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LA-DQ抗体与临床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的相关性研究

批准号:
81001323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负责人:
朱兰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1105.器官移植与移植免疫
结题年份:
2013
批准年份:
2010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林正斌、易敏莉、郭晖、向莹、汪芯、王筱啸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是一个多因素、累积作用的结果。近几年人们越来越关注同种异体HLA抗体和其介导的慢性排斥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最新临床研究显示,HLA-II类抗体是降低移植肾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对HLA-II类抗体检测多以HLA-DR抗体为代表,对HLA-DQ抗体关注很少。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人对HLA-DQ抗体与慢性排斥的关系做系统对照研究。申请者的前期研究显示,供-受者间HLA-DQ位点错配比HLA-I类位点和HLA-DR位点的错配更容易产生供者特异性抗体,且其与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高度相关。本项目拟在此基础上,结合病理检查,对80例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患者和80例功能良好受者PRA初筛后对阳性者采用HLA单抗原微粒法,进行各类HLA抗体检测,对照研究HLA-DQ抗体在中国人群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中的作用,探讨HLA-DQ抗体与慢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为早期预测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提供新的手段。
英文摘要
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是一个多因素、累积作用的结果。近几年人们越来越关注同种异体HLA抗体和其介导的慢性排斥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最新临床研究显示,HLA-II类抗体是降低移植肾存活的独立危险因素。然而,对HLA-II类抗体检测多以HLA-DR抗体为代表,对HLA-DQ抗体关注很少。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人对HLA-DQ抗体与慢性排斥的关系做系统对照研究。本项目结合病理检查及临床资料,对76例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患者和96例功能良好受者PRA初筛后对阳性者采用HLA单抗原微粒法,进行各类HLA抗体检测,对照研究HLA-DQ抗体在中国人群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中的作用,探讨HLA-DQ抗体与慢性排斥反应的相关性。结果发现HLA-DQ抗体在各组病人中出现时间最早,比例最高,且平均荧光度最强,因此HLA-DQ抗原相比其它位点的抗原可能具有更强的免疫原性。由于移植肾功能尚正常时,HLA-DQ抗体往往最先单独出现,而当伴随其它位点抗体出现时,移植肾功能多已发生减退。因此推测HLA-DQ抗体是相对“低风险”抗体,但出现HLA-DQ抗体是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早期的危险因素。此外,本研究还发现,慢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在本组病例中发生率极低,而且近半数的慢性移植肾功能不全病例血清中并未检测到HLA抗体,说明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并不完全依赖HLA抗体的出现。本研究首次揭示了HLA-DQ抗体在肾移植受者中的产生规律及与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的关系,监测HLA-DQ抗体有利于临床尽早发现慢性移植肾功能减退的危险性,可为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提供参考。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2013
期刊: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影响因子:--
作者:朱兰;林正斌;陈松;郭晖;刘慎微;黄伟;谢林;陈刚
通讯作者:陈刚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