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家湾罕见巨型瓷器坑若干疑难问题的多种核分析技术综合研究
结题报告
批准号:
10705032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负责人:
冯向前
学科分类:
A3010.核技术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结题年份:
2010
批准年份:
2007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
朱继浩、谢国喜、闫灵通、李丽
国基评审专家1V1指导 中标率高出同行96.8%
结合最新热点,提供专业选题建议
深度指导申报书撰写,确保创新可行
指导项目中标800+,快速提高中标率
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
中文摘要
北京毛家湾罕见巨型瓷器堆积坑出土的近百万件瓷器碎片具有数量巨大、时间跨度长、窑口多而杂、釉色彩种繁多等诸多特点,在众多领域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尤其是为古陶瓷的科技研究提供了极其珍贵而又丰富的实物资料。毛家湾瓷片的考古学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尚有许多疑难问题有待解决,如成坑原因、窑口认定、明代民窑青花瓷器钴料来源和断代、瓷器用途等。用核分析技术对各种类瓷片胎、釉、彩中的元素成分进行分析,可以研究瓷片的产地判定标准、基于成分分析的断代、古瓷与后世仿品的差异、制瓷原料的来源。用核分析技术结合色谱、质谱、红外光谱等现代分析手段对瓷片内壁残留物的成分进行分析,可以揭示瓷片破损废弃前的原始盛装物料和用途,进而推测瓷器坑成因。本项目对于全面了解明代的瓷器生产工艺和发展历程;对于澄清若干考古学疑难问题;对于明代民窑青花瓷器的断代、真伪鉴别及仿古生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英文摘要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THE DATING OF ANCIENT CHINESE CELADON BY INAA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METHODS
INAA对中国古代青瓷的测年及图案识别方法
DOI:10.1111/j.1475-4754.2008.00436.x
发表时间:2009-08
期刊:Archaeometry
影响因子:1.6
作者:Feng Songlin;Xie Guoxi;Feng Xiangqian;Li Yongqiang;Li Li;Yan Lingtong;Wang Yanqing;Han Hongye;Zhu Jihao
通讯作者:Zhu Jihao
DOI:--
发表时间:--
期刊:原子能科学技术
影响因子:--
作者:冯向前;李丽;朱继浩;闫灵通;冯松林;谢国喜
通讯作者:谢国喜
DOI:--
发表时间:--
期刊:核技术
影响因子:--
作者:冯向前;李丽;闫灵通;冯松林;朱继浩;谢国喜
通讯作者:谢国喜
DOI:10.1016/j.nimb.2008.12.020
发表时间:2009-03
期刊:Nuclear Instruments &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Section B-Beam Interactions with Materials and Atoms
影响因子:1.3
作者:Feng, Xiangqian;Han, Hongye;Zhu, Jihao;Feng, Songlin;Xie, Guoxi;Li, Yongqiang;Li, Li;Wang, Yanqing;Yan, Lingtong
通讯作者:Yan, Lingtong
电子辐照和同步辐射用于馆藏有机质文物保护及效果评估研究
基于多种分析方法的历代青瓷釉中Fe元素显色的分子机制研究
防止陶瓷质文物非法出境的快速甄别核技术研究
唐三彩产地溯源和真伪鉴别的无损分析研究
国内基金
海外基金