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环肽类抗生素ilamycins的生物合成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27013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104.微生物遗传与生物合成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Cyclic peptides exhibited an interesting spectrum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 including anticancer, antibacterial, antiviral, immunosuppression and antimalarial, et al, making them bright stars in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Six cyclic peptide compounds showe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have been discovered from an actinomycete strain,Streptomyces sp. SCSIO 16, which was isolated from the South China deep sea. The structures of these six compounds were elucidated by NMR, LC/MS/MS and single crystal diffraction methods. We found that they were ilamycins, and four of them were new compounds. So far, the biosynthetic pathway of ilamycins has not been elucidated since they were discoveried in 1964. This study will focus on the biosynthetic investigations of the ilamycins in Streptomyces sp.SCSIO 16. We will : 1) clone and sequence the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 of ilamycins through genome scanning method;2)analyze the unique structures of the gene cluster of ilamycins using bioinformatic method; 3)make mutants to eluciate the function of key genes in the ilamycin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 and generate new analogues; and 4) characterize key enzymes catalyzing novel chemistry via in vitro biochemical method in the biosynthetic pathway.
环肽类抗生素因其具有抗癌、抗菌、抗病毒、免疫抑制及抗疟等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已成为了现代药物研发的重点关注对象。我们从南海海洋放线菌Streptomyces sp. SCSIO 16中分离得到了一类具有良好抗菌活性的环肽类抗生素(共6个),经NMR、LC/MS/MS及其单晶衍射,发现其为ilamycins环肽化合物,其中4个为与其类似的新化合物。这类化合物自1964年首次被发现以来,其生物合成机制的研究尚未报道。本项目以ilamycins的产生菌为研究对像,期望获得ilamycins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簇,拟对其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结构基因、调控基因、后修饰基因进行体内敲除、回补和代谢产物分析。对重要功能基因进行异源表达、蛋白纯化和酶反应动力学表征,阐明其生物合成机制和负责其独特结构单元合成的酶系。

结项摘要

肺结核依然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传染性疾病,然而,目前由于耐药结核菌的快速出现和与HIV疾病的并发,使得有限的现有结核药物对对该病的治疗的效力却在快速的下降。因此,对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发迫在眉睫。在我们以药物开发为目的的海洋放线菌来源的活性天然产物的筛选中,我们从深海链霉菌Streptomyces atratus SCSIO ZH16中发现了6个具有抗结核活性的含有稀有 L-3-硝基-酪氨酸和 L-2-氨基酸-4己烯酸(L-AHA)结构单元的ilamycins的同系物((ilamycins B1, B2, C1, C2, D, and E1; 1–6)。我们通过单晶衍射解决了这类化合物中原来没有被解决的两个结构单元的立体化学问题,包括 ilamycins B2, C1, C2, D 和F (2–5,8) 中的环氧环的立体化学问题和ilamycin D 中的2-氨基-4-甲级戊二酸结构单元中的γ-C的立体化学问题。此外,我们通过基因组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基因敲除等方法首次鉴定了负责ilamycin生物合成的基因簇,其基因簇由一个含有7个模块的巨型NRPS负责ilamycin化合物骨架的形成。L-3-硝基-酪氨酸和 L-2-氨基酸-4己烯酸(L-AHA)结构单元的形成机制首次通过基因敲除、化合物的前体回补、及同位素喂养等方法进行了阐明。两个后修饰氧化酶P450的功能通过基因敲除和代谢中间体的分离及结构解析得到了鉴定。ilamycins 化合物显示出特异性的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而且含有六元环结构单元的化合物还同时具有对多种肿瘤细胞系具有良好的肿瘤细胞毒活性。值得一提的是,对结核分枝杆菌H37Rv菌株具有显著抗结核活性的两个新化合物ilamycinE1和E2可以在一个基因工程突变株中可以以较高的产量得到生产(13.5 mg/L)且其对M.tuberlucosis H37Rv的抑制活性的MIC为9.8 nM,其活性是一线抗结核药物利福平的30倍。我们的研究为抗结核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极为有效的先导化合物。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0)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非核糖体肽类化合物的组合生物合成策略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抗生素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左佃光;马俊英;王博;黄洪波;刘静;张云;鞠建华
  • 通讯作者:
    鞠建华
青藏高原地区高原鼢鼠寄生蚤调查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洪舰;邓小弓;申希平;曹红霞;马俊英;张同作;苏建平;林恭华
  • 通讯作者:
    林恭华
2014年乌鲁木齐市PM2.5排放清单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新疆环境保护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祝婕;马俊英;邓文叶
  • 通讯作者:
    邓文叶
青海省玛沁县棘球蚴病流行情况调查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永顺;马俊英;刘海青;刚坚
  • 通讯作者:
    刚坚
亚洲牛带绦虫WD40基因表达及免疫学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公共卫生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余新炳;吴璇;马俊英;胡旭初;黄江;王虎
  • 通讯作者:
    王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马俊英的其他基金

天然药物化学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120 万元
  • 项目类别: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深海链霉菌 Streptomyces atratus SCSIO ZH16中新颖环肽化合物atramycin的代谢激活及其生物合成机制
  • 批准号:
    31870046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5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抗肿瘤抗生素海沟霉素A和B的生物合成及其功能基因研究
  • 批准号:
    31000051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1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