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东亚夏季风活动的云特性及云对季风活动的反馈作用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47506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9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502.气候与气候系统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By combining the surface-observed hourly cloud and precipitation data, ISCCP cloud products and the CloudSat/CALIPSO cloud products, a cloud index will be put forward and be used as a sign of the summer monsoon front.THen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loud properties over eastern China will be analyzed accompanying with the establishment, advancement, retreat, active and break of EASM. In addition,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10 types of cloud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the diurnal variation of the precipitation will be investigated. To discover the possible feedback mechanism between cloud properties and monsoon activities, a set of sensitivity experiments will be designed and conducted with a regional climate model. All these studies will help to improve the predictability of the rainfall and the ability of climate models to simulate cloud, precipitation, monsoon and their interactions.
本项目拟结合逐时地面观测云类云量资料、降水资料,ISCCP卫星云产品和CloudSat/CALIPSO云产品,提出用云表征季风前缘的方法,分析伴随东亚夏季风的建立、推进、撤退、活跃和中断中国东部云的宏微观特性的变化和云垂直结构的变化;研究10属云的日变化,建立中国东部不同类型云的日变化与季风降水日变化的联系;利用区域气候模式,模拟和检验云对季风活动的反馈作用,揭示云特性变化对季风活动的影响及影响机理。课题成果可为提高中国东部夏季降水预测准确率、改进区域气候模式对季风、云、降水的模拟预测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项目研究了伴随东亚夏季风活动的云特征及云对季风活动的影响。(1)提出了用云指数表征东亚夏季风活动的方法,并与降水表征的东亚夏季风活动进行了比较,发现云指数对季风降水有预测意义。(2)研究了季风活跃期、过渡期和中断期云的宏观和微物理量、云垂直结构的差异,发现这种差异是显著的但是属于量值上的差异。(3)发现在季风北进的过程中,云水含量距平和云量距平都呈显著的垂直倾斜结构,表现为从对流层高层至低层向北倾斜的特征。其原因是不同的云类出现在大气层不同的高度,深对流云和雨层云位于对流中心,卷云占据对流层上部并滞后于对流中心近4个纬度;高层云出现在对流层中部,最大云量中心滞后于对流中心约2个纬度;高积云和积云主要发生在大气低层,超前对流中心约3个纬度,这种分布导致了总的云水含量和云量距平呈倾斜结构的表象。(4)揭示了中国地区对流云、层状云与季风雨带的关系,发现伴随季风雨带的北进南退,层状云发生频率和云量中心均与降水中心对应,且层状云云带与季风雨带位置吻合,随时间的演变趋势一致,说明季风雨带主要由层状降水构成,对流云发生频率和云量大值中心则位于季风雨带南侧。(5)揭示了不同类型云日变化的气候特征,并建立了夏季云日变化与降水日变化的联系。发现不同区域降水的日变化受不同类型云日变化的主导。长江流域上游午夜降水的峰值受积雨云日变化的主导;长江流域中游清晨的降水日峰值受雨层云日变化主导;华南和东北地区午后降水峰值受对流云日变化主导。(6)利用CAM 5模式和WRF模式评估了云对季风环流的影响,除了深对流云严重影响季风活动外,发现浅对流起到加热、变干大气的作用,也能促进季风的北进,大气中如果没有浅对流云,层状云量会急剧增加,且季风北进的速度受到影响。项目的研究成果极大丰富了对云和季风相互作用的认识。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中国及周边海域对流云团的水平和垂直尺度
  • DOI:
    10.11676/qxxb2016.074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气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卢志贤;李昀英;方乐锌
  • 通讯作者:
    方乐锌
中国东部夏季深对流云的微物理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气象与减灾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卢志贤;李昀英
  • 通讯作者:
    李昀英
Macro- and Micro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recipitating and Non-Precipitating Stratocumulus Clouds over Eastern China
中国东部降水和非降水层积云的宏观和微观物理特征
  • DOI:
    10.3390/atmos9070237
  • 发表时间:
    2018-03
  • 期刊:
    atmosphere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sicong Li;yunying Li;guorong Sun;zhixian Lu
  • 通讯作者:
    zhixian Lu
不同分辨率BCC_AGCM模式对东亚区域垂直云量的模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气候与环境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国荣;李昀英;寇雄伟;方乐锌;高翠翠
  • 通讯作者:
    高翠翠
中国东部云-降水对应关系的分析与模式评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气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昀英;寇雄伟;方乐锌;孙国荣
  • 通讯作者:
    孙国荣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华北产生雷暴大风的动力热力综合指标分析及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暴雨灾害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严仕尧;李昀英;齐琳琳;安洁;刘君
  • 通讯作者:
    刘君
扰动位涡倾向方程在两类中尺度低压演变分析中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暴雨灾害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隋兴斌;李昀英;周毅;严仕尧
  • 通讯作者:
    严仕尧
地表植被分布对0604碧利斯台风暴雨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0
  • 期刊:
    热带气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昀英;叶成志
  • 通讯作者:
    叶成志
一次变性台风再增强过程的敏感性试验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热带气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毅;宋辉;肖坤;李昀英
  • 通讯作者:
    李昀英
NetCDF格式数据无损压缩
  • DOI:
    --
  • 发表时间:
    2010
  • 期刊:
    数据采集与处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顾洪;李昀英
  • 通讯作者:
    李昀英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李昀英的其他基金

融入生消演变机理的中国中东部对流初生智能识别与预报技术研究
  • 批准号:
    U2242201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26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华南前汛期深对流云不同发展阶段云微物理垂直结构的气候特征及演变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8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