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靶标鉴定研究黄芩素抗帕金森病作用的分子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80375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208.中药神经精神药理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Parkinson's disease (PD), the second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 in the world, is characterized by a combination of motor and non-motor symptoms. Currently, clinical treatment for PD is symptomatic and there is no effective treatment able to restore neuronal degenerat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novel drugs to prevent or treat PD has been a crucial subject, and some novel candidates are in the development. .Baicalein, a major bioactive flavone constituent isolated from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 has been shown to be neuroprotective in several PD animal models. In our previous study, we verified the anti-PD effect of baicalein in rotenone-induced models, and investigate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The previous results suggested that baicalein might be effective in the prevention or treatment of PD. However, the action mechanism of baicalein, especially the target, is largely unknown..In this project, we aim to fundamentally elucidat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baicalein against PD based on its targets identification. First, we identify the direct binding protein of baicalein through chemical biology techniques. Combined with gene editing technology, we verify the functional targets of baicalein. Based on the identified targets, the modulatory mechanism of baicalein on the target and the signal pathway involved in its anti-PD effect will been further investigated. Through this study, we will provide crucial clues for the specific indications of baicalein in PD treatment and its further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全球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现有药物因疗效限制性及副作用明显,不能持久有效缓解PD症状,因此亟需深入开展抗PD药物的开发研究。传统中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芩素在抗PD药物研发中,能够明显改善多种PD模型动物的运动功能障碍,申请人更明确了黄芩素对鱼藤酮致PD模型的治疗作用,探究了其对线粒体及神经炎症通路的调控机制,这些结果提示黄芩素可能是新型抗PD候选药物。然而黄芩素的作用机制不清,作用靶标尚未明确。本项目旨在基于靶标鉴定研究黄芩素抗PD作用的分子机制。采用化学生物学手段高通量鉴定黄芩素抗PD的直接结合蛋白;同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鉴定黄芩素抗PD的功能靶蛋白;最后深入研究黄芩素与其功能靶标的结合位点及调控机制。本项目有望从分子水平阐明黄芩素抗PD的机制,为全面认识其对PD的治疗特点及其优化方向提供理论支持,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社会价值。

结项摘要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全球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现有药物因疗效限制性及副作用明显,不能持久有效缓解PD症状。传统中药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芩素可明显改善多种PD模型动物的运动功能障碍,然而黄芩素抗PD的作用靶标仍有待阐明。本研究采用药物亲和反应靶点稳定性(Drug affinity responsive target stability, DARTS)联合蛋白质谱技术筛选了黄芩素直接结合蛋白。采用微量热泳动技术(microscale thermophoresis, MST)以及细胞热转变分析(Cellular Thermal Shift Assay, CETSA)验证了黄芩素与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1(Phosphatidyl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 1,PEBP1)在PD体内外模型上直接结合。进一步构建PEBP1突变蛋白,利用MST实验明确了黄芩素直接与PEBP1的C端结合,同时分子对接实验结果发现了黄芩素在PEBP1结合口袋中的关键位点。通过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建立了PEBP1敲除细胞,发现黄芩素依赖PEBP1发挥药理活性。调控机制上,黄芩素靶向PEBP1后抑制Raf1/ERK通路和GPX4蛋白而保护神经细胞抵抗铁死亡,改善铁死亡神经细胞模型中的自噬水平;并且发现了黄芩素不影响正常神经细胞中PEBP1水平,而是调控PD模型细胞内PEBP1的磷酸化从而干预下游信号通路,这与黄芩素和PEBP1结合位点也是相关的。综上所述,本项目发现了黄芩素靶向PEBP1调控Raf1/ERK通路而抑制神经细胞铁死亡,从而发挥抗PD作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双层电压信号的直流微电网协调控制策略
  • DOI:
    10.11784/tdxbz202104011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天津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健维;张雪;廖凯;郑舜玮
  • 通讯作者:
    郑舜玮
Assessing Item-Level Fit for Higher Order Item Response Theory Models
评估高阶项目响应理论模型的项目级拟合
  • DOI:
    10.1177/0146621618762740
  • 发表时间:
    2018-03
  • 期刊: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 影响因子:
    1.2
  • 作者:
    张雪;王纯;陶剑
  • 通讯作者:
    陶剑
不同方式运动对DEN诱导肝肿瘤发生的影响及其肝脏代谢谱的变化
  • DOI:
    10.16470/j.csst.2019036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体育科技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雪;漆正堂;曹露;丁树哲
  • 通讯作者:
    丁树哲
昆虫嗅觉通讯研究概述与展望
  • DOI:
    10.13327/j.jjlau.2016.3272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任炳忠;雒雯琦;张雪;王寅亮
  • 通讯作者:
    王寅亮
神经节苷脂氟化寡糖在大肠杆菌中的生物合成
  • DO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19-0229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生物技术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新平;谭玉萌;张雪;冯雁;杨广宇
  • 通讯作者:
    杨广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雪的其他基金

华蟾毒精靶向RNA拓扑异构酶TOP3β的抗肿瘤分子机制
  • 批准号:
    82274147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2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