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级地震矩方法确定中小地震震源参数的研究

批准号:
41574058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负责人:
郝金来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D0404.地震学
结题年份:
2019
批准年份:
2015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曹雷、李晗、高英杰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地震发震断层的形态、尺度、破裂方向性与破裂速度这些震源运动学特征参数在地震学研究中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中小地震,传统的点源机制解只能给出两个等效的节平面,无法确定其他参数。高阶地震矩方法是近年来发震起来的一种研究震源运动学特征的方法,单个点源的高阶矩即可有效模拟有限尺度断层产生的地震波形。本项目中拟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有效地利用高阶地震矩张量确定震源参数(包括断层几何形态、断层尺度、破裂方向以及破裂速度等)的新方法。基于均匀层状介质模型,使用广义反射透射系数矩阵和离散波数方法计算高阶地震矩张量理论地震图,对于中等强度地震(3.5<M<5.5)采用长周期波形直接反演,对于小震(M<3.5),先进行波形振幅校正再反演,以减小三维速度结构的影响。利用该方法确定2014年2月14日新疆于田地震及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地震的主要余震的震源参数,加深对震源特性与发震构造的认识。
英文摘要
The source parameters of earthquake, for example, the geometry, length, width, rupture directivity and rupture velocity of earthquake fault, are significant in seismology research. For small and moderate earthquakes, traditional point seismic moment tensor only determines two nodal planes and doesn’t give the other source parameters. Higher moment tensor method is a new method to study the kinematic characteristics of earthquake source in recent years. Only a point source model could simulate waveforms caused by a finite-fault model. In this project, we intend to establish a simple, rapid, efficient method to determine source parameters (including fault geometry, fault rupture directivity and rupture velocity, etc.) using higher moment tensor. Based on the homogeneous layered crust model, we use the generalized reflection transmission coefficient matrix and discrete wavenumber method to simulate the synthetic seismograms of higher moment tensor. For a moderate earthquake (3.5<M<5.5), the source parameters would be investigated using long period waveforms. For small earthquake (M<3.5), the amplitudes of short period waveforms are adjusted by the Amplitude Amplification Factor firstly and then would be used to determine the source parameters and thus the effect of 3-D crust model would be avoided. We investigate the source parameters of the aftershocks of February 14, 2014 Xinjiang Yutian earthquake and the August 3, 2014 Yunnan Ludian earthquake using the higher moment tensor method,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ource characteristics and seismic tectonic structures deeply.
地震发震断层的形态、尺度、破裂方向性与破裂速度这些震源运动学特征参数在地震学研究中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中小地震,传统的点源机制解只能给出两个等效的节平面,无法确定其他参数。本项目中,推导了利用广义反射透射系数矩阵与离散波数法计算高阶地震矩张量理论地震图时,震源系数的表达式。给出了远场条件下,s-p域下的震源系数的表达式,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高阶地震矩张量理论地震图的程序。高阶地震矩张量理论图的计算分析表明,对于一个长和宽均为2km的有限尺度断层,考虑高阶地震矩,仅用四个点源,既可模拟2Hz的波形,因此采用高阶地震矩理论地震图可以很好地反映破裂的方向性特征。本项目中需要利用中国区域地震台网开展震源机制研究,而区域地震台网面临着近震中距的地震数据限幅的问题,本项目评估了利用恢复地震数据获取震源机制解的可行性。以芦山地震为例,与参考机制解相比,使用出格数据,滑动角差别达到了13度,而利用恢复后的地震数据得到的机制解,这一差别仅为4度。解决了近场宽频带地震波形数据出格对于反演点源机制的限制。对于求解小地震震源机制解,一个关键的问题为振幅的校正,以减小三维速度结构的影响,在本项研究中开展了基于3D速度结构,格林函数的计算工作,结果显示,采用3D结构理论与观测波形振幅更加匹配,可以更好地进行振幅校正。.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地球物理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张小艳;郝金来;高星;王伟
通讯作者:王伟
Slip history of the 2016 M-w 7.0 Kumamoto earthquake: Intraplate rupture in complex tectonic environment
2016年熊本7.0级地震的滑动历史:复杂构造环境下的板内破裂
DOI:10.1002/2016gl071543
发表时间:2017
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影响因子:5.2
作者:Hao Jinlai;Ji Chen;Yao Zhenxin
通讯作者:Yao Zhenxin
DOI:10.1093/nsr/nwy117
发表时间:2019-10
期刊:National science review
影响因子:20.6
作者:Hao J;Zhang J;Yao Z
通讯作者:Yao Z
DOI:--
发表时间:2017
期刊:地球物理学报
影响因子:--
作者:林鑫;郝金来;姚振兴
通讯作者:姚振兴
流星的地震学观测研究——以2020年12月23日青海玉树流星为例
- 批准号:42274075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6万元
- 批准年份:2022
- 负责人:郝金来
- 依托单位:
基于川滇地区3D格林函数的震源机制研究
- 批准号:42074066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9万元
- 批准年份:2020
- 负责人:郝金来
- 依托单位:
基于SPOT卫星遥感影像在小波域反演求解震源破裂过程
- 批准号:41204049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5.0万元
- 批准年份:2012
- 负责人:郝金来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