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食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 捕食器及捕食相关基因的发掘与功能研究

批准号:
31460656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52.0 万元
负责人:
王瑞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C1805.兽医寄生虫学
结题年份:
2018
批准年份:
2014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杨晓野、王金玲、丁玉林、李军燕、于志超、张伟、刘省段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寄生性线虫种类多、分布广,是我国北方草原地区严重危害畜牧业发展的家畜疫病,传统的化学药物防治法所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不仅对消费者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而且成为我国动物性食品进入国际市场的"绿色贸易壁垒"。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源头控制方法是研究开发生物天敌,对其进行生物控制。本项目拟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捕食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含捕食器菌丝和普通营养菌丝(不含捕食器)进行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研究,探索含捕食器菌丝和普通营养菌丝(不含捕食器)在代谢水平上的差异,发掘捕食器基因及捕食相关基因,并进行功能研究和鉴定,为探讨捕食性真菌捕食器的形成机制及捕食线虫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重要资料,也为开发对线虫等寄生虫有毒性的生物制剂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捕食性真菌奠定基础。其成果不仅可以填补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也为更好地在生产实际中利用捕食性真菌这类生物天敌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英文摘要
Parasitic nematodes, for their multispecies and wide distribution, had brought serious damag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in China's northern grassland. The use of nematicide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restricted duce to anthelmintic resistance, public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To get rid of these problems, control by the nematode-trapping fungus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s. On the basis of finished studies before, this program will analyze the transcriptome and proteome of the nematode-trapping fungi- Duddingtonia flagrans, respectively. Then the differences in the metabolism of hyphae with organs and general vegetative hyphae ( without organs ) were also studied. Simultaneously, gene of organs and some nematode-trapping related genes were screened, and followed by verifying their functions preliminarily. So it would provide important information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s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organs formation and the trapping to nematodes. Besides, it would also settle foundation for development of secretions or toxic biologicals of the nematodes and the use of genetic engineering transformation to nematode-trapping fungi. The program would enrich the knowledge of the relevant field,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better use of nematode-trapping fungi in the practical production.
寄生性线虫种类多、分布广,而传统的化学药物防治法又存在种种弊端。目前来看,对其进行生物控制是最具潜力的防治途径。因此为探究捕食性真菌杀线虫的机理,本项目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捕食性真菌Duddingtonia flagrans进行了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及其相关内容的分析与研究。通过研究,确定了捕食性真菌D.flagrans基因组大小约为37.6 Mb,共有9397个基因;在捕食线虫过程中,D.flagrans共有41.2%的基因发生差异表达,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能量代谢、扩膜转运过程相关;功能分析表明,在真菌捕食线虫时,参与捕食过程的凝集素、几丁质酶、枯草杆菌蛋白酶、G蛋白偶联受体、MAPK信号通路、细胞骨架构建等相关基因等基因高水平表达,而与腐生有关的碳水化合物降解酶基因呈下调表达趋势。蛋白质组学分析共鉴定到蛋白质4244个,对实验组来说,差异蛋白以捕食初期和中期最多,共鉴定出474个;这些差异蛋白在真菌的有关催化活动、分子结合功能、转运活动、代谢过程、生物调节、应激反应、生物定位、碳利用以及物质的合成均呈现显著的动态变化;诸如酸性磷酸酶、枯草芽孢杆菌蛋白酶、胃蛋白酶、纤维素酶、丝氨酸蛋白酶、中性神经酰胺酶、鞘磷脂磷酸二酯酶和酪氨酸酶等呈差异表达,表明这些蛋白可能在捕食过程有重要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差异蛋白参与的代谢通路主要涉及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内质网蛋白加工、鞘脂类代谢、粘附过程、MAPK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能量代谢和碳代谢、过氧物酶体、氧化磷酸化等八大类,这些通路均与真菌捕食线虫作用过程相关。上述研究结果揭示了捕食器产生、真菌作用线虫过程中和真菌自身的生物进程变化,筛选鉴定了捕食相关基因和蛋白质,为阐明捕食性真菌D.flagrans捕食线虫的机制提供了强有力支撑,也为开发对线虫等寄生虫有毒性的生物制剂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造捕食性真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成果不仅可以填补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也为更好地利用捕食性真菌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
期刊: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王瑞;赵晓慧;杨晓野;杨莲茹;李军燕;李文生
通讯作者:李文生
DOI:10.16656/j.issn.1673-4696.2018.0032
发表时间:2018
期刊:中国兽医科学
影响因子:--
作者:梁萌;祝晓蕊;王新芳;王文蕊;郭宏年;钱英红;陈湘江;王瑞;杨晓野
通讯作者:杨晓野
DOI:10.13881/j.cnki.hljxmsy.2018.04.0357
发表时间:2018
期刊:黑龙江畜牧兽医
影响因子:--
作者:尹相吉;聂福贵;郭少平;钱英红;陈湘江;徐跃峰;王新芳;郭宏年;梁萌;王文蕊;杨晓野;王瑞
通讯作者:王瑞
DOI:--
发表时间:--
期刊:中国兽医科学
影响因子:--
作者:尹相吉;王新芳;聂福贵;郭少平;钱英红;陈湘江;乔一丹;李泽 浩;符江涛;杨晓野;王 瑞
通讯作者:王 瑞
DOI:10.16303/j.cnki.1005-4545.2017.11.10
发表时间:2017
期刊:中国兽医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张伟;王瑞;杨晓野;祝晓蕊;王新芳;梁萌;杨莲茹;李军燕;罗晓平
通讯作者:罗晓平
卵寄生性真菌的杀虫作用与杀虫机理研究
- 批准号:32160838
-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35万元
- 批准年份:2021
- 负责人:王瑞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