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Gb/s差分偏振编码光纤通信技术基础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60907027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负责人:
李政勇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F0503.传输与交换光子器件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09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胡易、秦秋凤、田昌勇、杨双收、尚超、赵曦、刘华、唐占军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现有编码格式的通信系统向40Gb/s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非线性效应引起的信号损伤显著加剧、偏振模色散的功率代价成倍增长、信噪比严重恶化,误码率急剧上升,寻找新的编码格式是当前光纤通信领域的迫切任务。偏振编码是一种全新的编码格式,它具有天然的功率均衡性、偏振特性好、谱效率高、功率代价小等优势,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最近,我们首次成功进行了2.5Gb/s、12.5 Gb/s的偏振编码通信实验,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本项目进一步开展40Gb/s差分偏振编码通信技术的研究:其一,探索半导体光放大器独特偏振现象的微观机理,建立量子模型,精确操控其超快偏振旋转效应,并结合自制全光逻辑门,获得适用于40Gb/s差分偏振编码技术;其二,研究高速偏振编码信号的传输与解码技术,构筑基于环路控制的长距离光纤系统,实现40Gb/s单波长与多波长(WDM)偏振编码数据的远程传输,推动高速光纤通信的快速发展。
英文摘要
调制/编码格式问题是目前高速光通信的一个研究热点,偏振编码具有功率均衡性、谱效率高、功率代价小等显著优势,是解决高速光通信编码格式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本项目开展40Gb/s差分偏振编码通信技术基础研究,在高速差分偏振编码、传输、解码等诸多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达到了项目预期目标,目前已获得的创新成果主要有:. (1)获得精密测量偏振矢量参数的微分旋转法(实测误差仅为2.5%),与精确操控偏振效应的偏振主态法(误差<2º);建立量子阱半导体光放大器(SOA)的量子模型,揭示出超快偏振旋转效应的微观机理,并得到了实验验证。. (2)提出一种基于SOA泵浦光控正交偏振旋转的偏振调制/编码方法,成功进行了40Gb/s偏振调制/编码实验,获得了功率均衡(波动<7.5%)的偏振编码光信号。. (3)提出一种基于偏振差分的全光纤光微分方法,成功应用全光微分级联技术将10GHz的光信号升级到40GHz,获得了高速光信号源;利用基于SOA的Sagnac干涉仪结构成功进行40G全光异或逻辑运算。. (4)构建基于环路控制的长距离光纤传输系统,并成功进行了40Gb/s偏振编码光信号传输实验,研究发现主态调节法能有效降低误码率,而正交性损失则会导致误码率增大。. (5)获得一种干涉型差分正交偏振解码方法和脉冲干涉稳定技术,解决了偏振编码通信接收终端的关键问题;应用OptiSystem成功获得了40G超长距离、多波长(WDM)差分偏振编码通信的传输误码率曲线。. (6)研制成功一种适用于高速量子阱SOA的驱动与控制器,主要性能达到或优于现有商用产品;开发出一种基于非对称LiNiO3电光相位调制器的偏振调制/编码器,可供实际应用。. 本项目的完成为偏振编码通信的实用化铺平了道路,对高速光通信的发展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此外,本项目研究成果还可用于偏振复用、量子光通信等。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Principal State Analysis for a Compact in-Line Fiber Polarization Controller
紧凑型在线光纤偏振控制器的主态分析
DOI:10.1088/0256-307x/30/1/014205
发表时间:2013
期刊:Chin. Phys. Lett.
影响因子:--
作者:Zhengyong Li;C Wu, Z Wang, T Qing, Y Wang
通讯作者:C Wu, Z Wang, T Qing, Y Wang
DOI:10.1088/1674-1056/20/10/104208
发表时间:2011-10
期刊:Chinese Physics B
影响因子:1.7
作者:Zhengyong Li
通讯作者:Zhengyong Li
Mueller-Matrix-Based Differential Rotation Method for Precise Measurement of Fiber Birefringence Vector
基于穆勒矩阵的微分旋转法精确测量光纤双折射矢量
DOI:10.1088/0256-307x/27/10/104201
发表时间:2010-10
期刊:Chinese Physics Letters
影响因子:3.5
作者:Zhengyong Li
通讯作者:Zhengyong Li
DOI:--
发表时间:--
期刊:红外与激光工程
影响因子:--
作者:高凯强;盛新志;吴重庆
通讯作者:吴重庆
DOI:--
发表时间:--
期刊:红外与激光工程
影响因子:--
作者:冯震;盛新志;吴重庆
通讯作者:吴重庆
高阶混叠多光子吸收量子相干调控与超快脉冲偏振瞬态测量
  • 批准号:
    6207501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3万元
  • 批准年份:
    2020
  • 负责人:
    李政勇
  • 依托单位:
全光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系统与超快光脉冲相干自锁定
  • 批准号:
    1157402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3.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5
  • 负责人:
    李政勇
  • 依托单位:
超快高相干性可调光脉冲系统与量子调控应用
  • 批准号:
    1127403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5.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2
  • 负责人:
    李政勇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