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银无铅微焊点多场耦合服役下界面演化及损伤机理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17406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414.材料冶金加工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微电子封装实施无铅化以来,SnAgCu钎料做为SnPb钎料的替代品备受业界的关注,但仍存在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目前主流的SnAgCu钎料含银量大于3%,成本较高;2)高银无铅钎料焊点脆性较高,不耐冲击和振动,难以满足受冲击类电子产品的使用要求。因此,研制低成本、高可焊性和抗冲击性好的低银无铅钎料是关注的焦点。本项目以本研究室开发的一种低银无铅钎料SACNiBi和目前常用的SAC305为主要载体,结合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不同的基底材料与钎料匹配时在电、热、力多场耦合下界面IMC层、界面微孔洞和裂纹的形成与演变机制;揭示在电、热、力多场耦合下的焊点损伤规律;分析银含量及添加微量元素对微焊点界面结构在时效过程中演变规律及寿命的影响;建立多场耦合服役下微焊点细观尺度下的强韧性指标与界面结构及寿命的关系模型;为低银无铅微互连焊点的可靠性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结项摘要

电子产品的微型化、多功能化和系统化,使得板级封装互连微焊点的服役环境越来越苛刻。实际服役条件往往是多载荷的叠加,因此本项目研究多场耦合条件下,低银无铅微焊点的界面演变、电迁移损伤特征与焊点失效机制,建立多场耦合作用下的微焊点疲劳损伤本够模型。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分别以SAC305/Cu和SACBN07/Cu为载体,对比分析高、低银钎料在热-电-力单场、多场耦合条件下的界面化合物(IMC)的演变行为,电迁移行为和断裂行为;揭示了低银与高银无铅微焊点的疲劳损伤模式及微量元素的作用;建立了高温时效-IMC演变及Cu盘消耗的本构模型。.揭示了热-电耦合时效IMC的生长演变规律:电载荷作用下,回流焊过程中阴、阳极两侧IMC层厚度变化明显不同。阳极侧,加载过程中IMC层厚度明显增厚,IMC晶粒尺寸逐渐增大,近IMC/Cu界面处以晶粒间合并长大为主。相同加载时间后,电流密度较大的焊点中,阴极侧铜焊盘消耗较大,IMC层晶粒尺寸较小,阳极IMC晶粒尺寸较大且晶粒排列更加致密。.采用应变测量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温度-电-振动耦合下PCB板的频率响应和形变特征。结果表明,仅仅随着温度的升高,PCB板的一阶固有频率下降的同时应变峰值并未发生变化;而温度-电-振动三场耦合条件下,电载荷导致PCB板温度分布不均匀,其一阶固有频率降低的同时应变幅值显著下降。.应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温度-振动耦合下微焊点的失效模式和机制。结果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100oC)内和激振水平下,温度提高,使得裂纹扩展路径由IMC与铜焊盘处逐渐扩展到体钎料处,由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特征。.设计了热-电-力耦合下焊点的失效模拟实验。结果表明:三场耦合作用下,电载荷和温度(100oC)的施加,。降低了PCB板的应变幅值,焊点的振动载荷降低,提高了互连微焊点的寿命。失效模式统计分析表明,裂纹发生在体钎料区和界面与体钎料的混合区裂。焊点形态呈现明显的流变并且其内部发生明显的电迁移现象。当环境温度突然降低,焊点会迅速失效,PCB板固有频率升高,焊点振动载荷强度随之提高。这证实了一定的电流和高温有利于焊点抗振寿命的提高。建立温度-振动耦合、温度-电-振动耦合单变量作用下,焊点寿命预测模型。温度-振动耦合下焊点寿命呈现“一次函数”模型;温度-电-振动耦合作用下焊点寿命呈现“二次函数”模型。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3)
专利数量(1)
Solderability, IMC evolution, and shear behavior of low-Ag Sn0.7Ag0.5Cu-BiNi/Cu solder joint
低银 Sn0.7Ag0.5Cu-BiNi/Cu 焊点的可焊性、IMC 演变和剪切行为
  • DOI:
    10.1007/s10854-012-0649-1
  • 发表时间:
    2012-02
  • 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in Electronic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u, Yang;Sun, Fenglian;Zhang, Hongwu;Zou, Pengfei
  • 通讯作者:
    Zou, Pengfei
Ni和Bi元素对SnAgCu钎焊界面金属化合物生长速率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洋;孙凤莲;LIU Yang,SUN Feng-lian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
  • 通讯作者:
    LIU Yang,SUN Feng-lian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
Failure analysis of solder interconnects under the electro-thermal-mechanical coupling tests
电热机械耦合测试下焊料互连的失效分析
  • DOI:
    10.1109/icept.2015.7236775
  • 发表时间:
    2015-09
  • 期刊:
    2015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onic Packaging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hang Hongwu;Sun Fenglian;Liu Yang
  • 通讯作者:
    Liu Yang
SnAgCu-Bi-Ni无铅微焊点的电迁移行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洋;王国军;SUN Feng-lian1,WANG Jia-bing1,LIU Yang1,WANG Guo-jun2(1.Schoo;2.Northeast Light Alloy Co.,Ltd.,Harbin 150060,China)
  • 通讯作者:
    2.Northeast Light Alloy Co.,Ltd.,Harbin 150060,China)
电-热耦合作用下Cu/SAC305/Cu中IMC的生长及元素扩散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凤莲;刘洋;张浩;辛瞳
  • 通讯作者:
    辛瞳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生物质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培育分析以湖北省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雅鹏;孙凤莲
  • 通讯作者:
    孙凤莲
基于CDMA信号的TDOA定位时延参数获取算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向星;张群;梁贤姣;李开明;孙凤莲
  • 通讯作者:
    孙凤莲
改革开放30年农民收入增长变动轨迹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新疆农垦经济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凤莲;王薇薇;方伶俐
  • 通讯作者:
    方伶俐
钛金属表面微弧氧化处理制备抗菌性生物活性涂层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金属热处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静;孙凤莲;孟祥才;陈玉义
  • 通讯作者:
    陈玉义
CLAM/15-15Ti异种钢TIG焊接头热处理前后组织演变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安明明;孙凤莲;姜志忠;吴庆生;陈建伟
  • 通讯作者:
    陈建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孙凤莲的其他基金

基于几何尺寸效应的微焊点固态扩散动力学研究
  • 批准号:
    51075107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4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微电子组装焊点的纳米级力学行为与寿命预测
  • 批准号:
    50575060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