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地区浅层地下水中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及其示踪意义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302209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702.环境水科学
- 结题年份:2016
- 批准年份:2013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4-01-01 至2016-12-31
- 项目参与者:蔡述伟; 李华玲; 程青; 白晓; 叶永红;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The transfer variation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water reflect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ther elements in water and it can be used as tracers of the groundwater migration process. Studies about rare earth elements in water in the past mainly focus on the material source and evolution process in water of ocean and river system. The related study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groundwater is relatively weak and mainly focus on the water-rock intercation and recharge source. Using rare earth elements to assessment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situation or to trace the contamination source is not reported. In this research, the concentration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shallow groundwater samples from the Nantong area will be measured by the High Resolution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HR-ICP-MS) and the water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sotopes data will be researched also. By all these means,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rare earth elements in shallow groundwater will be studied. Using the water chemical properties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heavy metals to trace the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source will be explored, which can provide the geochemical basis and guidance on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appraisal and repairing, and offer some important suggestion for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groundwater.
水体中稀土元素的迁移变化能反应水中其它一些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特征,可作为地下水运移过程的良好示踪剂。以往对水体稀土元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和河流系统等地表水体的物质来源和演化过程方面。地下水中稀土元素的研究相对薄弱,主要集中在水岩相互作用及其补给源的解释方面。用于评估地下水污染状况或追朔污染源则未见报道。本项目以南通地区浅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分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HR-ICP-MS) 法,测定地下水中稀土元素的含量,结合水化学测试数据,并辅助使用地下水同位素技术,在研究地下水中稀土元素的自然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其与重金属元素较为一致的水化学性质,探索其对地下水污染物的朔源示踪应用,为地下水污染评价、治理修复和指导浅层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地球化学依据。
结项摘要
辨别地下水中污染物来源,探索追朔污染源的示踪方法,对准确评价地下水污染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选择南通沿江地区潜水作为研究对象,在认识浅层地下水中稀土元素天然分布状况的基础上,利用稀土元素进行地下水污染示踪探索,识别污染物来源。.采用0.45µm微孔滤膜作为区分悬浮态稀土和溶解态稀土的界定标准,研究了不同水体稀土元素形态、自然分布、分配模式和影响因素。同时,通过对比污染场地和自然状态下区域潜水及其上覆土壤稀土元素分布和分配模式,探索了利用稀土元素识别和示踪污染物来源的可能性。.研究结果显示:稀土元素在地下水中主要以溶解态为主,在地表水中则以悬浮态为主。地表水中悬浮态稀土平均含量是溶解态稀土的6.4倍,而潜水中悬浮态稀土仅占溶解态稀土的20%左右。自然状态下,潜水中溶解态轻稀土空间分布差异较小,溶解态重稀土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溶解态轻稀土的分布具有明显的水平分带效应。在典型剖面中,沿Eh变化方向上的溶解态稀土元素总量,与地下水氧化还原电位呈现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并与铁、砷成正相关关系。按北美页岩组合进行标准化,自然状态下潜水、地表水和承压水中稀土元素分配曲线均呈右倾型,有微弱的轻稀土富集现象,均伴有Ce的负异常和Eu、Y的正异常现象。随水体的埋藏深度增大,Ce和Y的异常程度增大,但在潜水中Ce的负异常程度与Eh的关系并不明显,表明埋藏深度对Ce的负异常程度的影响,有可能不完全是Eh变化引起的。而Y的异常值Y/Y*,在Eh大于-20mv时,与Eh呈现正相关关系。.弱水动力条件有利于潜水中溶解态轻稀土元素富集,与砷随水动力条件减弱而富集的效应基本一致,解释了研究区高砷异常地下水的物质来源。.污染场地与区域潜水的对比研究显示:遭受铅、铝、砷污染的地下水,伴随稀土元素含量升高(富集重稀土)的现象,并以Y的正异常为特征,与区域潜水呈现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可以用来识别地下水中污染物的来源。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地下水中的石油类物质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化学分析计量
- 影响因子:--
- 作者:蔡述伟;程青;周迅;沈小明
- 通讯作者:沈小明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二氧化碳减排成本研究述评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管理评论
- 影响因子:--
- 作者:周鹏;周迅;周德群
- 通讯作者:周德群
电磁谐振式疲劳试验系统恒载荷控制方法研究
- DOI:10.16579/j.issn.1001.9669.2016.06.037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机械强度
- 影响因子:--
- 作者:周迅;杨柳青;陈大为;喻财栋;胡明;陈文华
- 通讯作者:陈文华
基于SIMPACK的扁疤车轮轮轨冲击力学特性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中国机械工程
- 影响因子:--
- 作者:秦玉冬;胡明;杨柳青;周迅
- 通讯作者:周迅
埃索美拉唑镁多晶型的制备、表征及相互转化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 影响因子:--
- 作者:林青;陆杰;周迅;吴丹辉
- 通讯作者:吴丹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