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HT相关基因影响抑郁症皮层-边缘系统功能连接时空特征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37152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2701.磁共振成像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The etiology of depression is still unclear, the neuropathological basis of depression has been concerned and explor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europsychology or neuroimaging. Our previous study has explored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neural activity with the method of magnetic source imaging(MSI), which was comprised of magnetoencephal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We found that the cortex-limbic circuits had distinctive changes in terms of the order, scope and connectivities, which was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symptoms, treatment effects and prognosis, influenced by genetic and other factors. Up to now, studies of depression-related gene polymorphisms are only limited to the association with changes in brain imaging, the result from the long-term follow up studies is few. The project aims to use the method of imaging genomics to do a 48 weeks follow-up study: (1) We will choose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cortex-limbic circuits observed by MSI as genetic endophenotype, select the gene polymorphisms (SNPs) participated in 5-HT synthesis, decomposition, transport, as well as receptor. Then we establish a multi-gene interaction model with a variety of statistical methods to investigate the inherent relationship among clinical damages, imaging changes and gene polymorphisms; (2) We will do a follow-up study to observe the correlation of this circus with clinical phenotypes, to find indicators available for diagnosis and early warning prognosis. In summary, our study has the original innovation that can provide facilit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es on the pathogenesis of depression.
抑郁症病因不明,其神经病理基础一直为研究者所关注,并从神经心理学或影像学等角度深入探讨。我们前期利用脑磁图结合磁共振形成磁源性影像(MSI),在体观察神经活动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发现:皮层-边缘环路在活动次序、范围和连接等方面存在变化,与临床症状、疗效和预后等相关,并受遗传等多因素影响。目前抑郁症相关基因多态性研究仅局限在与脑影像改变的关联分析,尚未见对该环路长期动态演变影响的研究报道。本项目旨在利用影像遗传学方法,进行48周随访研究:(1)以高时空分辨率的MSI观测的该环路属性变化为遗传内表型,选取参与编码5-HT合成、分解、转运、以及受体相关基因多态性位点,运用多种统计方法建立多基因交互作用模型,探讨临床损害、影像学改变、基因多态性间的内在关联;(2)随访该环路属性演化与临床表型的关联性,寻找有助于疾病诊断和预后的指标。本研究具有源头创新性,并可为深入探讨抑郁症发病机制提供帮助。

结项摘要

抑郁症的基因改变、影像学特征一直为研究者所关注,本研究从神经心理学、基因学和影像学等角度进行了探讨。利用fMRI、脑磁图(MEG)以及基因手段探讨抑郁相关皮层-边缘脑区结构及功能的特征性改变。. 本课题组结构影像学研究发现双相障碍重性抑郁发作期情绪环路主要脑区的皮层厚度和表面积均发生异常变化,且皮层厚度与表面积分别与不同的临床特征相关。进一步利用MEG的时间分辨率优势发现健康人在情绪处理早期阶段受到负性情绪信息的调节,而抑郁症患者对负性情绪信息感知慢于健康人,且处于动态变化过程。抑郁症患者识别正性情绪时边缘环路交互异常,随着症状缓解而改善,提示正性情绪处理异常具有状态性,所以推测这种损害可能是抑郁症患者正性情绪处理障碍的机制,可能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视觉皮质与眶额回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情绪处理早期便出现异常,进一步从时间维度上提示皮质-丘脑-边缘通路异常是抑郁症的可能发病机制。在上述基础上,本研究计划进一步从基因层面入手探究抑郁症患者基因多态性的差异变化。首先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基因多态性主要有9个位点具有显著性差异,分布在HTR2C、HTR5A、MAOA、MAOB、TPH2基因中,上述位点与抑郁症的发病具有密切关联性。此外抑郁症患者HTR1A受体rs6295基因多态性与静息态ALFF的关联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组左侧苍白球的ALFF升高而右中央后回ALFF值降低;同时发现与C等位基因携带者相比,GG基因型组在左颞中回、左脑岛、右内侧额上回、右顶上小叶降低;疾病状态与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GG基因型组较C等位基因携带者右颞下回左梭状回、左枕下小叶、左罗兰多壳盖、右脑岛、右眶部额下回、右缘上回、左额中回、右中央前回、右中央后回的ALFF值升高,左颞下回、右颞下回的ALFF值降低。同时我们还利用脑网络研究的其它影像分析技术进行验证。本研究具有源头创新性,有助于深入探讨抑郁症发病机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3)
会议论文数量(5)
专利数量(5)
男性单相与双相抑郁症患者脑区比率低频振幅特征研究
  • DOI:
    10.3760/cma.j.issn.1674-6554.2015.09.006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韦秋香;姚志剑;阎锐;韦茂彬;卢青
  • 通讯作者:
    卢青
Application of graph theory features for the objective diagnosis of depressive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anxiety: A rs-fMRI study
图论特征在伴或不伴焦虑的抑郁症患者客观诊断中的应用:RS-fMRI 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logical Sciences and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Shen XY;Zhu JY;Wei MB;Qin JL;Yan R;Wei QX;Yao ZJ;LU Q
  • 通讯作者:
    LU Q
单相抑郁和双相抑郁脑影像学的鉴别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海燕;姚志剑
  • 通讯作者:
    姚志剑
抑郁症患者处理喜悦面孔时边缘环路异常具有状态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华精神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晓雪;姚志剑;花玲玲;陈建淮;毕昆;卢青
  • 通讯作者:
    卢青
Predictability of depression severity based on posterior alpha oscillations
基于后验阿尔法振荡的抑郁症严重程度的可预测性
  • DOI:
    10.1016/j.clinph.2015.12.018
  • 发表时间:
    2016-04-01
  • 期刊:
    CLINICAL NEUROPHYSIOLOGY
  • 影响因子:
    4.7
  • 作者:
    Jiang, H.;Popov, T.;van Gerven, M. A. J.
  • 通讯作者:
    van Gerven, M. A. J.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首发抑郁症患者扣带回神经纤维完整性与执行功能相关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海燕;姚志剑;卢青;王丽;张宁
  • 通讯作者:
    张宁
单胺氧化酶A基因活性对抑郁症表情识别时脑功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唐勇;张婧;姚志剑;刘海燕;卢青
  • 通讯作者:
    卢青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结构网络节点度及其核心节点分布属性研究
  • DOI:
    10.3760/cma.j.issn.1674-6554.2014.12.007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建淮;姚志剑;秦姣龙;汤浩;阎锐;花玲玲;卢青
  • 通讯作者:
    卢青
5年随访未转相的抑郁症患者基线脑低频振幅及功能连接特征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史家波;阎锐;杨昱音;刘海燕;陈瑜;汤浩;卢青;姚志剑
  • 通讯作者:
    姚志剑
抑郁症治疗前后海马神经可塑性改变的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姚志剑;刘海燕;卢青;王丽;滕皋军
  • 通讯作者:
    滕皋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姚志剑的其他基金

抑郁症工作记忆“背外侧前额叶-前扣带回-顶下小叶-海马”环路神经谐振的动态调控机制
  • 批准号:
    82271568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2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抑郁症昼夜节律变化的视交叉上核gamma波脑网络的调控机制
  • 批准号:
    81871066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5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抑郁症自杀未遂者Gamma神经振荡动态谐振网络的脑磁源性影像研究
  • 批准号:
    81571639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5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抑郁症神经病理环路时空模式的磁源性影像学研究
  • 批准号:
    81071135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