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蒽环类化疗药物心脏毒性早期分子水平改变的三维斑点追踪显像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77184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2703.超声医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Anthracycline-containing chemotherapy results in a 57% incidence of cardiac dysfunction. The drug induced myocardial damage is usually irreversible, 98% of which occurred within the first year.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echocardiographic 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 (3DSTI) can detect the subtle cardiac insufficiency beyond the traditional methodology. However, up till now, the most valuable parameters of 3DSTI for predicting cardiotoxicity caused by anthracycline remains unclear. In the previous study, we found that the rotation parameters of 3DSTI had changed prior to the other echocardiographic index in newly diagnosed lymphoma patients received anthracycline treatment. Since rotation parameters of 3DSTI can reflect the motion and interaction between epi- and endocardial muscle fibers simultaneously, we hypothesized that rotation parameters of 3DSTI could sensitively detect the early transmural cardiac toxicity effect of anthracycline. Based on the above theory, this research is designed to build an animal model of anthracycline-induced cardiotoxicity, screen and verify the most valuable 3DSTI parameters, identify the early myocardial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and apoptosis by 99mTc-MIBI SPECT/CT fusion and 18F-Annexin V PET/CT imaging dynamically. We plan to use the ultra-sensitive serum markers of cardiac injury and pathologic examinations for the definitive diagnosis of the myocardial damage. We believe that our proposed model will combine the latest echocardiographic methods with the new advances in molecular biology of nuclear medicine to detect the early and subtle toxicity of the anthracycline administration, and select the optimal 3DSTI parameters for the clinical utilization in the lymphoma patients. The goal is to provide novel and verified approaches to noninvasively monitor and notice the cardiac toxicity in the earliest phase possible.
接受蒽环类药物化疗的患者57%出现心功能受损,98%发生于第一年,且难以逆转。三维斑点追踪显像(3DSTI)可发现传统方法难以检测的细微心功能改变,但有效预测蒽环类药物早期心脏毒性的具体指标尚不确定。申请人前期研究发现,淋巴瘤患者行蒽环类药物化疗后,3DSTI扭转参数率先改变。由此推测,3DSTI扭转参数因可同时反映心内/外膜下肌纤维的运动与相互作用,所以能敏感评估蒽环类药物累及心肌全层的毒性损伤。本项目拟建立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动物模型,采用放射性核素活体99mTc-MIBI SPECT/CT显像及18F-Annexin V PET/CT显像,指示心肌细胞早期线粒体功能改变及凋亡,同时结合血清心肌损伤指标和病理检查,将超声形态功能改变与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分子生物学进程联系在一起,直接对比、筛选3DSTI最优参数,并在淋巴瘤患者中验证,为建立监测肿瘤治疗相关心脏病变的无创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结项摘要

以阿霉素为代表的蒽环类化疗药物已被广泛运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疾病,然而其剂量依赖性的心脏毒性包括心肌损伤造成的心功能受损,引起了肿瘤心脏病学界的关注。三维斑点追踪显像(3DSTI)可发现传统方法难以检测的细微心功能改变,另外血清学标志物也有助于监测蒽环类药物的早期心脏毒性。本项目通过建立比格犬阿霉素心脏毒性模型,利用3维超声影像技术同时结合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病理检查,筛选早期心脏毒性的3DSTI敏感指标。同时,通过建立了采用蒽环类药物化疗的淋巴瘤患者临床数据库,并随访心脏超声三维斑点追踪显像,进一步验证3DSTI 敏感参数对蒽环类心脏毒性的预测价值,确定3DSTI的诊断阈值。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发现包括:(1)成功建立了比格犬阿霉素心脏毒性模型,表现为阿霉素化疗在T5出现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下降。(2)比格犬阿霉素心脏毒性模型中,右心室基底段横向直径(RVD1)和 右心室中段横向直径(RVD2)在 T5 显著增加,扩大的右心室容积被诱导。(3)比格犬阿霉素心脏毒性模型中,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cTnT在T3就有显著性提高,并在T5时升高更显著,提示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可作为早期监测蒽环类心脏毒性的可靠指标。(4)比格犬阿霉素心脏毒性模型心脏病理结果显示心肌早期多灶性受累并伴有肥大、心肌纤维空泡化和心肌细胞间质纤维化,提示阿霉素造成的心脏损伤多成弥漫性,纤维化改变。(5)通过对82例淋巴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超声多普勒Tei指数(TDI)、二尖瓣环峰值收缩速度(Sm)结合血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水平可以监测蒽环类药物的早期心脏毒性。(6)3DSTI分析左心室有助于了解淋巴瘤患者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左室壁节段性损害和左心室损害的可能过程。(7)三维超声心动图(3DE)测量的RV应变和容积与随后右室射血分数(RVEF)的变化相关,可用于预测蒽环类药物右心功能的变化。(8)在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淋巴瘤患者中,基于三维回声的%∆RVEF和%∆RVESV的评估是导致心脏不良结局事件的显著相关因素。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4)
软组织肉瘤患者可溶性ST2的临床价值:一项单中心横断面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癌症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林瑾仪;王妍;侯惠萍;周宇红;刘天舒;程蕾蕾
  • 通讯作者:
    程蕾蕾
淋巴瘤患者蒽环类药物化疗后左心室纵向应变的节段性差异研究
  • DOI:
    10.3760/cma.j.issn.1004-4477.2018.06.002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许宇辰;张楚婕;赵睿;何逸尧;张群岭;舒先红;程蕾蕾
  • 通讯作者:
    程蕾蕾
超声斑点追踪显像在肿瘤心脏病学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心血管病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睿;程蕾蕾
  • 通讯作者:
    程蕾蕾
基于单中心的恶性肿瘤患者合并心血管及代谢疾病的调查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现代肿瘤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侯惠萍;林瑾仪;程蕾蕾
  • 通讯作者:
    程蕾蕾
心脏超声联合PET/CT诊断食管癌左心室转移1例报告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政;陈佳慧;尹红艳;王妍;林瑾仪;石洪成;程蕾蕾
  • 通讯作者:
    程蕾蕾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超声心动图评估化疗药物致心脏毒性的现状及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维鹏;程蕾蕾
  • 通讯作者:
    程蕾蕾
超声造影评价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比格犬缺血性心肌灌注的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永乐;程蕾蕾;姚豪华;陈海燕;董丽莉;孔德红;赵维鹏;潘翠珍;舒先红
  • 通讯作者:
    舒先红
猪心肌微小栓塞对左室收缩和舒张的同步性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临床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程蕾蕾;王莉;马剑英;舒先红;常书福;钱菊英;陈章炜;葛均波
  • 通讯作者:
    葛均波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程蕾蕾的其他基金

AGPAT2/LPA介导的心肌细胞焦亡促进ICIs相关心肌炎的分子机制
  • 批准号:
    82170359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超声斑点追踪显像甄别蒽环类化疗药物早期心脏毒性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 批准号:
    81201095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