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矿物质中药中微量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与毒性研究

批准号:
21147007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10.0 万元
负责人:
张雨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B0607.环境毒理与健康
结题年份:
2012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刘倩、孙婧、贠照军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传统的矿物质中药中微量金属元素毒性的评价方法存在着明显的误区,主要忽视了元素不同形态的毒性差别、疗效差别和生物有效应性差别。研究证明,不同形态的微量元素毒性差别很大,某些金属元素的有机形态具有亲脂性,更容易穿过细胞膜和血脑屏障,和生物分子结合。食品、环境或矿物质中药中的微量金属元素依其不同的生物有效性而呈现不同的生物效应。某些总量超标的矿物质中药和食品,未必会造成毒副作用,关键在于这些元素的化学赋存形态、以何种形式进入人体及被人体吸收与利用的程度,即生物有效性。只有生物有效的部分,才可能与生物分子结合,进入不同的靶器官,产生毒性作用或发生疗效。本工作拟探讨矿物质中药中若干微量金属元素形态的测定方法、生物有效性及其毒性评价方法,以期辩证理解矿物质中药中微量金属总量和形态及效应之间的关系,为中药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英文摘要
中药在我国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个别药物含有大量的汞、砷等重金属元素,使用过程中造成很多争议,出口也受到了限制。传统的矿物质中药中微量金属元素毒性的评价方法存在着明显的误区,主要忽视了元素不同形态的毒性差别、疗效差别和生物有效应性差别。现代研究已经证明,不同形态的微量元素毒性差别很大,某些金属元素的有机形态具有亲脂性,更容易穿过细胞膜和血脑屏障,和生物分子结合。食品、环境或矿物质中药中的微量金属元素依其不同的生物有效性而呈现不同的生物效应。某些总量超标的矿物质中药和食品,未必会造成毒副作用,关键在于这些元素的化学赋存形态、以何种形式进入人体及被人体吸收与利用的程度,即生物有效性。只有生物有效的部分,才可能与生物分子结合,进入不同的靶器官,产生毒性作用或发生疗效。.本项目检测了多种中药中的汞、砷等重金属元素的总量和形态,通过体外模拟消化液提取的方法考察了他们的生物有效性,进而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他们的生物有效性都非常低,多数都未超过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安全阈值。以汞为例考察了中药中重金属的毒性,发现在暴露周期内中药中的汞并未对模型大鼠造成显著的健康影响。项目研究成果为科学制定含矿物质中药的技术标准提供一定依据。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
期刊:色谱
影响因子:--
作者:张雨;李琴;卢明华;张兰;陈国南;蔡宗苇;ZHANG Yu1,LI Qin2,LU Minghua3,ZHANG Lan2,CHEN Guon;2.Key Laboratory of Analysis;Detection for Foo;3.Department of Chemistry,Hong Kong Baptist Univer
通讯作者:3.Department of Chemistry,Hong Kong Baptist Univer
DOI:--
发表时间:--
期刊:环境化学
影响因子:--
作者:张雨;史建波;何滨
通讯作者:何滨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