15 Ma,反映高原东南缘向南东方向的台阶式前展逆冲扩展方式。3.通过对剑川盆地及邻区地质填图、构造年代学和沉积学研究,界定出鲁甸-中合江褶皱逆冲断裂带为控制川滇地块西部新生代早期盆山地貌边界,断裂于~50-37 Ma的逆冲活动控制了具有类前陆盆地性质的剑川盆地的发育及南流的古金沙江水系。4.新生代代表性沉积盆地发育时限及物源分析刻画了响应宏观地貌格局变革的水系路径演变:始新世,南流的古金沙江水系可能经过思茅盆地汇入古南海,古红河为局部水系;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发生,古红河发生大规模溯源侵蚀,袭夺了汇入南海的古金沙江,形成汇入南海的古金沙江–红河水系和红河谷地;中新世中晚期,走滑断裂系统引起的局部强侵蚀作用导致东流长江水系袭夺南流古金沙江-红河水系,红河断头,现代长江贯通。5.综合围限川滇地块的系列断裂活动时限及古高程、古地貌水系演化等信息,构建了川滇地块新生代多阶段断裂活动控制的构造地貌演化模型,揭示高原东南缘新生代以断裂活动为主控因素的构造地貌演化和侧向扩展过程,不支持下地壳流动机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8)
专利数量(0)
剑川-兰坪盆地古近纪沉积-构造变革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 DOI:
    10.16539/j.ddgzyckx.2017.01.00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沈青强;曹凯;王国灿;徐亚东;张克信
  • 通讯作者:
    张克信
Paleoelevations in the Jianchuan Basin of the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based on stable isotope and pollen grain analyses
基于稳定同位素和花粉粒分析的青藏高原东南部剑川盆地古海拔
  • DOI:
    10.1016/j.palaeo.2018.03.030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Wu Jing;Zhang Kexin;Xu Yadong;Wang Guocan;Garzione Carmala N.;Eiler John;Leloup Philippe Herve;Sorrel Philippe;Maheo Gweltaz
  • 通讯作者:
    Maheo Gweltaz
Slow exhumation of the Greater Himalaya in the Yadong region, the transition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Eastern Himalaya, during the Late Neogene
新近纪晚期亚东地区大喜马拉雅的缓慢剥露,喜马拉雅中部和东部的过渡
  • DOI:
    10.1144/jgs2018-186
  • 发表时间:
    2019-07
  • 期刊: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Wang An;Min Kyoungwon;Wang Guocan;Cao Kai;Shen Tianyi;Jiang Pengfei;Wei Jiangwei
  • 通讯作者:
    Wei Jiangwei
Cooling history of the Gongga batholith: Implications for the Xianshuihe Fault and Miocene kinematics of SE Tibet
贡嘎岩基的冷却历史:对鲜水河断裂和西藏东南部中新世运动学的影响
  • DOI:
    10.1016/j.epsl.2017.02.025
  • 发表时间:
    2017-05
  • 期刊: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 影响因子:
    5.3
  • 作者:
    Zhang Yuan-Ze;Replumaz Anne;Leloup Philippe Herve;Wang Guo-Can;Bernet Matthias;van der Beek Peter;Paquette Jean Louis;Chevalier Marie-Luce
  • 通讯作者:
    Chevalier Marie-Luce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貌边界性质的界定及其对高原东南缘扩展模式的启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地震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贵灵;祝成宇;王国灿;张攀
  • 通讯作者:
    张攀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隆升阶段的时空格局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国灿;曹凯;张克信;王岸;刘超;孟艳宁;徐亚东
  • 通讯作者:
    徐亚东
西昆仑造山带新生代差异隆升的热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凯;王国灿;刘 超等
  • 通讯作者:
    刘 超等
札达盆地碎屑裂变径迹揭示的盆山耦合过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孟艳宁;王国灿;张克信;王岸
  • 通讯作者:
    王岸
东昆仑山昆仑河纵剖面形貌分析及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科学,2007,32(5):713-721。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凯;王国灿;王岸。
  • 通讯作者:
    王岸。
东昆仑山小南川岩体裂变径迹年代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科学,2007(1):51-58。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岸;王国灿;谢德凡等
  • 通讯作者:
    谢德凡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国灿的其他基金

东天山第四纪构造-气候-地貌耦合及其地球系统动力学研究
  • 批准号:
    42172251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1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西昆仑造山带新生代隆升剥露过程定量约束
  • 批准号:
    40672137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利用碎屑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颗粒年龄法回溯西昆仑新生代隆升剥露
  • 批准号:
    40372104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东昆仑山东段中新生代以来隆升作用过程及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0072062
  • 批准年份:
    2000
  • 资助金额:
    2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