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经济区产业结构与空间格局演变及优化路径研究——以长三角为例
结题报告
批准号:
41201112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负责人:
张蕾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D0108.经济地理
结题年份:
2015
批准年份:
2012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熊宁、宋正娜、陈晓、周其楼、卢亮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当前,作为空港经济的核心载体,空港经济区与都市区其他区域相比,承接着更高强度投资,担负更重大发展任务,将研究视角从单纯的机场建设转向"机场- - 区域"统筹发展,探讨空港经济区产业结构与空间格局优化路径,有可能为地方发展空港经济寻求创新性突破点。基于国内外典型机场的空港经济发展历程,归纳空港经济特征类型及其阶段演化,提出空港经济类型与阶段判定标准;提出空港经济区范围界定方法,以长三角空港经济区为例,评估区内产业结构与空间格局演变历程,并判定所属空港经济类型与阶段;构建因素贡献作用的影响计量模型,评估影响产业结构、空间格局演变的各驱动要素及其作用差异;研究关键驱动要素增强路径,结合空港经济特征类型与阶段演化分析,明确空港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空间结构调整的具体路径,并提出相应措施。研究可以深化空港经济区的理论探索,也可为空港经济区产业结构与空间格局优化调控提供决策参考。
英文摘要
Comparing with metropolis's other areas,airport economic zone bears more intensively investment and More pressure.It's necessary to make research diversion from airport to the integrated area around the airport.The discussion on the industrial and spatial structure's path optimization inside the airport economic zone may found breakthroug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erial economic.In the part of theory research,based on the literature collection of the typical airports's aer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we conclude the types and corresponding stage evolution of aerial economic;In the part of practical research,taking airports in YangZi-River Delta as example,firstly we proposed the scop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the airport economic area,Secondly,we deduced the evolution of airport economic area's industrial struture and spatial structure.Based on this result, the aerial economic's types and stage of empirical airports will be judged;Thirdly,we established the theorial model of driving factors,assessing their different contribution;Forth,after the identification of key driving factors,we make clear of the path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form,and th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will be proposed further.This research will deepen th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f airport economic zone,on the other hand,it can also provide reference and classified guidance for the path optimization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form of YangZi-River Delta's airport economic zones.
新经济背景下,机场及其周边区域正日益演化成现代经济活动高度集中区域。基于工商企业数据对长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表明:2013年长三角主要机场均已形成空港经济区,空间半径从2.3km到7.2km大小不等;在用地密度与形态上,非农建设用地比例普遍达到50%上,且向主城、机场出入口、货站方向、周边发达城镇扩张;在产业发育上,空港经济区企业规模和临空强度明显高于周边地区,制造业比重较高,均高于55%,但临空制造业比重基本低于10%,服务业比重均在20%左右的低位水平,现代服务业相对滞后,运输业比重从1%到20%不等,差距较大;在综合发育水平上,上海浦东、无锡处于成长阶段后期,杭州、南京处于成长阶段前期,宁波、温州处于起步阶段。最后,影响要素分析表明,机场较区域作用更明显,长三角仍处于机场为主推动空港经济区发展的阶段。机场市场定位、运输规模、区域经济、区域创新、对外开放有效推动空港经济区发展,尤其是机场地区交通完善程度作用显著,但机场与主城时间距离、市域人口规模对空港经济区发育基本无影响。.在长三角主要空港经济区范围界定基础上,对各区近十五年来产业结构演变研究表明:总体特征上,制造业比重持续最高,但已逐步下降,运输业比重上升,各区临空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目前普遍低于15%,运输业对制造业挤占效应明显。服务业比重稳定在20%左右,批发零售业增长明显,目前占服务业比重均高于75%,商务服务业普遍较弱;行业特征上,一是零售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快速增长,设备制造业临空指向有所增强,二是物流业发育明显受制于机场规模;三是各区大部分行业相同,但受地方产业、机场规模影响,亦存在区域特色。在归纳世界知名空港经济区模式的基础上,将实证空港经济区与世界知名空港经济区进行相似度对比分析,选择各区适宜模式。研究表明,遍地开花的空港经济区建设并不可取,应重点培育条件具备区域,上海浦东、杭州、南京、无锡空港经济区可借助制度创新、交通改善、项目推动等,参照国外相似空港经济区成长模式,逐步优化产业结构,而宁波、温州空港经济区发展条件尚不成熟,当前重在加强政府对产业和用地的规范,为后续发展打好基础。.临空产业是空港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构建了临空产业结构调整与空间分异的理论框架,基于工商企业数据对1999-2013年长三角六个主要机场的空港经济区内临空产业开展实证分析,研究结论如下:产业结构方面,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城市观察
影响因子:--
作者:张蕾
通讯作者:张蕾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地理研究
影响因子:--
作者:张蕾
通讯作者:张蕾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地理科学进展
影响因子:--
作者:张蕾;陈雯
通讯作者:陈雯
DOI:--
发表时间:2014
期刊:地域研究与开发
影响因子:--
作者:张蕾
通讯作者:张蕾
长三角多机场空间组织机理与一体化效应研究
  • 批准号:
    4217118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49万元
  • 批准年份:
    2021
  • 负责人:
    张蕾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