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细菌性阴道病复发与阴道菌群构成的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81200411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3.0 万元
负责人:
肖冰冰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0410.女性生殖系统炎症与感染
结题年份:
2015
批准年份:
2012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张岱、吕涛、桑佳特、王奔、张瑞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细菌性阴道病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阴道菌群失调所引起。目前经规范治疗后3个月内复发率高达30%。由于对其病因,即对阴道菌群构成变化缺乏深入研究,使得在临床治疗上很难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诊疗。本研究将以高通量测序、长度多态性片段PCR(LH-PCR)技术及Real-time PCR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探讨细菌性阴道病经规范治疗后,复发人群及不复发人群在6个月内阴道分泌物的菌群构成及变化。通过统计分析,确定细菌性阴道病复发与阴道菌群结构及数量变化的相关性,以及导致细菌性阴道病复发的具体菌群特征及种属信息。同时进一步探索将LH-PCR技术用于临床分子检测阴道菌群结构变化的可行性。本研究将以探索细菌性阴道病复发的微生态菌群变化作为出发点,以防止及减少细菌性阴道病复发、指导临床治疗为研究目的,为实现分子方法对细菌性阴道病不同亚型分层诊断及恰当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持。
英文摘要
Bacterial vaginosis(BV) is a common disease of females in childbearing age. It is mainly caused by a disorder in the vaginal bacterial structure. The presence of bacterial vaginosis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upper genital tract and 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and with the acquisition of HIV. After standardized treatment, the common recurrence rates of bacterial vaginosis within three months are about 30%. The personal treatments may not be realized because we do not fully understand the etiological factors, e.g. the structures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vagina. In this study we montior the varations and distributions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the vagina of the reoccurring patients and cured patients within six months by means of molecular techniques, including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454 Pyrosequencing, amplicon length heterogeneity PCR (LH-PCR), and real-time PCR. We focu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urrence of bacterial vaginosis and vaginal microbiota,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osition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In addition, in order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cluture-dependent technique in detecting bacterial communities, the feasibility that applying a fingerprint technique-amplicon length heterogeneith PCR(LH-PCR) in clinical inspection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study. Therefore,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microbial ecology mechanism behind reoccurring bacterial vaginosis, with an emphasis placed on recurrence prevention and clinical treatment.
研究背景: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 BV)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其可引发多种不良妊娠结局,如自然流产、早产、羊水感染、产后子宫内膜炎和剖腹产切口感染及围产儿并发症等。近年来的研究发现,BV的复发和持续感染还能增加滴虫性阴道炎、白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宫颈癌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风险。目前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因,特别是复发与不复发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菌群构成的差异缺乏深入研究。以往使用的培养法不能全面地反映阴道菌群的构成,导致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的病原菌研究受到局限。随着近20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基于16S rRNA基因的检测技术使得对细菌性阴道病的菌群结构研究不断深入。使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细菌性阴道病复发的机理和细化诊断临床不同细菌性阴道病亚型必将成为一种趋势。本研究运用高通量测序和LH-PCR技术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经甲硝唑规范治疗前后的阴道菌群构成进行分析,并追踪其预后,明确复发与不复发患者阴道菌群构成的差异。此外,国内外研究表明生物膜的形成以及现有的抗生素治疗方案不能有效去除BV相关致病菌及其形成的生物膜是BV治疗失败和高复发率的原因之一。在BV相关致病菌中以加德纳菌的成膜能力最强,因此我们初步研究了加德纳菌的体外成膜能力以及乳杆菌对其成膜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BV的复发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1)运用高通量测序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经甲硝唑规范治疗前后的阴道菌群构成进行分析,D7的菌群构成模式可以作为预测抗生素临床治疗效果的观察点,并对BV的治疗结果进行早期的预测。(2)LH-PCR所获得的菌群种类明显少于高通量测序,但是对高通量测序丰度较高的能够用于评价疾病状态的主要菌属具有很高的可识别度。LH-PCR成本低,操作简便快速,可以精确的分析出阴道分泌物的菌群结构,因此可作为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临床分析阴道菌群变化,通过构建不同的LH-PCR图谱对疾病状态进行分类诊断。(3)本研究通过观察生长不同时期加德纳菌生物膜形态及乳杆菌对其抑制作用,发现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形成较为缓慢,开始成膜时间约为培养后24h,约在48h后形成成熟的生物膜;阴道内乳杆菌可以干扰加德纳菌生物膜的形成,不同乳杆菌对不同时期加德纳菌生物膜的作用不同。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韦晓昱;肖冰冰;廖秦平
通讯作者:廖秦平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牛小溪;那日苏;肖冰冰;廖秦平
通讯作者:廖秦平
DOI:--
发表时间:2015
期刊:现代妇产科进展
影响因子:--
作者:那日苏,牛小溪,肖冰冰,王奔,张瑞,霍丽丽,刘朝晖**, 廖秦平**
通讯作者:那日苏,牛小溪,肖冰冰,王奔,张瑞,霍丽丽,刘朝晖**, 廖秦平**
DOI:10.1007/s10096-014-2128-5
发表时间:2014-10-01
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 INFECTIOUS DISEASES
影响因子:4.5
作者:Wang, B.;Xiao, B. B.;Liao, Q.
通讯作者:Liao, Q.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现代妇产科进展
影响因子:--
作者:肖冰冰;韦晓昱;陈锐;廖秦平
通讯作者:廖秦平
卷曲乳杆菌262-1抑制诱导细菌性阴道病复发的加德纳菌生物膜形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97134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3.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9
  • 负责人:
    肖冰冰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