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X射线共振散射方法发展及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应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U1832146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5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3202.上海光源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Organic solar cell is a hot research area in energy field due to its ability to produce soft large-area devices. The microstructure of organic semiconductor layer, including crystalline structure and phase-seperation structure, dramatically influence the device performance. Although resonant soft X-ray scattering is a powerful method to characterize the phase-seperation structure and is widely used by many Chinese research group, there is no such measurement system in China yet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rresponding methodology is also needed.. This project will set up a synchrontron resonant soft X-ray scattering system in SSRF and carry out study of corresponding methodology. Then with the method such as grazing incidence X-ray diffraction that we set up early, we will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realtionship between molecualr structure, thin film fabrication method, microstructure and optic-electronic properties to provide new idea and method for high performance organic solar cells. This project will also raise the chacteriaztion and study level to the top of the world and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SSRF, NSRL and HEP.
有机太阳能电池因其可以制备柔性大面器件成为了能源领域的一个热门方向。有机半导体活性层的薄膜微结构,包括结晶结构和相分离结构,是影响器件效率的关键因素。软X射线共振散射方法是表征相分离结构的最有效手段,虽然国内有很多研究组都在使用,但是国内没有相应的测试装置,相关的方法学研究也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因此本项目拟根据科研需要在上海光源搭建并完善一套同步辐射软X射线共振散射测试系统,同时开展相关方法学研究。之后将其与我们已经建立的掠入射X射线衍射测试等方法一起并用系统地研究分子结构、制膜条件、薄膜微结构与光电性能之间的影响,为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本项目的开展会使得我国在此方法上的表征和研究水平达到世界一流水平,为未来上海光源/合肥光源后期建设以及新北京光源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结项摘要

本项目基于上海光源软X射线BL08U1A线站,成功建立了软X射线散射实验平台,实现了高效率的软X射线共振散射(RSoXS)实验方法,并自主发展了共振散射数据分析方法和软件。该平台设计和安装了新型的真空内转盘式样品台,使一次性放入的样品数量从4个大幅提升到了40个,大大节省了更换样品所需时间,使散射实验效率提升了10倍以上。在此基础上,本项目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多功能紧凑式真空实验系统,将RSoXS、相干散射成像、吸收谱及荧光等多种实验技术集为一体,具有更为强大的研究能力。. 本项目将所发展的RSoXS方法成功应用于新型非富勒烯受体的有机太阳能电池体系的研究中,考察了PM6:Y6和D18:Y6共混膜的不同微结构对电荷载流子产生和输运过程的调控作用,发现优化的薄膜微结构可显著提高空穴迁移率和电荷产生能力,从而大幅提升了基于该薄膜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研究中采用RSoXS分析了薄膜的相分离结构,并与掠入射X射线散射得到的薄膜结晶结构相关联,获得了活性层更全面的微结构解析。该研究为提升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性能提供了微结构调控这一全新策略。. 本项目在软线散射平台上完善和改进了已有的相干散射成像实验方法,实现和改进了多种新型的相干散射成像重构算法和软件。1)首次提出了虚拟深度扫描相干散射快速3D成像技术,实现了厚样品的快速三维成像。2)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下降法的新型背景噪声分离算法,改善了强背景噪声下相干散射重建图像的质量。3)发展了基于时序控制的双向扫描STXM技术,成像效率提升近十倍。4)提出了基于Fresnel相干散射成像的位置校正算法, 为相干散射图像重建提供精确的扫描位置信息。5)发展了新型焦点堆栈3D成像算法,实现了对稀疏样品的快捷STXM三维成像。6)发现较高的X光发散度有利于获得更好的多切片扫描相干散射成像质量。7)动量加速相干散射成像算法的实现及优化,大幅提升了图像重建速度及质量。. 本项目已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8篇,申请专利三项。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3)
动量加速方法提高层叠衍射成像的质量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核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陶旭磊;许子健;王春鹏;邰仁忠
  • 通讯作者:
    邰仁忠
Position correction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Fresnel CDI for Ptychography
结合 Fresnel CDI 的位置校正算法用于 Ptychography
  • DOI:
    10.1117/12.258018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Proc of SPI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henjiang Xing;Zijian Xu;Xiangzhi Zhang;Tianxiao Sun;Haigang Liu;Zhi Guo;Yong Wang;Renzhong Tai
  • 通讯作者:
    Renzhong Tai
Virtual depth-scan multi-slice ptychography for improved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用于改进三维成像的虚拟深度扫描多切片叠层成像
  • DOI:
    10.1364/oe.422214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Optics Express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Xing Zhenjiang;Xu Zijian;Zhang Xiangzhi;Chen Bo;Guo Zhi;Wang Jian;Wang Yong;Tai Renzhong
  • 通讯作者:
    Tai Renzhong
A bidirectional scanning method for scanning transmission X-ray microscopy
一种扫描透射X射线显微镜的双向扫描方法
  • DOI:
    10.1107/s1600577520016112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JOURNAL OF SYNCHROTRON RADIATION
  • 影响因子:
    2.5
  • 作者:
    Sun Tianxiao;Zhang Xiangzhi;Xu Zijian;Wang Yong;Guo Zhi;Wang Jian;Tai Renzhong
  • 通讯作者:
    Tai Renzhong
X光发散度对多切片扫描相干衍射成像质量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核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聂巍;许子健;陶旭磊;邰仁忠;朱志远
  • 通讯作者:
    朱志远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利用混合态分解算法提高重叠关联成像的质量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核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春鹏;许子健;陶旭磊;邰仁忠
  • 通讯作者:
    邰仁忠
利用扫描透射X射线显微镜观测磁涡旋结构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Acta Phys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1
  • 作者:
    孙璐;火炎;周超;梁建辉;张祥志;许子健;王勇;吴义政
  • 通讯作者:
    吴义政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许子健的其他基金

基于扫描相干衍射成像技术的新型低剂量三维成像方法研究
  • 批准号:
    11875316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X射线扫描相干衍射成像方法学及其应用研究
  • 批准号:
    11575283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7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多孔石墨烯分离膜的粒子束制备及其性能的理论研究
  • 批准号:
    11205232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