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类ENSO对东亚夏季风环流垂直耦合模态的影响机理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7602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1.物理海洋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 is the most robust interannual signal in tropical air-sea interactions, and it has been regarded as the first factor the seasonal prediction of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EASM) rainfall. Evidences suggest that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WNPSH) and the South Asian high (SAH) are two important dynamic wheels of the EASM circulations, their vertical coupling may directly modulate summer rain-belts in China. However, the climate impacts of the Eastern-Pacific (EP) and Central-Pacific (CP) ENSO on the EASM are rather distinct, due to their different evolution mechanisms and remote forcings. In this regard, this project intends to address the different climate impacts of the EP and CP ENSO on the vertical coupling mode of EASM. We firstly investigate the essential differences of the two types of ENSO and their time stability, with the help of data analysis, dynamic diagnosis, as well as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Taking into account of “recharge/discharge” roles of the Indian Ocea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the linkages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ENSO and the coupling wheels of the EASM, as well as the possible physical processes will be explored. Finally, we will reveal the interannual diversity of EASM rainfall and their physical mechanisms in the framework of two types of ENSO impacts. We wish this study may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ASM, related to the ENSO diversity, and provide some valuable suggestions for the summer climate seasonal prediction in China.
ENSO是热带海气耦合系统最突出的年际信号,是预测东亚夏季风降水变率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南亚高压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东亚夏季风高低层环流的主要成员和水汽载体,两者通过垂直“齿轮式”耦合存在相互作用,其年际变化直接影响中国夏季雨带的位置。由于东部型和中部型ENSO的演变机制及其引起的大气遥相关差异,导致其对东亚夏季风环流和降水异常的影响也显著不同。为此,本项目拟围绕两类ENSO对东亚夏季风环流垂直耦合模态的影响差异这一核心问题,利用资料分析、动力诊断和数值模拟等技术手段,系统分析两类ENSO本质差异及其时间稳定性,结合热带印度洋海温“接力”作用,剖析两类ENSO对东亚夏季风环流“齿轮式”耦合模态影响的主要物理过程。通过以上研究揭示中国夏季降水多模态年际变化主要成因,为我国短期气候预测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作为热带海气耦合系统中最突出的年际信号,El Niño是预测东亚夏季风环流及其降水年际变率的重要因子之一。然而,东部(EP)型和中部(CP)型El Niño引起的热带大气响应以及通过遥相关所导致的气候异常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开展El Niño多样性对东亚夏季风环流垂直耦合模态的影响机理研究对我国短期气候预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项目围绕El Niño多样性对东亚夏季风环流垂直耦合模态的影响差异这一核心问题,从El Niño多样性生成和演变过程的动力机制、El Niño多样性与东亚夏季风环流齿轮式耦合模态的联系、El Niño协同热带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东亚夏季风期间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等三个方面重点阐明EP型和CP型El Niño对东亚夏季风环流及其降水的年际变化影响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阐明了太平洋年代际涛动和北太平洋涡旋振荡的SST异常模态相互交替是促发El Niño多样性的重要原因,同时发现了副热带东北太平洋区域的季节足迹机制是有效连接热带和热带外海气相互作用的关键纽带。.(2)明确了东亚夏季风环流的三维齿轮式耦合模态是中国夏季降水的年际异常空间分布的主导因子;发现了CMIP5气候模式中El Niño多样性与东亚夏季风之间的大气遥相关模拟性能主要取决于赤道东太平洋冷舌模拟偏差,并揭示了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西北太平洋大气环流及其降水的基本模态仍然能够维持,但EP型和CP型的冬季成熟位相和次年夏季衰减位相期间降水强度被显著加强。.(3)考虑热带印度洋海气耦合的“接力”效应,揭示了印度洋偶极子协同中部型El Niño共同加剧东亚夏季风期间江南极端干旱的复杂机制,并厘清了东印度洋-西太暖池负SST异常在不同类型El Niño期间对东亚季风环流耦合模态的相对贡献。.本项目研究工作不仅扩充和完善了El Niño多样性的形成和演变机制,而且拓展了El Niño多样性对东亚夏季风环流及其降水年际变化的影响机理,为我国夏季降水季节预测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Diversity of the coupling wheels in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on interannual timescale: Challenge of summer rainfall forecast in China
年际时间尺度上东亚夏季风耦合轮的多样性:中国夏季降水预报的挑战
  • DOI:
    10.1007/s00376-020-0199-z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 影响因子:
    5.8
  • 作者:
    Zhu Congwen;Liu Boqi;Xu Kang;Jiang Ning;Liu Kai
  • 通讯作者:
    Liu Kai
热带印度洋环流动力与季风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DOI:
    10.13878/j.cnki.jnuist.2018.03.003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佳喻;徐康;陈更新;胡开明;陈洁鹏;杨磊;王强;王鑫;王卫强;王东晓
  • 通讯作者:
    王东晓
季风转换期印度洋经向热输运的年际变异及其机理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海洋学报(中文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邢会斌;陈昇;徐康;王卫强
  • 通讯作者:
    王卫强
印度洋上层经向翻转环流的冬夏季节对比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海洋与湖沼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雨;徐康;王卫强;谢强;王玉国
  • 通讯作者:
    王玉国
Precessional Forced Zonal Triple-Pole Anomalies in the Tropical Pacific Annual Cycle
热带太平洋年循环中的进动强迫纬向三极异常
  • DOI:
    10.1175/jcli-d-18-0668.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Journal of Climate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Yue Wang;Zhimin Jian;Ping Zhao;Kang Xu;Haowen Dang;Zhongfang Liu;Dong Xiao;Junming Chen
  • 通讯作者:
    Junming Che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Construction of Ag-modified TiO2/ZnO heterojunction nanotree arrays with superior photocatalytic and photo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具有优异光催化和光电化学性能的Ag修饰TiO2/ZnO异质结纳米树阵列的构建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RSC Advance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徐康;刘柱;戚士汗;尹壮壮;邓尚坤;张苗;孙兆奇
  • 通讯作者:
    孙兆奇
基于响应曲面优化法的木材高强微波预处理工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林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康;吕建雄;李贤军;吴义强;刘元
  • 通讯作者:
    刘元
新型角膜接触镜合成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国雨;杨志伟;徐康;单蓟洋;章晓;张国俊;邱杰;胡小红
  • 通讯作者:
    胡小红
白鲫×红鲫杂交后代的遗传变异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静;肖军;曾鸣;徐康;陶敏;张纯;段巍;刘文彬;罗凯坤;刘筠;刘少军
  • 通讯作者:
    刘少军
氧化还原作用对热休克转录因子I 结构和功能的调控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林正;黄帆;马中富;徐康;LIU Alice Y
  • 通讯作者:
    LIU Alice Y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徐康的其他基金

南海海洋热浪多尺度变化特征和形成机理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南海海洋热浪多尺度变化特征和形成机理
  • 批准号:
    42275024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ENSO对印度洋浅层经向翻转环流年际变异的影响机理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部型El Niño海温异常的赤道非对称成因研究
  • 批准号:
    41406033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2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