酪氨酸激酶受体EphA3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批准号:
81101574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负责人:
陈霞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1809.肿瘤复发与转移
结题年份:
2014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厉建中、陈锐、陈怀文、张萍、黄美金、孟艳春、夏禹、李金峰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肿瘤复发和转移是影响肝癌预后的主要原因,对肝癌转移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肝癌的治疗。酪氨酸激酶受体EphA3在多种恶性肿瘤中的异常表达常与肿瘤转移、侵袭及心脏发育上皮间质转分化(EMT)进程密切相关。我们的研究发现,在肝癌细胞中EphA3基因表达异常下调,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升高。在克隆该基因的过程中,我们首次发现人肝癌组织中普遍存在SAM基序缺失的EphA3。SAM基序是使分子聚集的一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而Eph受体的激活依赖于高程度的聚集状态,提示SAM基序的缺失可能对EphA3的结构和活性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其在肝癌中的调控作用。本项目将通过对临床组织标本中野生型和缺失突变型EphA3的表达和甲基化水平的检测、细胞生物学实验和活体荧光动物模型来探讨EphA3在肝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并用晶体结构分析和基因芯片技术分析其作用机制,为今后肝癌的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英文摘要
肿瘤转移是肿瘤恶性转化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是晚期癌症患者不能手术根治的主要原因,是引起癌症患者死亡的首要因素。它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调控的病理生理过程,阐明肿瘤转移的分子和细胞学机制将为恶性肿瘤的根治提供线索。大量研究资料表明,Eph酪氨酸受体家族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表达异常,它们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和研究。.本项研究通过对临床组织标本中EphA3表达水平的检测,发现EphA3在多种肿瘤组织上表达明显下调,推测其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抑瘤作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EphA3过表达/低表达肿瘤细胞系进行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结果表明EphA3具有抑制肝癌、食管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能力,且此抑制能力与其胞内磷酸化水平和激酶活性状态有关。细胞形态观察及胞内微丝骨架显色以及EMT标志物表达水平检测表明EphA3具有抑制食管癌发生EMT转移的功能。功能机制研究表明EphA3可能通过促进小GTP酶RhoA的活化引起细胞骨架的改变而抑制细胞运动能力,从而抑制肿瘤转移。肿瘤转移相关的生物芯片检测发现EphA3过表达引起了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多条信号通路如mToR, MAPK通路、微丝骨架调控、粘着斑调控等通路的改变,为阐明肿瘤转移的分子和细胞学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item.name}}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