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F/Int6调控迟发型EPC体外增殖的机制及其治疗重度子痫前期的可行性

批准号:
81100439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负责人:
李勤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0417.妊娠相关性疾病
结题年份:
2014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AlexanderEndler、徐焕、朱勤、熊钰、王春芳、梁嬛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重度子痫前期属缺血性疾病。迟发型血管内皮祖细胞(EPC)可用于缺血性疾病的自身内皮细胞治疗。但是,从成人外周血中诱生并体外扩增迟发型EPC较困难。本研究拟将外周血单核细胞分成CD45-/CD133-/CD14-细胞群,并用激活缺氧诱导因子方法,提高多种血管新生因子生成,从而优化诱生和扩增迟发型EPC,将扩增的迟发型EPC心内注射入用亚硝基左旋精氨酸甲酯或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胆碱微团制造的裸鼠子痫前期模型体内,观察HIF转染迟发型EPC在小鼠体内分布、小鼠的血压、胎盘、心、脑、肝、肾的血管病理变化及胎仔的体重等;同时用FACSCalibur检测子痫前期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中迟发型EPC(CD45-CD31+KDR+)的比例差异。本项目旨在建立稳定体外扩增迟发型EPC的方法,探索HIF诱导迟发型EPC治疗子痫前期的可行性,明确子痫前期与迟发型EPC的相关性,以期寻找子痫前期新的标志物和治疗方法。
英文摘要
课题组建立了稳定的实验系统,成功地在所有脐带血标本中均诱生出早发型及迟发型血管内皮祖细胞(EPC),其生物学行为及性状均与文献报道一致;将siRNA-Int6导入迟发型EPC后,其毛细血管形成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其作用机理与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的表达升高并促进多种促血管新生因子的合成释放相关;将siRNA-Int6直接导入SD大鼠子痫前期动物模型体内,结果发现该基因可阻止模型血压的升高,但胎仔数及胎仔重量等指标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课题组分析原因可能为实验给药时大鼠均为妊娠晚期,因此对胚胎的作用不显著,我们拟进一步优化动物模型,改变给药时机,继续观察治疗效果。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