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泌型IgA在IgA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81100510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负责人:
张军军
依托单位:
学科分类:
H0503.原发性肾脏疾病
结题年份:
2014
批准年份:
201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刘章锁、邢国兰、刘栋、程根阳、王沛、权松霞、高丹、万佳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IgA 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约占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0%-47%。IgA肾病是我国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好发于青壮年,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对IgA肾病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到目前为止,IgA肾病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既往一系列国外研究以及我们的前期工作均表明,糖基化缺陷的血清IgA1分子是IgA肾病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且分泌型IgA(sIgA)与IgA肾病以及致病性的血清IgA1分子关系非常密切,因此,sIgA在IgA肾病的发病中可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关于sIgA如何参与了IgA肾病患者肾脏的损伤作用,至今仍不明确。本课题拟通过体内、体外的研究实验,探讨并明确sIgA的肾脏损伤机制,从而为IgA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重要的理论依据,并为IgA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靶点。
英文摘要
背景及方法:IgA 肾病(IgAN)是全球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研究发现粘膜免疫与IgAN密切相关,参与粘膜免疫的重要免疫球蛋白分泌型IgA(sIgA)在IgAN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机制仍不明确,仅有一项报道,sIgA 能与人系膜细胞结合,刺激其分泌IL-6。为了进一步明确sIgA在IgA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本项目进行了以下研究:共检测了263例IgAN患者肾组织sIgA的沉积,比较了有沉积及无沉积两组患者临床及病理的不同;收集有sIgA沉积患者唾液,纯化sIgA(P-sIgA),并将纯化的正常人唾液sIgA(N-sIgA)作对照,分别刺激HRMC,检测其增殖率、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L-6, IL-8, MCP-1, TGF-β1和纤维粘连蛋白)的蛋白浓度及mRNA表达;激光共聚焦检测IgAN患者肾组织P因子与C3d、B因子与MAC、MBL与C4d的共表达;将提纯的sIgA注射入wistar大鼠左肾动脉,检查24小时及36小时后大鼠血肌酐、尿白蛋白及肾组织sIgA的表达。结果:263例IgAN患者有87例肾组织有sIgA沉积(33%),有沉积者感染史发生率、血尿发生率均高于无沉积组,且有沉积组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肾小管间质病变及牛津分型的T评分均显著低于无沉积组(P<0.05);P-sIgA及N-sIgA均能刺激HRMC增殖,P-sIgA对HRMC的促增殖作用明显强于N-sIgA(P <0.001);P-sIgA及N-sIgA均能刺激HRMC IL-6、IL-8、MCP-1、TGF-β1、Fibronectin表达增多,但P-sIgA使HRMC更多地表达上述因子(蛋白及mRNA水平),有统计学差异。并发现,有sIgA沉积或无沉积的肾组织中,均有旁路和凝集素途径的激活,两组间无差异。灌注sIgA的大鼠在注射24小时、36小时后的尿白蛋白及血尿素氮、肌酐同对照组无差别,肾组织未见sIgA的沉积。科学意义:本项目在国际上首次于大样本IgAN患者中检测了sIgA的沉积情况,并首次探讨了sIgA对HRMC的多种细胞生物学效应,填补了sIgA对补体通路研究的国际空白。结果进一步阐释了IgAN的发病机制,即sIgA在肾组织中通过刺激HRMC增殖、释放多种细胞因子、激活补体的旁路和凝集素途径而导致肾损伤的发生。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志贺菌在粘膜低糖基化IgA生成及IgA肾病发病中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17072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3万元
  • 批准年份:
    2021
  • 负责人:
    张军军
  • 依托单位:
miR-16和miR-100在分泌型IgA诱导系膜细胞分泌炎症因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57064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7.0万元
  • 批准年份:
    2015
  • 负责人:
    张军军
  • 依托单位: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