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辐射带高能电子绝热不变量空间分布函数变化特征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50412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411.空间物理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The relativistic electrons flux increase constitute a serious potential hazard to space-borne systems. Radial diffusion and local acceleration caused by wave-particle interaction are considered to be the main mechanisms of energetic electrons acceleration. However, the current studies on energetic electrons focus on the flux in the observation space (energy, pitch angle and position), and few attention is putted on how to distinguish and refine these mechanisms in the energetic electrons acceleration process. Distribution function of adiabatic invariant space (phase space density, PSD)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distinguish radial diffusion from local acceleration. In this proposal, we shall utilize observation data of scientific satellites to transfer the observation space (energy, pitch angle and position) to the adiabatic invariant space, and establish the PSD calculation model. We shall study the calculation error caused by different fitting function of differential flux in this model, and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geomagnetic model on the PSD radial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the synchronous observation data of seed electrons and plasma waves, we intend to investigate the statistical correlation features between the excitation and enhancement of waves and the PSD distribution of relativistic electrons.
地球辐射带高能电子通量增涨会对在轨航天系统产生重大威胁。径向扩散和波粒相互作用导致的局地加速被认为是高能电子最为主要的两种加速机制,然而目前对高能电子的研究着重于可测量空间(能量、投掷角、位置量)的通量变化,对如何区分和细化这两种机制在同一加速过程中的具体作用缺少系统研究。绝热不变量空间的分布函数(相空间密度)是区分这两种机制的有效手段。本项申请主要是利用科学卫星观测数据,研究将可观测空间变换至绝热不变量空间的计算方法,建立相应的相空间密度计算模型,分析微分通量拟合函数引入的相空间密度计算误差;融合多种地磁模型,深入分析不同地磁数据对想空间密度径向分布及变化特征计算结果的影响;结合能量电子和等离子体波同步观测数据,研究等离子体波的激发、增强与高能电子相空间密度变化特征的统计特性。

结项摘要

地球辐射带高能电子通量急剧增长能够引发空间天气灾害事件。径向扩散和波粒相互作用导致的局地加速被认为是导致高能电子加速的两种主要机制。通过计算和分析高能电子绝热不变量空间分布函数的变化特征,我们能够区分和细化这两种机制在电子加速过程中的作用。本项目系统研究了绝热不变量空间分布函数的计算方法;并利用绝热不变量空间分布函数的径向分布特征,研究了径向扩散和局地加速两种不同加速机制在辐射带电子通量演化中的作用;利用能量电子和热电子的分布函数研究了多种等离子体波动的激发机制。主要的研究结果包括:(1)通过对相空间密度径向分布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径向扩散与局地加速在辐射带中相互作用的过程:局地加速在高磁壳处先对种子电子加速,随后径向扩散机制导致辐射带相对论电子相空间密度(通量)的极速增长。(2)观测并模拟了近连续分布的合声模对辐射带高能电子的局地加速作用,证实了平行传播和斜传播的哨声波合声模同时与电子回旋共振时,在投掷角45°-80°处均能够产生更为有效的加速,即对应恒定的第二绝热不变量,将有较宽能量(第一绝热不变量)范围内的电子获得加速。(3)提出了直接利用四卫星结构任务的波形观测数据,得到EMIC波矢及其最小电子共振能量的方法,为研究局地加速过程提供新的技术手段。(4)通过观测和数值模拟的对比,首次证实了相对论KAPPA分布函数能够更好地描述电子在高能部分的分布特征,从而有更多的高能量电子(>100 keV)能够为激发极低频合声波提供自由能。(5)利用各种分布函数,研究了其他多种等离子体波动,包括日侧合声波、静电电子回旋谐波和极光千米辐射的激发与能量电子、超热电子分布之间的关系。上述工作能够深化我们对辐射带电子加速机制、加速过程的理解,拓展对内磁层等离子体波不稳定性和波粒相互作用的认知,为进一步研究辐射带电子动态演化过程、完善空间天气预报模型打下了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Explaining occurrences of auroral kilometric radiation in Van Allen radiation belts
解释范艾伦辐射带中极光千米辐射的发生
  • DOI:
    10.1002/2016gl071728
  • 发表时间:
    2016-12
  • 期刊: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Xiao Fuliang;Zhou Qinghua;Su Zhenpeng;He Zhaoguo;Yang Chang;Liu Si;He Yihua;Gao Zhonglei
  • 通讯作者:
    Gao Zhonglei
Butterfly distribution of Earth's radiation belt relativistic electrons induced by dayside chorus
日边合唱引起的地球辐射带相对论电子的蝶形分布
  • DOI:
    10.1007/s11431-017-9067-y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Jin YuYue;Yang Chang;He YiHua;Liu Si;Zhou QingHua;Fuliang Xiao
  • 通讯作者:
    Fuliang Xiao
Storm Time Evolution of Outer Radiation Belt Relativistic Electrons by a Nearly Continuous Distribution of Chorus
近连续分布的合唱团的外辐射带相对论电子的风暴时间演化
  • DOI:
    10.1002/2017gl075894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Yang Chang;Xiao Fuliang;He Yihua;Liu Si;Zhou Qinghua;Guo Mingyue;Zhao Wanli
  • 通讯作者:
    Zhao Wanli
Generation of lower and upper bands of electrostatic electron cyclotron harmonic waves in the Van Allen radiation belts
范艾伦辐射带中静电电子回旋加速器谐波的下带和上带的产生
  • DOI:
    10.1002/2017gl073051
  • 发表时间:
    2017-06
  • 期刊: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Zhou Qinghua;Xiao Fuliang;Yang Chang;Liu Si;He Yihua;Baker D. N.;Spence H. E.;Reeves G. D.;Funsten H. O.
  • 通讯作者:
    Funsten H. O.
Examining Wave Vector and Minimum Cyclotron Resonant Electron Energy of EMIC Waves With Magnetospheric Multiscale Mission
利用磁层多尺度任务检查 EMIC 波的波矢量和最小回旋共振电子能
  • DOI:
    10.1029/2018gl079737
  • 发表时间:
    2018-10
  • 期刊: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Liu Si;Zhang Jian;Chen Lunjin;Zhu Hui;He Zhaoguo
  • 通讯作者:
    He Zhaogu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Upward propagation of lightning-generated whistler waves into the radiation belts
闪电产生的哨声波向上传播到辐射带
  • DOI:
    10.1007/s11431-018-9486-9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SCIENCE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国明月;周庆华;肖伏良;刘斯;贺艺华;杨昶
  • 通讯作者:
    杨昶
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术专家共识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魏蜀一;王艳华;王传林;程树杰;都定元;高福强;郝晓云;黄伟;蒋宜伟;荆钰华;黎檀实;李冰;李开南;李连欣;连鸿凯;刘东明;刘寒松;刘斯;刘曦明;吕军;马文生;邵标;孙洪江;孙鸿涛;田振彪;王芳;王继东;王鹏;王天兵;徐峰;;张殿英;张进军;张可;张克云;张亚军;朱凤雪
  • 通讯作者:
    朱凤雪
湖北省重点人体寄生虫病流行现况与风险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红;刘建兵;刘斯
  • 通讯作者:
    刘斯
湖北省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区传播风险评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艳艳;刘斯;魏凤华;张卫红;杨军晶;刘建兵
  • 通讯作者:
    刘建兵
Formation of charged-grain clusters
带电颗粒团簇的形成
  • DOI:
    10.1088/0031-8949/89/12/125601
  • 发表时间:
    2014-11
  • 期刊:
    Physica Scripta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郁明阳;赵金涛;吴玲;刘斯
  • 通讯作者:
    刘斯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刘斯的其他基金

电子回旋谐波扫频结构的频谱特征及其对磁层电子的作用
  • 批准号:
    42374199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2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多点同步观测的磁层EMIC波色散关系时空特性及对高能电子影响过程
  • 批准号:
    41974212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