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起搏器单左室起搏通过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实现心脏再同步治疗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360044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209.心力衰竭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Three chamber pacemaker realize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CRT) by biventricular pacing . The definite effectiveness of CRT has been demonstrate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however, approximately 30% of patients with CHF do not respond to CRT. This phenomenon may be explained by the recurrence of atrio-ventricular and intraventricular dyssynchronization which caused by the fixed and shorten atrio-ventricular delay (AVD) and right ventricular pacing are inconsistent with physiological pacing. In previous study, we realized CRT by ventricular sense response pacing and rate adaptive atrio-ventricular delay with left ventricular pacing alone, respectively.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restore the physiological conduct and activation sequence of right atrio - ventricle and right ventricle, and pacing left ventricle simultaneously are more physiological than traditional CRT, there is no need of interval optimization which is time-consuming , moreover, battery life can be extended due to not necessary to pacing right ventricle and the average annual cost of CRT can be decreased .This study aim at realizing CRT using dual-chamber pacemaker which tracing physiological PR interval of right atrio -ventricle by rate adaptive atrio-ventricular delay, and investigate whether realize CRT using dual-chamber pacemaker with rate adaptive atrio-ventricular delay can be substitute or superior to three chamber pacemaker which used extensively .
三腔起搏器通过双心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取得了确切疗效,但仍有约30%的患者经CRT治疗,效果不满意,这与为保证双室起搏设置短而固定的房室延迟及右室起搏有悖于生理性起搏,又造成新的房室及室内不同步有关。我们前期的研究分别通过右室感知触发左室起搏及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实现CRT,结果表明:恢复右侧房室及右室的生理性激动顺序同时起搏左室的CRT模式更符合生理性,不仅无须繁琐的室间间期优化,而且因右室电极不需耗电起搏可延长电池寿命,间接降低CHF治疗费用。本研究拟应用双腔起搏器单左室起搏,通过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跟踪右侧生理性PR间期实现CRT,以明确带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功能的双腔起搏器治疗CHF的疗效是否优于或可替代目前广泛应用的三腔起搏器。

结项摘要

三腔起搏器通过双心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取得了确切疗效,但仍有约30%的患者经CRT治疗,效果不满意,这与为保证双室起搏设置短而固定的房室延迟及右室起搏有悖于生理性起搏,又造成新的房室及室内不同步有关。我们提出应用双腔起搏器单左室起搏,通过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跟踪右侧生理性PR间期可实现CRT,以明确带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功能的双腔起搏器治疗CHF的疗效是否优于或可替代目前广泛应用的三腔起搏器。本研究选取收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2013年ACC/AHA指南CRTⅠ类适应证的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64例。符合入选标准者进入研究,给予最佳药物治疗并植入起搏器,入选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化组32例为研究组。研究组患者术后在心脏彩超指标及心电图QRS波时限监测下,兼顾房室结的前提下,设定优化的AVD,依据术前行动态心电图所采集的患者心率变化与PR间期变化关系的回归方程,设置最佳的个体化的房室间期(AVD),并将个体化的房室间期(AVD)程控入起搏器并打开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功能,使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组左侧AVD始终跟踪右侧房室的生理性PR间期。标准双室起搏组植入三腔起搏器患者在心脏彩超指标及QRS波时限监测下按常规优化方式进行AV、VV间期的优化。两个组分别予术后1、3、6个月,1年动态临床随访,比较心电图,心脏心超指标,临床指标等,研究结果:1.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更符合生理性,安全,可行。2.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心衰症状,心脏彩超急性血流动力学指标等,效果不劣于标准双心室起搏。3.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室起搏实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降低治疗费用,简化起搏器优化程序,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3)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Use of a dual-chamber pacemaker to achieve an excellent response to 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and complet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a case report
使用双腔起搏器对扩张型心肌病和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患者的心脏再同步治疗取得良好反应:病例报告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Int J Clin Exp Med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jin Pu
  • 通讯作者:
    Lijin Pu
feasibility-of-biventricular-resynchronization-through-left-univentricular-pacing-beatbybeat-tracking-of-physiological-atrioventri
通过左单心室起搏逐搏生理房室追踪实现双心室再同步的可行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Biomedical Research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jin Pu
  • 通讯作者:
    Lijin Pu
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单左心室起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循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璐露;蒲里津
  • 通讯作者:
    蒲里津
单左室起搏逐跳跟踪生理性房室延迟 实现双心室再同步的可行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蒲里津
  • 通讯作者:
    蒲里津
单左室起搏通过频率适应性房室延迟 实现双心室再同步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蒲里津
  • 通讯作者:
    蒲里津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生物医学信号控制用于起搏器依赖的高频电刀系统
  • DOI:
    10.13333/j.cnki.cjcpe.2017.05.014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蒲里津;汪小鹏;李锐洁;丁红雪;郭涛;赵玲;欧孔武;罗海芸
  • 通讯作者:
    罗海芸
心房纤颤动物模型建立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临床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代荣俗;蒲里津
  • 通讯作者:
    蒲里津
高频右心房起搏建立犬心房颤动模型和植入 式心电监测器的评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璐露;华宝桐;陈丽玲;蒲里津;代荣俗;徐永玄;郭涛
  • 通讯作者:
    郭涛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无应答的原因与对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涛;蒲里津;李锐洁
  • 通讯作者:
    李锐洁
可用于起搏器依赖的R波触发型高频电刀的制备及临床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彪;杜国斌;丁红雪;汪小鹏;赵玲;蒲里津
  • 通讯作者:
    蒲里津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蒲里津的其他基金

双腔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系统的研发及临床研究
  • 批准号:
    81960070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34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生物医学信号控制可用于起搏器依赖患者的高频电刀研究
  • 批准号:
    81760064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34.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