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基金基金详情
山东莒南晚白垩纪玄武质角砾岩中深源岩石捕虏体研究及其地质意义
结题报告
批准号:
40773027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
39.0 万元
负责人:
英基丰
学科分类:
D0308.岩石地球化学
结题年份:
2010
批准年份:
2007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张玉涛、肖燕、苏本勋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项目以产出于苏鲁造山带内山东莒南地区晚白垩纪玄武质火山角砾岩中的下地壳麻粒岩和辉石岩捕虏体为研究对象,在对其进行详细的年代学、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地幔橄榄岩研究成果,建立该区的岩石圈结构剖面,探讨该区下地壳的形成演化过程、可能存在的岩浆底侵作用,以及该作用的规模和程度,进一步了解中国东部下地壳物质组成和演化在空间上的不均一性。推断苏鲁造山带下地壳的构造归属,并从岩石地球化学角度对造山带形成模式提供新制约。
英文摘要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DOI:10.1016/j.lithos.2010.07.015
发表时间:2010-10
期刊:Lithos
影响因子:3.5
作者:英基丰,张宏福;汤艳杰
通讯作者:汤艳杰
华北克拉通不同块体中、新生代上地幔氧逸度对比研究
华北克拉通钾镁煌斑岩成因的元素和多元同位素制约
火成碳酸岩成因的多元同位素制约-以湖北武当地块碳酸岩杂岩体为例
华北克拉通破坏前后的下地壳组成及改造过程
华北克拉通岩石圈破坏过程中的壳幔相互作用:来自中生代碱性、偏碱性侵入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制约
鲁西地区火成碳酸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意义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