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蛋白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在AS形成中的作用

批准号:
81170280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负责人:
曾昭华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0214.动脉粥样硬化与动脉硬化
结题年份:
2016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李德名、何园、苏子焯、罗碧辉、梁丽英、刘宝骅、潘秀娣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机制复杂,目前仍未明确。研究表明AS与炎症、自身免疫有关。基于申请人19年对血管重构、血管损伤、血管炎症反应的研究及前期实验证实AS发生与连接蛋白(Cx)和自身免疫有关,提出关于自身免疫反应与AS形成的假说:"Cx(可能的隐蔽抗原)的暴露,刺激相应的自身抗体产生,继而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可能是AS形成中的关键过程"。本次研究旨在探讨:①抗Cx自身抗体、自身免疫反应是否存在;②隐蔽抗原(Cx)是否来源于血管系统;③这种自身免疫反应是否导致AS的形成。我们利用基因敲除小鼠AS动物模型,通过条件性基因敲除技术、ELISA、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组化技术、免疫电镜定位技术、脾细胞增殖试验、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检测循环血中的自身抗体和血管内膜中的自身抗原抗体复合物等验证抗Cx自身抗体及自身免疫反应的存在;同时对血管内膜及AS斑块形态学进行观察,分析AS形成的机制。
英文摘要
在项目基金的支持下,我们多次通过高脂饲养apoE-/-小鼠成功构建动脉粥样硬化(AS)动物模型,并利用多种方法对AS病程中血管动态变化过程进行了观察。我们一直在努力按计划构建血管内皮细胞Cx37基因特异性敲除的C57BL/6J背景小鼠、血管内皮Cx37基因并apoE基因联合敲除小鼠,目前已成功获得少量纯合内皮细胞cx37特异性敲除小鼠cx37(flox/flox,Tie2-Cre),但距目标基因型小鼠的成功构建还有一定差距。基于前期研究结果及学术动态,我们对补体系统及其调节蛋白参与AS的关系进行了基础和临床两个层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得成果。对血清中是否存在针对cx的自身抗体的探寻,虽工作量巨大,但未能得出预期的阳性结果,值得深思。我们发现cx37可能通过其他机制参与了AS的形成过程,并由此提出了新的假说,相关实验正在进行中。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中国全科医学
影响因子:--
作者:罗碧辉;吴平生;曾昭华;卜彤
通讯作者:卜彤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中国医药科学
影响因子:--
作者:苏子焯;刘宝骅;杜一鹏;伍韵贤
通讯作者:伍韵贤
DOI:--
发表时间:2012
期刊:中国循环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曾昭华;苏诚坚;潘秀娣;潘洁贞
通讯作者:潘洁贞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中国心血管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苏子焯;曾昭华;刘宝骅;杜一鹏
通讯作者:杜一鹏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中国医药导报
影响因子:--
作者:苏子焯;刘宝骅;杜一鹏;梁丽英
通讯作者:梁丽英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