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中、新生代盆地转型期不整合面揭示的构造-沉积响应过程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27211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9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06.沉积学和盆地动力学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Jiyang Depression is a typical Mesozoic-Cenozoic superimposed basin in the east area of northern China. It is located at the center area of North China Craton destruction.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is superimposed basin is a shallow response to the deep process of North China Craton destruction. The precision study of unconformity will be significant to reveal the duration, activity intensity,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and dynamic origin of the process of basin transformation. Taken the unconformity of basin transformation period in Mesozoic-Cenozoic in Jiyang Depression as the entry point, on the basis of tectonic-sedimentary precision analysis, the du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basin transformation is confirmed by means of low temperature thermochronology, and the unconformity denudation thickness is calculated quantitatively using interval transit-time method and fission-track method, the tectonic evolution process and its control to strata deposits before and after the basin transformation is analyzed from one dimension (drillings, well loggings), two-dimension (backbone seismic profiles) to three-dimension (different tectonic units). The prototype basin patterns are recove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he time-spatial diversity of different tectonic units is compared. This study has important theory significance to the shallow response in the east of North China Craton destruction and the tectonic-sedimentary dynamic evolution mechanism of superimposed basin. It also will provide guiding to the deep oil-gas exploration of the Jiyang Depression.
济阳坳陷是华北东部地区典型的中、新生代叠合盆地,为华北克拉通破坏的中心区域,该叠合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是华北克拉通破坏深部过程的浅层响应,对该过程中盆地转型期不整合面的精细研究对于揭示盆地转型过程的时限、活动强度、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力学成因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项目以济阳坳陷中、新生代盆地转型期形成的不整合面为切入点,在精细构造-沉积解析基础上,通过低温热年代学方法确定盆地转型过程的时限,运用声波时差法、裂变径迹法等进行不整合面剥蚀量定量计算,从一维(钻井、测井)、二维(骨干地震剖面线)到三维(不同构造单元)全面分析盆地转型前后的构造发育演化过程及其对地层沉积的控制作用,恢复盆地转型前后原型盆地格局,并对比不同构造单元之间的时空差异性。该研究对于华北克拉通破坏在东部的浅层响应和叠合盆地构造-沉积的动力学演变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能为研究区深层油气勘探实践提供指导。

结项摘要

中生代末期,华北克拉通破坏的深部地质过程造成了浅部地质效应,华北地区广泛存在中新生界之间构造体系的转变形成的角度不整合面,并且控制了中国东部新生代盆地的发育和演化。本项目基于对华北东部地区济阳坳陷以及济源盆地的中新生代转型时期的构造体系和沉积环境等转变过程的分析,对揭示盆地转型过程和盆地演化的动力学成因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运用声波时差法、镜质体反射率法、磷灰石裂变径迹法等对华北地区不同构造单元的中新生界不整合面剥蚀量进行了计算。济阳坳陷中新生界不整合面剥蚀量在2000m以上,且车镇凹陷剥蚀量最大,东营凹陷和惠民凹陷较为相近,反映了古地形北高南低的特点。华北西部地区各坳陷中新生代不整合面的剥蚀量仅在东濮坳陷地区在1000m以上,其它地区均在1000m之下。总体反映了华北东部地区地势较西部地区高,反映了华北东高西低的古地形特征。(2)华北东部地区三叠系被完全剥蚀,济源盆地的中新生界不整合面在地表出露较好,对济源坳陷中生代盆地演化过程进行了分析。济源盆地中生代发育主要受到秦岭造山带和太行山隆升的影响,中侏罗统马凹组沉积时期是重要的构造转型时期,沉积环境和物源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太行山隆升使得华北地区开始了东西分异的差异演化阶段。(3)华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转型主要受到华北板块和扬子板块的俯冲碰撞、西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俯冲、华北克拉通岩石圈根拆沉等因素的共同控制作用。该研究取得了诸多的地球化学数据和热年代学关键性数据,计算了不整合面剥蚀量和确定了构造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对解决华北地区中新生界不整合面时空演变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该研究对于华北克拉通破坏在东部的浅层响应和叠合盆地构造-沉积的动力学演变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能为研究区深层油气勘探实践提供指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潭头盆地恐龙化石埋藏层位古气候和物源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淑慧;白万备;乔雨
  • 通讯作者:
    乔雨
豫西济源盆地侏罗系泥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和物源示踪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昌雄;周璐;程涌;李成成
  • 通讯作者:
    李成成
盐家地区沙四上段砂砾岩体储层控制因素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石油地质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程涌;郑德顺;杨登银;李明龙
  • 通讯作者:
    李明龙
济源盆地中侏罗统马凹组上段混合沉积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伟;周璐;孙风波;王鹏晓
  • 通讯作者:
    王鹏晓
豫西伊川地区中元古界兵马沟组泥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与物源示踪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高校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德顺;孙风波;程涌;张飞鹏
  • 通讯作者:
    张飞鹏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河南济源地区中元古界熊耳群大古石组下段沉积相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韩菲;郑德顺;王昕;魏丹峰
  • 通讯作者:
    魏丹峰
锡石U-Pb同位素体系的封闭性及其测年的可靠性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地质论评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东亮;彭建堂;胡瑞忠;袁顺达;郑德顺
  • 通讯作者:
    郑德顺
豫西渑池地区中元古界兵马沟组沉积环境分析
  • DOI:
    10.19509/j.cnki.dzkq.2019.0307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地质科技情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左鹏飞;李雨;郑德顺;孙风波;杨东亮
  • 通讯作者:
    杨东亮
煤层气储存富集主控因素简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州煤炭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德顺;周璐;李明龙;程涌;金毅
  • 通讯作者:
    金毅
东营凹陷下始新统沙四段烃源岩有机相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西南石油大李学报(自嫂科李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郑德顺;周璐;蔡进功;丁飞
  • 通讯作者:
    丁飞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郑德顺的其他基金

华北南缘中元古界碳酸盐岩沉积序列及古海洋氧化过程研究
  • 批准号:
    42172131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豫西地区中元古代物源—沉积体系及其大地构造演化
  • 批准号:
    41872238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济阳坳陷区Mz/Pz不整合面揭示的地形演化过程研究
  • 批准号:
    40902033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