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思维中有效性特征和新颖性特征的脑与认知加工过程的实验分离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67112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907.认知心理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 项目参与者:
    谭藤藤; 詹鋆; 刘潞潞; 王芝楠; 任靖远; 刘晨阳; 孟建宁; 刘堃; 张伟韬;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Usefulness and novelty are well recognized as the two essential features in creative thinking or innovation. Any product or design, or any way of thinking or problem solving could be regarded as “creative” only when it is both novel and useful. However, it is unclear how these two features are distinctively processed by cognitive brain systems, and there is still no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devoted to dissociate these two components essentially contained in creative thinking. In this proposal, we plan to use behavioral and fMRI approaches to dissociate the neural correlates underlying the processing of usefulness and novelty, we plan to do so through setting the conditions of “novel and useful” (problem solving or design), “novel but useless”, and “ordinary and useful” and making contrasts among them. In order to get a relatively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n the neural basis of usefulness and novelty, we designed several studies for separating the usefulness and novelty in different forms of creative thinking and innovations, including insight problem solving, innovative product, alternate uses task, as well as creative emotion regulation.
“有效性”和“新颖性”被认为是创造性的两个本质特征,任何一件产品、一项思维活动或问题解决过程,只有当其既新颖又有效时,才被认为是创造性的。但迄今为止,人们对这两种特征的心理与脑科学信息加工过程却所知甚少,更少有研究致力于对这两方面特征的内部表征过程进行系统的实验分离。本项目拟采用认知心理学以及脑功能成像技术,通过设置“新颖有效”、“新颖无效”以及“常规有效”等多种实验条件并在它们之间进行比较的方法,对参与“新颖性”和“有效性”表征的认知神经过程进行分离,以期深入揭示创造性的本质。鉴于创新和创造性思维形式的多样性,本项目拟以顿悟问题解决、创造性产品、多用途任务以及创造性情绪调节等不同创造性领域为例,揭示多种创新形态中的“有效性”和“新颖性”的认知神经科学表征方式。

结项摘要

尽管“有效性”和“新颖性”是创造性的两个本质特征,但人们对参与这两个基本特征信息加工的脑机制却几乎一无所知,通过在实验中设置“新颖有效”、“新颖无效”、“常规有效”以及“常规无效”等多种实验条件并在它们之间进行比较,本项目对参与创造性中“新颖性”和“有效性”特征的心理表征的认知神经过程进行了实验分离。我们所研究的创造性范例包括不同类型的创造性顿悟以及创意和创新产品等。主要的研究结果发现:1)从信息加工的容易程度和对脑内默认网络抑制程度的较低或较高水平来看,脑内存在一个“‘常规有效’ > ‘常规无效’ > ‘新颖有效’ > ‘新颖无效’”的层级性反应模式,它意味着我们的头脑最适宜加工“常规有效”的想法而最不适宜加工“新颖无效”的想法;2)不同类型的创造性思维或创意,其“新颖性”和“有效性”的脑认知信息加工机制存在不同,对于那些其信息加工涉及较为底层的基本程序性记忆代码修改的创意(如组块破解型顿悟)而言,其“新颖性”和“有效性”加工机制分离现象可能会较之其他类型的创意信息加工更加突出;3)存在既参与“新颖性”加工又参与“有效性”的脑认知机制,这种“共同机制”也因创造性任务的不同而异,对于约束放松型顿悟而言,它可能涉及思维模式的转换机制,而对创造性产品的认知加工而言,它则涉及新概念新范畴的产生和形成机制;4)“新颖性”和“有效性”特征并非是创造性的两个平行的特征,建立在“新颖性”基础之上的“有效性”特征的表征机制明显不同于一般的常规的“有效性”表征机制,这说明所谓的“有效性”应该是特指建立在“新颖性”基础之上的“有效性”,而非一般的“有效性”。上述发现拓展了我们对于创造性本质的认识。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创造性产品评价中的从众效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心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红;任靖远;刘晨阳;罗劲
  • 通讯作者:
    罗劲
The roles of the temporal lobe in creative insight: an integrated review
颞叶在创造性洞察力中的作用:综合回顾
  • DOI:
    10.1080/13546783.2017.1308885
  • 发表时间:
    2017-01-01
  • 期刊:
    THINKING & REASONING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Shen, Wangbing;Yuan, Yuan;Luo, Jing
  • 通讯作者:
    Luo, Jing
Regulating Rumination by Anger: Evidence for the Mutual Promotion and Counteraction (MPMC) Theory of Emotionality.
通过愤怒调节沉思:情绪相互促进和抵消(MPMC)理论的证据
  • DOI:
    10.3389/fpsyg.2017.01871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Zhan J;Tang F;He M;Fan J;Xiao J;Liu C;Luo J
  • 通讯作者:
    Luo J
The function of the hippocampus and middle temporal gyrus in forming new associations and concepts during the processing of novelty and usefulness features in creative designs
海马体和颞中回在处理创意设计中的新颖性和实用性特征时形成新的联想和概念的功能
  • DOI:
    10.1016/j.neuroimage.2020.116751
  • 发表时间:
    2020-03
  • 期刊:
    NeuroImage
  • 影响因子:
    5.7
  • 作者:
    Jingyuan Ren;Furong Huang;Ying Zhou;Liping Zhuang;Jiahua Xu;Chuanji Gao;Shaozheng Qin;Jing Luo
  • 通讯作者:
    Jing Luo
Role of Creativity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Cognitive Reappraisal.
创造力在认知重评有效性中的作用
  • DOI:
    10.3389/fpsyg.2017.01598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Wu X;Guo T;Tang T;Shi B;Luo J
  • 通讯作者:
    Luo J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生物滞留系统间隙水DOM三维荧光光谱特征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范功端;林修咏;王书敏;罗劲;谢志刚;李强
  • 通讯作者:
    李强
What和Where——视觉背腹侧通路在汉字组块破解过程中连接的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齐元;罗劲;吴丽丽
  • 通讯作者:
    吴丽丽
2-烷硫基吡啶并[2,3-d]嘧啶衍生物的合成与除草活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精细化工中间体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小盛;刘姝;张可可;王涛;罗劲
  • 通讯作者:
    罗劲
黄芩素抑制铜绿假单胞菌运动能力的体外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可;罗劲;李冰;黄洪春
  • 通讯作者:
    黄洪春
服务补救悖论形成机理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管理评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常亚平;罗劲
  • 通讯作者:
    罗劲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罗劲的其他基金

创造性思维中新概念形成的认知神经科学过程
  • 批准号:
    32271097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创造性思维中新概念形成的认知神经科学过程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情绪(情志)相生相克原理的情绪调节策略的心理与脑机制
  • 批准号:
    31871093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创造性认知重评在不良情绪调节中的作用和脑认知机理
  • 批准号:
    31271079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