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抗倒伏机理及分子设计育种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37165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307.作物基因组及遗传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Lodging is an important agronomical trait in soybean, has obvious negative on the yield, seed quality and mechanical harvesting efficiency. The objective of present study is dissec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lodging resistance and molecular design breeding in soybean. The association population is constructed and genotyped by high-throughput SNP array. Association mapping is used to identified the loci associated lodging have been reported, and detected the new loci associated lodging and related traits (plant height, nodes on main stem, internode length, stem diameter, stem strength, branch number) in soybean. To dissection of the mechanism of lodging resistance, associated regions of lodging and related traits are to be analyzed by bioinformatics, and the candidate genes of lodging related traits will be identified. The co-dominant markers (CAPS and SSR) of lodging are to be developed for molecular design by successive back and self cross with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In the end, the elite lines with high lodging resistance will be developed. The results of present study will provide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on soybean molecular design breeding and theoretical guide for the study of lodging resistance in soybean.
本项目在利用大豆重组自交系群体完成的大豆倒伏及相关性状QTL定位和遗传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关联分析群体,进一步明确大豆抗倒伏机理,发掘大豆抗倒伏的优异基因位点,开发与抗倒伏紧密连锁的共显性分子标记,并进行抗倒伏分子设计育种。首先,构建关联分析群体,进一步明确大豆倒伏与相关性状(株高,茎杆强度,分枝数,节间长度,主茎节数,茎粗等)的关系;第二,通过关联分析,对已报道的大豆抗倒伏位点进行验证,发掘新的基因位点,优异等位变异及其载体材料;第三,通过对倒伏及相关性状共关联区域的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获取与倒伏相关性状的候选基因,进而明确大豆抗倒伏的机理;第四,根根据抗倒伏关联位点,开发共显性分子标记,进行大豆抗倒伏分子设计育种,获取聚合多个抗倒伏基因位点的高抗倒伏大豆材料。研究结果可为大豆抗倒伏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也可为其它性状改良和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倒伏是大豆生产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大豆高产稳产和优质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大豆倒伏主要为茎秆倾斜或弯曲引起植株歪倒,大豆倒伏与株高(PH)、茎粗(SD)、主茎节数(NN)、节间长度(IL)、分枝数(BN)、茎秆强度(SS)及根重(RW)显著相关。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株高、根重、分枝数和茎杆强度是影响大豆倒伏的主要因素,对大豆倒伏的解释率分别为37.04%,18.40%,5.12%和1.53%。根据倒伏及相关性状共关联区域关联区基因注释,查找与分枝数,节间长度,主茎节数,株高,根长,根重,茎粗,茎杆强度相关的基因,在关联区域获取23个相关的基因。通过分子设计育种,创制高抗倒伏材料21份。本研究表明,大豆倒伏是多个相关性状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所发掘的抗倒伏关联位点,是倒伏相关性状基因位点,通过改良倒伏相关性状,可有效提高大豆的抗倒性。本研究对大豆倒伏性进行了全面和深入的剖析,在分子水平解析了大豆倒伏与相关性状的关系,为进一步阐明大豆抗倒伏机理奠定了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2)
Stability evaluation of reference genes for gene expression analysis by RT-qPCR in soybean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不同条件下大豆RT-qPCR基因表达分析内参基因的稳定性评价
  • DOI:
    10.1371/journal.pone.0189405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Wan Q;Chen S;Shan Z;Yang Z;Chen L;Zhang C;Yuan S;Hao Q;Zhang X;Qiu D;Chen H;Zhou X
  • 通讯作者:
    Zhou X
Combining QTL and candidate gene analysis with phenotypic model to unrave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dging and related traits in soybean
将QTL和候选基因分析与表型模型相结合,揭示大豆倒伏与相关性状的关系
  • DOI:
    10.1007/s11032-017-0645-5
  • 发表时间:
    2017-03
  • 期刊:
    Molecular Breeding
  • 影响因子:
    3.1
  • 作者:
    Chen Haifeng;Yang Zhonglu;Chen Limiao;Zhang Chanjuan;Yuan Songli;Zhang Xiaojuan;Qiu Dezhen;Wan Qiao;Zhan Yong;Chen Shuilian;Shan Zhihui;Zhou Xinan
  • 通讯作者:
    Zhou Xina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2004 美国红眼蝉的周期性爆发及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动物学杂志 39(6): 76.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海峰;李枢强
  • 通讯作者:
    李枢强
2005 螲蟷及里氏盘腹蛛(Cyclocos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动物学杂志40(2):112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枢强;刘凤想;陈海峰
  • 通讯作者:
    陈海峰
2005 进化生物学家麦尔教授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物学通报 40(10): 54,2005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海峰;李枢强
  • 通讯作者:
    李枢强
镍铁氧体/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染料废水的吸附性能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无机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海峰;吴雪;李良超;周琰;范蓓;丁艳
  • 通讯作者:
    丁艳
蔗糖载体调控作物“源、库”分配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农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伍宝朵;朱晓玲;张婵娟;周新安;周蓉;陈海峰;沙爱华;单志慧;张晓娟;杨中路;陈水莲;郭丹丹
  • 通讯作者:
    郭丹丹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陈海峰的其他基金

大豆骨干亲本中豆32优异基因组区段解析及分子设计育种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大豆骨干亲本中豆32优异基因组区段解析及分子设计育种研究
  • 批准号:
    32172099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大豆高密度遗传图谱的构建及荚粒性状主效QTL的精细定位
  • 批准号:
    30900906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