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AIDS患者迟发型和持续型免疫重建不良的免疫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67200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2104.逆转录病毒与感染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 could effectively restore peripheral blood CD4 T-cell counts of HIV/AIDS patients, but about 20% of HIV infected individuals, there is no appreciable increase in peripheral blood CD4 T-cell counts, despite suppression of plasma viremia for a long period. These patients are called immunological non-responders (INR). These patients have higher risk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compared to HIV-1 patients with optimal CD4 T-cell reconstitution along with virologic control after HAART. Single specific cutoff value of CD4+T-cell count and time on HAART for INR has been set up at present. In the previous studies, we have identified two types of INRs: delayed immune non-responders (DINR) and persistent immune non-responders (PINR). The impaired thymic output and the increased immune activation and exhaustion have been proved to contribute to the pathogenesis of INRs. Thus, we put forward the hypothesis: “the different immunological mechanisms might contribute to the pathogenesis of two types of INRs (DINR and PINR).” In the current study, we will: 1) establish the prospective cohort of AIDS patients receiving HAART more than 4 years, divide these patients into DINRs and PINRs, and analyzed the production of CD4 T cells (thymic output, prolife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destruction (immune activation, exhaustion and apoptosis) of CD4 T cells; 2) observe whether the status of immune reconstitution of DINRs and PINRs will change when the treatment for more than 2 years; 3) explor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different immune mechanism in different type patients (DINRs and PINRs). These results of the current study will provide the guide for identify INR and provide the evidence for correcting INR in the clinic, and finally decrease the risk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重建HIV/AIDS患者免疫功能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主要目标。免疫重建不良(INR)严重影响HIV/AIDS患者的临床预后。目前国内外对免疫重建不良的判定采用单一时间界定点和CD4+T细胞数目,忽视了免疫重建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前期工作中,我们通过临床分层研究发现免疫重建不良有迟发型(DINR)和持续型(PINR)两种亚型,提出“从CD4 T细胞的生成和破坏两个方面考虑,二者是否存在不同的免疫病理机制”。我们在前期回顾性队列研究基础上,拟继续进行前瞻性研究,通过从胸腺输出功能、生成后增殖和分化评价两个亚型CD4细胞生成能力差异;从免疫活化、抑制性共刺激分子受体表达、凋亡三个方面评价两个亚型CD4破坏差异;观察二者在后期免疫重建情况的转变情况,最终阐明导致不同亚型的免疫分子机制,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临床干预措施,减少HIV/AIDS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结项摘要

约15%-30%的HIV/AIDS患者在HIV病毒被充分抑制的情况下,外周血CD4+T细胞数目仍无法得到很好的恢复,称免疫重建不良。目前国内外对免疫重建不良的判定采用单一时间界定点和CD4+T细胞数目,忽视了免疫重建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前期工作中,我们根据T细胞恢复的动力学,发现免疫重建不良有两种类型:迟发性免疫重建不良(I型,type I IPRs)和持续性免疫重建不良(II型,type II IPRs)。我们在4-5年回顾性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对I型和II型免疫重建不良患者进行2年的前瞻性研究,并通过检测其胸腺输出量、活化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亚群的比例、干扰素刺激基因表达水平以及血浆新喋呤浓度,明确其免疫重建不良的免疫学和分子机制。我们发现I型IPRs胸腺输出功能和T细胞轻度受损,治疗6-7年后,多数患者CD4+T细胞数目可以恢复至理想水平;II型IPRs胸腺输出功能和T细胞严重受损,这类患者经HAART治疗6-7年后,CD4+T细胞数目仍不能达到理想状态。该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免疫重建不良的两种分型,拓宽了学界对免疫重建不良的认识,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依据,为更早地发现免疫重建不良提供预警指标,进而减少HIV/AIDS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3)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NK细胞在HIV感染中的作用:进展和展望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传染病信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曾永秦;逄晓莉;汪笛;李蓓;樊立娜;郝禹;李国立;杜娟;赵红心
  • 通讯作者:
    赵红心
HIV/AIDS男性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中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传染病信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梁洪远;肖江;郜桂菊;杨涤;吴亮;王芳;赵红心
  • 通讯作者:
    赵红心
CD38~ /~-HLA-DR~ CD8~ T淋巴细胞比例与HIV/AIDS病人免疫状态的关系
  • DOI:
    10.13419/j.cnki.aids.2019.02.04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艾滋病性病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蓓;孔雅娴;樊立娜;汪笛;宋洋子;黄丹;郝禹;赵红心
  • 通讯作者:
    赵红心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Cytopenia in HIV-Infected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he Initiation of HAART
HIV感染者HAART治疗前后血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 DOI:
    10.1155/2020/3132589
  • 发表时间:
    2020-01-29
  • 期刊: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Fan, Lina;Li, Cuilin;Zhao, Hongxin
  • 通讯作者:
    Zhao, Hongxin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 of cryptococcal meningitis with AIDS in a tertiary hospital in China: an observational cohort study.
中国某三级医院隐球菌性脑膜炎合并艾滋病的临床特征和结局:一项观察性队列研究
  • DOI:
    10.1186/s12879-020-05661-9
  • 发表时间:
    2020-12-01
  • 期刊: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Wu L;Xiao J;Song Y;Gao G;Zhao H
  • 通讯作者:
    Zhao H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HIV/AIDS患者一线治疗失败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传染病信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种雪静;戴国瑞;汪笛;徐玲;郝禹;赵红心
  • 通讯作者:
    赵红心
不同T细胞亚群T细胞受体删除环含量的评价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鏐娈;郝禹;周海卫;董晓君;李彤;赵红心;孔雅娴;蔺洁;曾辉
  • 通讯作者:
    曾辉
HIV/AIDS患者免疫重建不良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云飞;肖江;韩宁;杨涤;苏文晶;张钰;赵红心
  • 通讯作者:
    赵红心
HIV/AIDS患者HAART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国际病毒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苏文晶;王丽萍;杨涤;田云飞;张钰;赵红心
  • 通讯作者:
    赵红心
HIV/AIDS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HAART后血小板复常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传染病信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戴国瑞;种雪静;肖江;徐玲;汪笛;郝禹;赵红心
  • 通讯作者:
    赵红心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赵红心的其他基金

基于胸腺恢复的AIDS患者T淋巴细胞受体库多样性研究
  • 批准号:
    81371804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