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的一个新基因CD40/CD154信号通路分子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260234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12.皮肤病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Systemat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 as a autoimmune disease which is seriously harm to human health, however, its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have not yet fully understood. CD40/CD154 gene is a new gene, which may be involved in the incidence of SLE, In the previous Guangxi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study, we found that CD40/CD154 serum levels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rats with SLE, but its mechanism involved in the incidence of SLE is not clear. Up to date, No CD40/CD154 genes in clinical research on disease with SLE. Based on the previous basis, CD40/CD154 gene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were examined in disease with SLE by the single base extension PCR technology. Analyze association the gene mutation of CD40/CD154 with SLE. CD40/CD154 gene mRNA and protein expression of different genotypes in patients with SLE were detected by Real-time PCR and Flow cytometry technology. To analysis CD40/CD154 gene mutations may affect SLE through the mRNA expression and protein levels of CD40/CD154 gene, and to study CD40/CD154 gene expression and its function of regulation. Reveal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CD40/CD154 gene in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LE.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严重危害我国人群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然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CD40/CD154分子基因是新近发现的可能参与SLE发生的一种新基因。在上一个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CD40/CD154血清水平的表达在SLE大鼠中明显增高,但他通过何种机制起作用尚不清楚。截止目前未见CD40/CD154基因在临床SLE疾病上的研究,在已有的前期基础上,本课题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SLE患者进行CD40/CD154基因SNP检测;分析CD40/CD154基因突变与SLE的关系。用Real-time PCR和流式细胞等技术分别检测不同基因型SLE患者CD40/CD154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CD40/CD154基因突变对mRNA表达丰度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CD40/CD154基因表达调控的功能,揭示CD40/CD154基因在SLE患者发生、发展中的分子作用机制。

结项摘要

本课题采用单碱基延伸的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CD40-CD154(CD40L)家族基因共12个位点多态性,探讨CD40和 CD15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中国广西地区人群中的分布频率,比较其在不同种族间分布的差异;并分析CD40和 CD154基因多态性与SLE的相关性;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技术检测SLE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中CD40和 CD154的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CD40和 CD154的蛋白表达量与SLE的关系;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CD40和 CD154 mRNA在SLE及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分析CD40和 CD154基因与SLE的相关关系,探讨CD40和 CD154基因在SLE发生中的可能作用及其临床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 建立了PCR-SBE法检测CD40和 CD154基因型的检测技术;同时建立了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技术检测CD40和 CD154蛋白表达的检测技术;成功建立了实时荧光定量PCR的CD40和 CD154 mRNA检测方法,扩增效率高,重复性好。② 研究结果表明CD40-CD154家族基因在中国广西人群中存在基因多态性,但与其他种族人群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对于人类学的研究可能起重要的作用。③ 本次研究发现CD40基因rs1883832 C/T多态性可能与SLE具有相关性,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SLE的遗传易感基因;同时发现CD154基因rs1126535 T/C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也存在显著性(P<0.05),rs1126535 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SLE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1.9倍,其中rs1126535 C等位基因可能是SLE的遗传易感基因。④ 研究发现CD40和CD154 mRNA在S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发现在SLE中CD40和 CD154血清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 ⑤ 本次发现CD40 基因rs1883832 C/T多态性可能影响CD40 mRNA的表达水平及CD40血清中的蛋白表达水平,携带突变等位基因型的个体可促进CD40 mRNA及CD40的蛋白高度表达进而增加了SLE的发病风险。上述成果为进一步研究CD40-CD154家族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为SLE的预防、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he association of CD40 polymorphisms with CD40 serum levels and risk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CD40 多态性与 CD40 血清水平和系统性红斑狼疮风险的关联。
  • DOI:
    10.1186/s12863-015-0279-8
  • 发表时间:
    2015-10-16
  • 期刊:
    BMC genetics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Chen JM;Guo J;Wei CD;Wang CF;Luo HC;Wei YS;Lan Y
  • 通讯作者:
    Lan Y
广西壮族及汉族人群CD40配体基因rs7050168G/A遗传多态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宏成;向阳;王春芳;韦叶生
  • 通讯作者:
    韦叶生
CD40基因多态性及血清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梁丽群;王春芳;蒋远文;蓝艳
  • 通讯作者:
    蓝艳
Association of CD40 polymorphisms and haplotype with risk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CD40 多态性和单倍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险的关联
  • DOI:
    10.1007/s00296-015-3345-7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Rheumatol Int
  • 影响因子:
    --
  • 作者:
    Wei CD;Wang CF;Lan Y;Wei YS
  • 通讯作者:
    Wei YS
广西壮族及汉族人群CD40L基因rs1126535C/T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蓝艳;向阳;罗宏成;韦叶生
  • 通讯作者:
    韦叶生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miR-17-92启动子区多态性在广西人群中分布及与淋巴细胞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免疫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荣;覃海媚;黄华佗;陆玉兰;郭静;蓝艳;王俊利;韦叶生
  • 通讯作者:
    韦叶生
中国广西人群Nogo-C基因rs17046518G/A多态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山东医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蓝艳;卢冬;王春芳;潘国刚;韦叶生;LAN Yan,LU Dong,WANG Chun-fang,PAN Guo-gang,WEI Ye
  • 通讯作者:
    LAN Yan,LU Dong,WANG Chun-fang,PAN Guo-gang,WEI Ye
广西人群miR-17-92基因簇启动子区rs1491033A/C和rs1813389A/G多态性研究
  • DOI:
    10.12007/j.issn.0258-4646.2018.02.005
  • 发表时间:
    2018-01
  • 期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荣;覃海媚;陆玉兰;黄华佗;蓝艳;王俊利;韦叶生
  • 通讯作者:
    韦叶生
用 SELDI 蛋白芯片技术筛选缺血性脑卒中血清蛋白标志物的研究 .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瑞雅;徐群清;解海源;蒙兰青;韦叶生;蓝艳
  • 通讯作者:
    蓝艳
中国广西人群Nogo-A基因3’-非翻译区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蓝艳;潘国刚;王春芳;王俊利;韦叶生;LAN Yan 1 , PAN Guogang 2 , WANG Chunfang 2 , WANG;2. Department of Medical Laboratory, Affiliated Ho
  • 通讯作者:
    2. Department of Medical Laboratory, Affiliated Ho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蓝艳的其他基金

LncRNA-GAS5靶向调控miR-221/PTPN3信号在SLE发生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35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